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面對坑人高手HR的談判策略,值得一試

在職場中,面對坑人高手HR的談判策略,值得一試

談薪實則是面試環節最重要的一環。

談多談少,在於你對自己和公司的評判。

很多人都在吐槽自己月薪太少,公司太苛刻,給的那點錢還不夠拿來生活。

其實,除卻各種不可抗力的客觀因素,很可能是因為面試時我們沒好好談薪。

一開始的地基沒建好,樓層怎會越建越高呢?

所以才會強調,掌握談薪的技巧有多重要。

如果真的在面試中遇到談薪,我們應該如何合理使用技巧呢?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吧,我朋友最近想跳槽,原因是嫌棄這份工作工資太低了,居然還未上萬。

因此,他對新工作只有一個要求,月薪10k。

按理說,這樣的工作不難找,很多一線城市確實有大把大把的機會。

問題在於,朋友或許空有想法,能力卻未必匹配得上。

在面試之前,朋友一直有個巨大的疑惑——面試過程中真的能跟HR談薪嗎?

似乎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薪水都是一個忌諱,無論在公司裡還是在面試時,人們都不會直接討論這個話題。

成為心照不宣的“秘密”。

於是,朋友想來場“反常態”的面試,在網上學了幾招談薪技巧,打算套路HR一番。

更令人意外的是,他居然成功了,成最初的7k成功談到10k,順利逆襲。

那麼,他究竟是怎麼做的呢?


技巧1:以不變應萬變

當HR說,感覺你的能力不錯,那麼你想要多少月薪呢,求職者這時在想什麼?

想法a:終於要談薪了,我到底該不該說呢?

想法b:這個價要往大的開,還是往小的開?

想法c:說多了怕被拒,說少了又覺得不值...

面對最關注的問題,想法多是很正常的,但一定要避免這種心理陷阱,不要因為想太多錯失機會。

我之前就遇到這麼個求職者,問她的期待月薪,居然一直沉默,明明有話要說卻不敢提要求的樣子。

職場上容不得猶豫和退縮,特別是在面試時,面試者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在HR眼中,都在被評判,被考察。

遇到這個問題只有兩種做法,不是大方地直接說出來,就是把之前想好的回答說出來。

沒必要將問題想得太複雜,我們當務之急要做的,就是不動聲色地和HR談下去。

只有順利地把面試過程順利走完,才會有拿下offer的可能性。

同理,只有大膽地和HR談薪,才有談到理想價錢的可能性。

打比方說,我們的預期月薪是7k,在談薪過程中就一定要保證這個底線,在底線的基礎上爭取往上提。

其實,HR在談薪環節特別擅長“壓價”,畢竟他們站在公司的立場,想要省去部分用人成本。

這就說明了,我們還有談薪的餘地,如果我們能夠談到公司能夠接受的水平,說明是策略起效了。


技巧2:不為談薪而談薪

說到“談薪”,畢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談薪呢?

是因為面試中有這一固定的環節嗎?

是因為我們想為自己爭取更高的工資嗎?

是因為覺得談薪就是要談到更高的工錢嗎?

一定要弄清楚,面試的目的是為了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和HR爭吵自己價值多少。

把時間、精力和關注點都放在談薪上的員工,HR會懷疑他們求職的動機,認為他們只是衝著工資找工作的。

就算入職以後,公司也會懷疑他們的實際工作能力以及忠誠程度,懷疑他們不會在公司做得長久。

所以說,談薪是談判,卻不是辯論,可以使用策略和技巧,卻不能表現出太明顯的斤斤計較。

在回答的過程中,不要為了談薪而談薪,應該注意時刻圍繞“工作”這個話題:

介紹自己上一份工作的主要內容與成績,作為談薪的根據之一;

有理有據,說話邏輯清晰,不是單純地談論價錢。

一言蔽之,不要把面試中的談薪變成拍賣現場,你是拍賣品,對方是拍賣官和購買者,一來一去之間定下你的身價。

為了薪水放棄尊嚴,不值得。


技巧3:預測HR的心理

說到底,談薪就是面試最後環節的一場博弈:談的好,皆大歡喜;談崩了,一拍兩散。

很多人總覺得談薪就是HR掌握主動權,其實未必,只要你做好了充足準備,掌握主動權也未嘗不可。

談薪的前提是,HR願意和你談薪,願意給你進一步為自己討福利的機會。

也就是說,這場面試通過率比較高了,如果你能抓住這個環節,拿下offer不在話下。

這時最重要的是,你要衡量HR對你的評價,他是不是真的想錄用你。

如果你能預估出,HR對你的期待值很高,也很希望能錄用你,那麼談薪時你就能運用“互惠原則”:

剛開始時提出更高的要求,被反對後,稍微降低要求,使得雙方達成一致。

比方說,你的期望月薪是10k,就可以提出12k,如果你確實是企業急需的人才,很可能當時就被同意了。

如果HR提出了反對意見,那麼你就在12k的基礎上下調10%左右,雙方在商量與妥協的過程中達成統一意見。

談薪的一個小技巧就是,在個人簡歷上,以及在面試資料填寫單上都不要寫明期望月薪,過早暴露自己的底線。

但可以寫出一個模糊的數字,如期望年薪多少,在什麼範圍等等。

面試就是一場交易,聊得攏就合作,聊不攏就算了唄。

會有更好的機會等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