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想在保险上承载你过多的需求,否则陷入误区还会失望

今天继续来跟大家讲保险。保险里面一度流传有很多神话,比如说,保险能够避税,买了保险之后破产都不用还……从这方面来讲,就是保险是有一定的安全转移财富的作用。

千万不要想在保险上承载你过多的需求,否则陷入误区还会失望

比如说,我们上期讲寿险的时候后就提到过:寿险中的终身寿险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创造现金用来交税!几十年之后,中国大概率的说,是会收遗产税的。那么这么多房子需要准备多少钱的现金来交税,在国外,很多人买终身寿险,都是为了给继承人留出来一笔交税用的现金。

还有理财分红型的寿险,目前最常见的就是增额的终身寿险和增额的年金保险,包括最近热炒的,马上就要全面停售的年化收益率趋近于复利4.025%的年金保险。4.025%和3.5%看上去只差0.5%,但是因为是复利,所以几十年下来其实是一笔很大的钱。即便是按照3.5%的复利增值,从100万到1000万,其实也不过就是60多年。

通常情况下是这样的,不过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其实还是有点把保险的这方面作用夸张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投资分红类的保险,它的收益是要交税的。

千万不要想在保险上承载你过多的需求,否则陷入误区还会失望

保险的避债避税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学问,浓缩的法商课也要学上一个星期才能入门儿,而且大多数人其实用不到。比如说投资分红类的保险,它的收益是要交税的。那么这里面其实涉及到,要交什么税?个人所得税?资本利得税?还是遗产税?什么样的分红险是可以不用交税的?万能险要交什么税?投资连结保险要交什么税?

同时所谓的把钱放到保险里面,如果真的你破产了,亏损了,欠债了,真的就可以不还?放在万能账户里的钱用不用还?放在投资连接账户里的钱用不用还?那么放在什么账户里的钱是可以不用还的?

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法律上照样是可以对你的资产执行。其实答案是几乎都要用来还债,因为法律上照样是可以对你的资产执行,具体可以参照浙江高院《关于加强和规范对被执行人拥有的人身保险产品财产利益执行的通知》浙高法执[2015)8号。

当然这里面有一些办法,可以说有一些灰色地带能够适当缓冲,比如资深的保险顾问在帮助客户设计保险合同的法律主体时,都会深入了解客户的隐私,利用保险合同中投保人可以变更、被保险人在年金保险合同里也可以变更、受益人更是可以变更指定的投保规则,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的法律架构。

千万不要想在保险上承载你过多的需求,否则陷入误区还会失望

至少从一个商业上的公序良俗来说,用一个契约的形式,可以为婚姻家庭的稳定起一些作用;当客户的家庭和企业遭遇债务危机的时候,有一个辗转腾挪的空间,或者减少一些经济损失。

不过,保险也不是什么特殊的神奇品种!用多少钱买的什么保险就会让你的资产变得安全,或者得到保障怎么样。我想说,这种想法可能也不太现实,大家还是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正常的投资理财,并用好保险,千万不要想在保险上承载你过多的不必要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