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中途島:在中國橫著走的小日本,終於現了原形

形勢

那是愁雲慘霧的1942年,中國和日本已經血戰了五年,由於國力弱,武器差,雖然非常勇敢,但打的非常艱難。美國在珍珠港事件後加入戰團,世界人民一片歡呼。但美國剛剛出場首秀的表現並不如後來那樣神勇,象是菜雞一個,節節敗退。

美國加入二戰較遲,國內孤立主義思想較濃,加上剛剛經受經濟蕭條的打擊,所以非常不想打仗。一戰後的美國,軍隊規模較小,由文官掌權,聯邦軍隊由總統指揮。美國兩邊都是大洋,所以歐洲和亞洲一般打不過來。墨西哥是拉丁人和印第安人組成的,踢足球很有才華,打仗很菜雞。加拿大呢?能打,不過他們人口不多,跟美國打仗不佔便宜,加上同文同種,所以大家和氣生財,相安無事。

日本之所以敢於挑戰美國,有兩個原因,一是被迫,二是輕敵。被迫,是因為美國對日本採取制裁政策,偏向中國。美國向來兩不得罪,悶聲發財,一直賣石油給日本。後來跟日本翻臉,並不是因為跟中國感情好,而是因為日本和德國結盟,德國要滅英國,你說親兄弟美國能怎麼辦?加上日本要獨佔中國,太霸道,美國心裡也不舒服。輕敵,是因為美國一貫給人的印象是不想打仗,怕死人。美國剛開戰的幾個月裡,表現也比較稀鬆。珍珠港吃了虧,在菲律賓全軍覆沒,杜立特空襲東京的確很神勇,不過只算偷襲,造成的損失不大。美國在珊瑚海之戰中找回一些面子,但屬於以命換命,幹掉了日軍“祥鳳”號航母,但自己也損失了“列剋星敦”號航母,以美國當時較小的海軍來說,這樣的交換比是不可持續的。美國需要用一場勝利來證明自己,既向總統交差,又向同盟國的英國、中國證明,美國不是豬隊友,而是神隊友。

決戰中途島:在中國橫著走的小日本,終於現了原形

空襲東京

實力對比

中途島的參戰兵力如下:

日本有航母四艘:赤城號、加賀號、飛龍號、蒼龍號;另有戰列艦2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12艘;264架艦載機。

美軍有航母三艘:企業號、大黃蜂號、約克城號。另有巡洋艦8艘,驅逐艦14艘;233架艦載機,島上有172架陸基飛機。

可以看出,雖然日軍整體實力佔優,但在中途島只有微弱優勢。其兵力被嚴重分散在遼闊的太平洋上。在整個太平洋戰場上,日軍擁有航母8艘,戰列艦11艘,巡洋艦23艘,驅逐艦65艘,潛艇21艘,佔有絕對優勢。

決戰中途島:在中國橫著走的小日本,終於現了原形

美軍截獲了日軍的電報

戰鬥過程

1942年6月4日凌晨,南雲忠一派出的航母飛機開始轟炸中途島。美軍飛機拼死迎擊,但美軍在島上的飛機比較落後,敵不過日軍的零式飛機,損失較大。不過,在地面炮火的保護下,日軍沒能摧毀美軍機場。

一架美軍偵察機發現了日本航母,報告了日本艦隊的位置。美軍從島上派出10架飛機空襲南雲艦隊,沒有收穫什麼戰果,反而損失3架飛機。這些飛機速度較慢,無法突破零式戰鬥機的防線。這些陸基飛機讓南雲相信,最大的威脅來自島上,他下令把已經裝到飛機上的魚雷缷下來,改裝高爆彈,去摧毀美軍的機場。活幹到一半,偵察機發現了美軍艦隊,但沒有發現航母。南雲下令停止裝彈,等待消息。此時,島上的16架美軍俯衝轟炸機前來攻擊,沒有擊中日本艦隻,有一半被零式戰鬥機擊落。接著,美軍又派出高空轟炸機和魚雷機發動兩次攻擊,也沒有得手。

決戰中途島:在中國橫著走的小日本,終於現了原形

激烈的空中格鬥

在一片混戰中,偵察機報告,發現了美軍航母。同時,第一波轟炸中途島的日軍飛機返航了,而航母上擠滿了準備加油和裝彈的飛機。南雲決定讓返航的飛機降落,讓第二波攻擊的飛機降到甲板下重新裝彈,缷下的魚雷和炮彈則被胡亂地扔在一邊。

在這個關鍵時刻,美軍航母指揮官斯普魯恩斯作了一個極為明智的決定。日軍艦隊一進入美軍飛機的打擊範圍,斯普魯恩斯就下令出擊。一共有155架飛機撲向日本航母。最先發動攻擊的是15架魚雷機,沒有擊中目標,全部被日軍擊落了。又有更多的魚雷機趕到,加入戰鬥,日軍的零式戰鬥機對美軍魚雷機進行了攔截,美軍損失了41架飛機,沒有擊中日艦。

