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技巧:案例啟示題與提出建議題如何準確作答?

案例啟示題作為綜合分析題的四大常考題型之一,在歷年的國考或省考當中都曾出現過。該類題型看似簡單,但在作答上卻具有一定的困難,因為該種題型在題幹設置上變化多樣,暗藏玄機。在遇到不同的案例啟示題時,同學們最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即案例啟示題和提出建議題有沒有區別?若有,二者的區別又在哪裡?今天老師就為同學們揭示在案例啟示題的作答過程中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細節,從而幫助大家避開陷阱,取得高分。

申論技巧:案例啟示題與提出建議題如何準確作答?

一、案例啟示題一般作答思路

案例啟示題的常規題型在題目設置上往往比較簡單,作答重點以談啟示為主,要求考生準確理解給定材料材料中所反映的現象和問題,並從中提煉出經驗和教訓,大部分答題內容以書寫對策、措施或做法為主。在書寫要點的時,需去掉國別、人名、地名,直接談啟示,所呈現的答案常為動賓結構。

申論技巧:案例啟示題與提出建議題如何準確作答?

二、案例啟示題與提出對策題的區別

由於案例啟示題的作答要點與對策、做法或措施這些要點關聯密切,因此有很多同學在作答案例啟示題時無法將其與提出對策題區分清楚,經常將這兩種題型搞混,導致作答時無法抓住重點。針對上述情況,現提供以下判斷技巧,幫助同學們在作答時正確區分這兩類題型,進而拿下高分。

1.案例啟示題要點來源較為單一,提出建議題要點來源更加多元。

案例啟示題的對策要點為做法的直接轉化,只能夠通過成功的經驗推導對策或者由失敗的教訓來推出對策;而在提出建議題中對策要點不僅可以從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教訓中直接概括提煉得到對策,還可以通過問題推導對策,甚至是由問題背後的原因來推導對策。也就是說,與案例啟示題相比,提出建議題對策要點的來源更加多元,作答該類題型時需注意的是優先提煉給定材料中的直接對策,並注意核對材料中所反映的問題是否全部得到解決。

2.案例啟示題要點更具普適性,提出建議題要點更具針對性。

就案例啟示題題目本身而言,通常是從一個主體推向另一個主體的啟示,而主體之間各有特點,因此在書寫要點時要遵循的首要原則就是依據新主體的特點,即對策要點雖是來源於給定材料中的主體,但對策要點的通用性應更強,在新主體中依然適用。

例如:2019年江蘇省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B卷)-第一題:請結合“給定材料1”,談談沈書記的“三怕”對做好執法工作的啟示。

申論技巧:案例啟示題與提出建議題如何準確作答?

回到題目給定材料,可以發現該則材料重點講述“‘老沈’擔任大陳村黨總支書記三十幾年來的經歷”,在他擔任村書記三十幾年的時間裡,為村裡辦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大事小事,而題幹要求的是從沈書記的“三怕”中獲得對做好執法工作的啟示,也就是說給定材料中提供了一系列的做法,而這些做法更多的是關於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或是關於村民管理的,直接涉及到執法工作的內容少之又少,無法從材料中直接得到啟示。那麼這時就需對材料進行深入挖掘,從中分析得出可用於做好執法工作的普遍性道理。

因此,在作答這類題型時,並非是對材料中的做法進行簡單提煉,而是要進行深入分析,從該做法的背後揭示出方向性的或通用性比較強的道理。

對於提出建議題而言,凡是在給定材料中出現的有助於解決題幹或材料中所反映問題的對策,都可以將其概括提煉出來。

小結:在申論考試中,命題人在出題時往往傾向於在題幹設下“陷阱”,因此同學們在作答時一定要仔細審題,正確區分這兩種題型,抓住作答重點,從而在考試時拿下高分!

點擊文末鏈接,查看更多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