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航空公司出現嚴重分歧

當前正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民航增速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現在許多人正處於迷惘的時候,各航空公司對市場發展判斷也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分歧。

先看看6家上市航空公司6月份的各項主要數據排名情況。

6月!航空公司出現嚴重分歧

1

反差:國航慢,東南海快;春秋慢,吉祥快

這幾年來,航空公司都是三大航增速相對較慢,春秋吉祥這樣民營小型航空公司增速較快,這也符合常理,在其他行業一般也是這樣的情況。

直到2019年5月份,民航仍是這樣的情形,春秋、吉祥的運力投放增速要快於三大航。

不過到2019年6月份,這種情況出現了分化。

大公司中:

東航、南航、海航的運力投放(可用座公里)同比增長分別為12.1%、10.5%、12.7%,均超過10%

國航的運力投放同比增長僅為4.2%。

小公司中:

吉祥的運力投放同比增長18.9%,在所有公司最快。

春秋運力投放同比增長均為9.6%。

東南海增速是國航的2-3倍,吉祥的增速則是春秋的1倍。

相比5月增速,國航、春秋、吉祥速度放緩,而東航、南航、海航增速加快。

在6月淡季,出現較大分化,是什麼原因?

6月!航空公司出現嚴重分歧

2

不服:都在增投國際,東航春秋表示不服

這兩年,各公司都在大力引進大飛機,與此同時,主要機場的時刻也比較緊缺,加上幹線航班遭遇高鐵的衝擊也比較大。

然而,飛機還在不停進來。

因此,航空公司面臨兩難選擇,要不飛國際,要不飛國內三四線城市,這兩條路對經營壓力挑戰都比較大。

對於絕大部分航空公司,尤其是一心想打造樞紐的國航、南航來說,增投國際是必然。

加上國際又有地方補貼撐著,其他公司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海航就是典型,即使虧,也是要開國際線。

但是東航表示不服,就是堅持增投國內線。如果關注一嘉之語公眾號的網友,不難發現前幾個月東航也是國內線的運力投入增速要快於國際線。

6月!航空公司出現嚴重分歧

國際線運力投入比國內線投入高出最多的是國航、海航、吉祥,分別高出6.3、8.5、17.6個百分點。

當然,吉祥國際較快的原因主要是引進B787影響。

尤其是國航,國內線幾乎沒有增長,運力基本上是投入在國際線上了。

東航恰恰相反,國內線運力投入比國際線快了4.4個百分點。

春秋國內線運力投入也比國際線快了0.9個百分點。

是不是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3

冷靜:增速都快,國航相當冷靜

從旅客週轉量增速來看,除國航外的五家公司增速都超過了10%。

東航、南航、海航、春秋、吉祥同比增速分別為11.1%、11.1%、11.3%、12.1%、17.1%。

不過國航增速只有4.8%,看來國航是相當冷靜,在這種情況下,國航的業績表現實際也是最為穩健的。

從旅客運輸量增速來看,國航、東航、南航、海航等四大航的都低於10%,且都慢於週轉量增速,這表明四大航航線距離越來越長。

春秋、吉祥運輸量增速都快於週轉量增速,說明這兩家民營公司的航線距離是變短的。

6月!航空公司出現嚴重分歧

4

堅挺:客座率均超80%,市場仍舊堅挺

市場上一直認為民航市場有轉冷的跡象,但是從客座率來看,可以說市場仍然處於景氣週期中。

在淡季的6月裡,超過80%的客座率,說明民航整體說明需求仍然比較旺盛。

最高的春秋91.7%,最低的國航也有80.6%,見前面的表。

出現業績下滑的跡象,主要一是成本上升較快,另一便是票價水平無法提上來。

出現這樣的問題,只有在成本端發力,一方面國家已出臺多項減稅降費措施幫助航空公司減負,7月起,民航建設基金減半徵收;機場收費項目暫停上漲,完善航油價格機制等等。

另一方面還要考航空公司自身發力從力度挖潛。

5

邏輯:是要市場,還是要業績

當前市場處於微妙的時期,主要機場時刻受限,不受限的機場消費能力又不強。

所以從近幾個月來看,運力增速快的公司客座率就下跌,增速慢的公司客座率就上升。

下圖藍線是運力增速,橙線是客座率變化。

運力增速快的東航、海航、吉祥客座率都有所下滑。

運力增速慢的國航、南航、春秋客座率都有所上升。

6月!航空公司出現嚴重分歧

對於航空公司來說,是加快速度一味的搶佔市場,還是放緩速度確保短期業績,是個兩難選擇。

最近文章:東航“雙龍出海”戰略有問題嗎?

2018年各省市旅客吞吐量榜單,三省市過億

民航86位高管薪酬排行!

震驚!民航一人賺不了一份盒飯錢

海航集團2823億元資產受限

2019年6月6家上市航司生產數據同比表

6月!航空公司出現嚴重分歧

2019年6月6家上市航司生產數據情況

6月!航空公司出現嚴重分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