女,40歲,事業副高和公務員科員選哪個?

貝兒2024597337938


先不質疑事業編制轉公務員,承認問題條件成立,建議選擇事業副高。

推理一下,應該身份是事業單位的,然後因為優秀可能有了轉崗到公務員隊伍的機會,把事業副高和公務員科員放在一起選擇,基本也是兩者等同,在職位上表面差不多,待遇事業副高可能要高一點。女人40歲了,重心應該往家庭方面逐漸轉移了,子女應該是讀初、高中的學生,這個時候需要父母做犧牲來奉獻了。事業副高,不去選擇公務員在原地工作是做熟不做生。

事業副高完勝公務員的科員

公務員的科員,說白了就是一個普通公務員,看起來工作體面,是國家工作人員,但事實上40歲的公務員科員基本已經沒有什麼前途了,年齡限制的發展,混個十幾年到退休給個副科級待遇就已經不錯了。

事業副高是通過競聘產生的,是優秀者才可以獲得的,實打實的要有本事才可以,待遇當然優厚,可能有的繳納的社保都比公務員的要高,事實上確實也有高過公務員退休金的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副高已經取得了一定的話語權或者領導權,在崗位上屬於取得成就的人,這個時候轉向公務員的科員,即便是崗位能夠對口,但是在工作中的導向權可能已經沒有了。事業副高說話有人聽,公務員的科員說不定就是一個跑腿辦事的。

40歲的副高不建議轉行

40歲評上了副高,這是10多年來的工作獲得了肯定,也是工作以來的積累,如果轉到公務員意味著之前的工作有可能全部放棄,40歲了用一個職場新人的心態去幹公務員,心理落差可能會影響到工作。

40歲轉去公務員等於放棄事業的成績,40歲的公務員“提拔嫌老,退休嫌早”,即便是在鄉鎮分到二級單位,比如說財政所、農機站、農林所、土地管理也不會有正職的崗位。

事實上即便是給個二級崗位的一把手也是一個到頂的職務,40歲在公務員隊伍中已經是天花板了。處理普通的瑣事有可能放不下身段,畢竟副高心理優勢是存在的,換位心理準備做得太好也有崗位轉換的不適。

比較前途或待遇實惠得出選擇

40歲的公務員科員,往上走副科、正科……在沒有特殊情況下,副科基本到頂了而且有可能只是一個退休待遇,40歲去和比自己年齡小、比自己公務員職齡長的兩種人去競爭,優勢基本沒有。工資方面,事業副高可能還比公務員科員的要多個大幾百一個月。

40歲的副高也別想去轉公務員了,孩子也大了,在讀書方面需要家長操心了,副高肯定對工作也遊刃有餘了,就沒必要接觸其他新的行業了。副高和公務員只是一個選擇,也就是說主動權在自己手上,現實一點比較好,選擇事業副高。

在這個問題當中,不是事業副高和公務員科員選哪一個,最理想的狀態是,事業副高被組織談話要調去行政崗位。

我是裁縫方師傅,希望我的分享能給您帶來幫助!


裁縫方師傅


事業單位副高轉公務員科員,我的建議是選擇事業單位副高職稱,理由如下:

一、待遇。事業單位副高級職稱已經是較高的職稱了,地級市市直事業單位正高級職稱鳳毛麟角,而你所要轉的科員則是公務員序列中最低的職位了。以我所在地區為例,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八級與公務員序列中實職科長待遇相差無幾,副高級職稱與副處級待遇基本持平。所以如果您從事業單位副高轉到公務員科員,待遇將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

二、壓力。事業單位副高級職稱,雖然是職稱較高,但職務上仍是科員,工作壓力相對較小,時間調配也比較自由。從你的性別以及年齡來說,正是處於家庭需要照顧的階段,而且你已經被聘為副高級職稱,說明你是專業技術上是比較優秀的,如此放棄,有點可惜。

三、前途。以你40歲的年齡轉到公務員科員,與其他20多歲的年輕人競爭,前途沒有任何優勢。即使按照職級並行的政策,由於比例限制,您到退休前晉升為四級調研員,希望渺茫。而且人到中年轉換跑道,從頭開始,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

或許各地執行的政策不同,我謹以我所在的地區為例,給你提出建議,僅供參考。


機關工作實用技能


題主應該是遇到可以事業單位轉公務員的機會了吧。該怎麼選呢?我是一名從人事部門公務員崗位辭職出來的,我說點自己的看法:


一、事業單位和公務員都屬於拿財政工資,同級別待遇相差不大

大家都知道事業單位和公務員都屬於財政拔款發工資,只不過公務員是全額拔款,事業單位分財政全額拔款和差額拔款。還有些事業單位叫參公單位,即參照公務員管理單位,其實和公務員單位差不多,有些參公單位後期也就直接轉為公務員了。


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級別差不多的,工資待遇差不太多,都屬於體制內。只不過很多人還是覺得公務員要好一點,因為公司是有晉升提拔機制,有機會得到組織提拔,掌控行政權力,晉升局長、市長、州長等等實職領導職務,可以實現治理一方的抱負。