美軍的魚雷機雖然沒能成功,但他們的犧牲沒有白費。“企業”號上起飛的37架俯衝轟炸機,趕到了戰場,尖叫著俯衝下來。兩枚炸彈命中了日軍旗艦赤誠號,炸彈引燃了油罐和胡亂堆放的魚雷和炮彈。一陣天崩地裂的爆炸,赤誠號上火光沖天,血肉橫飛。

加賀號也中了4枚炸彈,其中有一枚穿透到了艦體深處,引爆了炸彈和魚雷,加賀號被爆炸撕裂,並被熊熊大火吞沒了。蒼龍號也被兩枚炸彈直接命中,有一枚炸彈在機庫爆炸,引燃了機庫中的彈藥,大火很快燒燬了蒼龍號。

短短6分鐘,三艘日軍航母就被徹底摧毀了。加賀和蒼龍沉入海底,赤誠號被棄艦。

決戰中途島:在中國橫著走的小日本,終於現了原形

日軍航母中彈起火

最後的掙扎

日軍還剩下最後一艘航母:飛龍號,南雲下令飛龍號上的飛機攻擊美軍的約克城號航母,有三枚炸彈擊中了約克城號,一枚掉進了煙囪,一枚穿透船體到達第四層甲板後爆炸。接著,日軍的魚雷轟炸機又用2枚魚雷命中了約克城號,約克城號艦長作出了棄艦的決定。

飛龍號隨後遭到美國俯衝轟炸機的攻擊,4枚炸彈命中該艦,有一枚在彈藥庫裡爆炸,飛龍號很快被大火吞沒了,隨後也被拋棄了。

對日軍來說,四艘航母被全殲,失敗已經註定了。

決戰中途島:在中國橫著走的小日本,終於現了原形

覆盤

對於日軍失敗的原因,眾說紛紜。有人說,日軍的電報被美軍破譯,在中途島戰役期間,來不及更換電報密碼,所以,美軍提前知道日軍的攻擊目標,在中途島打了一個埋伏。這當然是事實,但也不是關鍵:即使有了情報,日軍數量和質量上仍有優勢。日軍的飛機的戰力優於對手。美軍剛剛參戰,使用的是落後的飛機,新研發的飛機還沒有投入戰場。美軍航母只有三艘,且約克城號受過傷,戰力打了折扣,實際只有兩艘半。所以,在硬實力上,日軍佔有一定的優勢。

真正的致勝因素是美軍的靈活的戰術和堅定的戰鬥意志,這兩點缺一不可。日本敢於挑戰美國的一個原因是認為美軍怕死,戰鬥意志低下,這顯然不是事實。中途島戰役勝利的關鍵在於英勇的美國飛行員。對日本航母的攻擊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由於美軍飛機的落後,美軍的陸基轟炸機和魚雷轟炸機大多遭到零式戰鬥機的攔截而被擊落。前幾個攻擊波次的飛行員,是大多沒有生還。所謂美國人怕死,只是一個愚蠢的臆想。先是島上的陸基轟炸機,然後是魚雷轟炸機,正因為這些飛行員的犧牲,才給俯衝轟炸機提供了機會,創造了奇蹟般的六分鐘。這六分鐘不是天賜的,是飛行員們的犧牲換來的。

可以設想,假如這些飛行員稍有猶豫,錯過了戰機,美軍的轟炸機只會在空戰中被質量和數量佔優的日本零式戰鬥機所消耗殆盡。一旦日軍飛機完成了換彈操作,美軍在拼光了飛機後,就會迎來全軍覆沒的結局,中途島也會被徹底摧毀。

戰爭是綜合實力的較量,日軍面對一般的對手,如英國和中國的海軍時,他們是能夠輕易獲得勝利的。他們在日俄戰爭中面對俄國那樣的海軍時,也能夠憑賭博獲得慘勝。但是面對戰鬥素養非常高超的美國人時,他們的一點疏忽就足以釀成失敗。

就戰略來說,日軍和美軍不在一個檔次。日軍分散兵力,四面出擊,想把美軍從中途島引開,但美軍卻在準確情報的支持下,最大限度地向中途島集中兵力,也製造了某種微弱的局部均勢,為勝利創造了可能的條件。

決戰中途島:在中國橫著走的小日本,終於現了原形

美軍的戰鬥意志決定了勝負

結論

中途島之戰的影響是深遠的,日軍在太平洋上第一次被擊敗了,日軍必勝的神話被打破了。美軍獲得了勝利的信心,士氣得到提升,這對於從一戰後久疏戰陣的美軍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開戰以來,他們每戰必敗,被日軍壓著打,士氣一度低迷。中途島是真正的勝利,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從此以後,美軍轉守為攻,獲得了戰爭的主動權,日軍敗亡已成定局。

中途島固然是日軍的失敗,卻也是他們的幸運,如果他們在中途島僥倖贏得勝利,他們在這場戰爭中也註定失敗,只是戰爭拖的更久,他們受到的打擊將更猛烈,下場將更悲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