事業單位晉升渠道和公務員就不一樣了,有些事業單位領導由政府任命,比如有些學校校長,也有競聘上崗的。普通事業單位職工則大多是要靠考職稱來獲得晉升。


公務員晉升主要靠資質,推薦,組織選拔等方式,不需要進行職稱考試。


二、公務員幹部提拔一般以35歲為限,也可以通過工作年限進行非領導職務晉升

公務員普通級別幹部提拔原則上是控制在35歲年限之內,特別優秀的除外。


題主40歲才轉入公務員任科員,年齡超過普通幹部提拔年齡了,如果不是非常優秀,掌握特殊的專業技能,想通過幹部提拔任職得到晉升的機會不大。


但是可以通過熬資歷,即累積工作年限,從公務員非領導幹部方向得到晉升,比如科員到副主任科員再到主任科員,這個叫非領導職務晉升通道。


但是這個要的時間非常長,科員到副主任科員根據各地政策不同10-15年晉升一次。所以40歲科員,可能要到50歲以後才能晉升為非主任科員,一般退休時候會再晉升一個級別,靠到主任科員退休。


三、副高待遇會比科員高一點,謹慎分析做決定

各地政策不一樣,題主可以對比一下,科員公務員的工資和事業單位副高的差別,其實有些事業單位員工的收入比公務員普通科員的收入要高很多,尤其一些掌握了專業技術的事業單位員工,還可以為企業提供一些技術幫助或者資質檢測。



養老保險改革後,公務員和事業單位都要繳納養老保險,退休時候根據評定級別不一樣,工資差別不一樣。


我還有朋友從公務員單位直接轉崗到政府下屬企業工作,放棄公務員身份的,只是因為下屬企業待遇非常好。


還是要看每個人自己的選擇,選擇了不後悔就好,不管是事業單位副高還是公務員也是很多人願意競爭的工作。所以選哪個其實題目都能保證生活穩定。


奈奈姐姐


對於40歲的女性,正常情況下,小雷建議還是選擇事業單位副高級職稱!

從經濟收入上看,兩者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

事業單位副高職稱的工資待遇相當於公務員副處級別,和普通科員之間有副科和正科兩個級別的差距。小雷所在城市,普通科員一個月到手的工資也就2700元左右,而副處級別到手的工資4500元左右,雖然公務員有車補等補貼,但是這些也彌補不了兩者間的差距。

同時這樣的工資差距影響的不僅僅是在職時候的收入,對於退休以後的養老金也是會有直接影響的。所以,經濟方面事業副高肯定是遠遠好於公務員科員的。

而從發展前景上看,公務員雖然總體上優於事業編制,但這種優勢也只是體現在公務員所在單位的級別一般會比事業單位更高,因此提拔會更容易一些,並且公務員的穩定性也會更好。

但是體制內提拔除了看單位,自身的關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而題主既然四十歲了在事業單位還是普通幹部,那麼即便有機會轉為行政編制,想要提拔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普通科員到副科、正科到副處對於地市一級的單位都是比較難過的坎,熬到退休只是一個科長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並且,現在對於領導幹部的監管也越來越嚴,大部分的公職人員都是靠工資過日子的,通過權力賺取灰色收入的風險是非常大的。同時,正常工作中各種考核各種問責,現在的官也沒那麼好當,還不如通過職稱領高工資,還不需要擔心擔責。

所以,轉公務員發展前景不明朗,經濟上還有很大的損失,那麼事業單位副高肯定是更好的選擇!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用簡單的回答讓您瞭解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歡迎關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見,請下方評論留言探討!

流雷電


這個要看地區和個人發展前景,四十歲女性,還是一個科員的話,餘下十五年即將退休,離副科,正科和副處,好遠呢。應該選擇副高職稱穩妥。假如有能力,又有領導欣賞提拔,十五年內升到副處。毫不猶豫選擇科員。公務員到了副處級別待遇不是一般的好。是相當的好。公務員和事業編制目前待遇差距較大,一些地區公務員年終獎勵比事業單位績效高很多,有車補,同樣是百年,公務員是四十月撫卹安葬費,而事業單位人員只有20個月,相差很大。


品信微語


其實我覺得這兩個選項很好選,要我選肯定選擇事業編副高,毫無疑問,為什麼呢?

第一,從待遇來說,事業編副高拿的工資水平相當於公務員副處級工資至少也是正科級,月全額工資至少得七八千,比科員工資不知道高出多少,你40歲還進公務員科員,至多有十來二十年工齡工資,但是估計不會比新進單位20多歲公務員高多少,兩相對比下你就知道有多大的差距了。

第二,從工作強度來說,事業編副高雖然不算領導職務,但是畢竟職稱高,靠技術吃飯,在一個單位雖然不算領導層甚至還沒有中層的職務,但好歹領導層也得給點面子,手底下也會有一批還沒有評到職稱的年輕人來幫你做事、聽你指揮(忽悠)。而在行政單位的話,一般30-40歲左右的科員就是幹活的主力軍,如果你選擇了公務員科員,那麼雖然已經40歲,年紀較大、工齡較長,但是也得聽從領導安排呀,或許你的領導還有可能是30來歲的年輕人呢,而領導說、你還是得幹,工作壓力工作強度都挺大的。

第三,從發展潛力來說,你40歲就可以評到事業副高,可以知道你前面的工作經歷應該基本上都是在事業單位裡,也就是說你的經驗、知識、資歷、人脈等各種有利於職業發展的資源都在原來事業單位裡,並且現在40歲就可以評副高職稱,那麼可以預見,不說其他,退休前拿個正高職稱是沒多大難度的,也就是正處工資待遇。但是以你現在40歲“高齡”到行政單位去和那些剛考進來的20-30歲左右的小年輕競爭,你覺得你自己有那年齡優勢嗎?

如果您有什麼不同的觀點,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


公考知心人


當然是選擇副高職稱了,都40歲了才成為公務員科員,還談什麼發展前途。

很多人總認為公務員工資高待遇好,尤其是隨著車補等補貼的發放,感覺只要是公務員就比事業單位好。但其實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尤其是那些轉到公務員後沒有任命領導職務的人員,一定要慎重選擇,因為成了公務員以後一切都得從零開始。像題主這樣上了年紀的,40歲了還是一般科員,將來都不一定能得到提拔,轉公務員可以說沒有多大意義。

工資待遇方面,副高職稱就相當於公務員副處級職務,事業副高和公務員副處工資待遇基本持平,雖然沒有車補等補貼,但工資收入要遠遠超過普通公務員科員。發展前景方面,評上事業副高職稱以後還可以繼續聘正高職稱,相當於正兒八經的技術人員,有機會還可以到其他單位講課,當個學者型的技術人員,總比辛辛苦苦當個普通科員好。

我有個朋友曾經在鄉鎮工作,是普通的事業編制人員,也是40歲左右才聘上了副高職稱,前兩年鄉鎮領導班子換屆的時候,有幸被選舉為了鄉鎮領導班子成員。雖然職務提拔了,當上了領導幹部,但是這位朋友卻高興不起來,因為當上公務員領導職務以後就需要登記公務員,而登記公務員後就得把工資改為公務員工資。他是副科級領導職務,工資當然就需要改為公務員副科工資,而他事業工資是副高職稱工資,工資更改以後,每個月光到手工資就差六七百元,這還不包括公積金、年終取暖費等。更重要的是,想要再繼續晉升為正科級領導職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工資又低責任又大,真不如安安心心掙個事業高工資來的實際。

總之,不建議你去轉公務員了,掙個副高職稱工資總比當個普通科員要更有前途。

歡迎關注中省直遴選,有問題歡迎隨時交流。


中省直遴選


想炫耀就當公務員,雖然科員工資低於助理工程師工資,副主任科員工資相當於助理工程師低於工程師,但不知情者以為公務員工資一定很高,可以人前炫耀一番。新公務員法規定,科員晉四級主住科員(相當於現在的副主任科員)需2年,但要有職數才能晉升,在目前情況下,什麼時候才有職數誰都說不清楚,也許三至五年也許十年以上,因為在職公務員當中主任科員不能超60%,公務員本來人數少且加上縣以下職級並行工齡20年以上的沒提拔的科員都並行副科了,剩下一部分剛招錄的年輕公務員沒晉副科,但這些年輕人在晉職方面很有優勢。所以。這次新法實施初次套轉後估計早就超過60%了,這個你可以自已想像什麼時候才有職數,有了職數什麼時候才給你,至於各種績效獎文明獎之類的(除車補外)獎金和津貼,公務員有的事業人員也有,只不過存在這些錢由誰出(公務員的由財政包乾)的問題,當然了,政策是隨時隨地在變化的,這個因素也要考慮。


酒已醒夢亦碎


這兩個並不矛盾。事業編也是可以提拔的,本身事業編的市管幹部也是有正科副科這一說的。只不過身份限制,還是個事業編,即使提拔到副局,也是個事業副局,年齡如果不超的話,原則上可以轉行政編,但是四十歲有點尷尬了。事業編的科級幹部待遇依然按照事業編制執行,裡面有有管理崗和專業技術崗。這個副高,就是走的專業技術崗,待遇相對公務員同等級的正科和副處之間的待遇吧。已經四十歲了,還沒有提拔起來,我覺得仕途已經不是很明瞭了,論實惠,不如評個副高。個人觀點,僅此而已。


海淀區家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念取向,如果自己財務自由,無需考慮太多的待遇問題,而且自己又想在仕途上有一番作為,發揮自己行政管理經驗和熱量。考慮,選擇公務員也可以,但是從年齡來看,肯定是沒有任何優勢。反觀,事業副高可能還會接觸到更多技術學習,實現事業轉型還要有優勢。

綜上,公務員也好,事業副高也罷。自己都要明白工作沒有好壞之分,選擇符合自己的內心,可以更好實現自己的價值的地方才是最好的。另外,讓自己隨處充滿氣質之地,方式作為女人的最好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