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眉少年病床上哀求妈妈:不治了,我拖累你们太久


来自山西省和顺县喂马乡的霍永明从18岁起,开始到煤矿工作。从最初的每月500元,到现在的每月能赚7000元左右的工资,45岁的霍永明在煤矿已经工作了27年。2013年开始,连续7个年头的除夕夜,他都在井下挖煤,只为一晚300元的加班费。除夕夜,人人都期望团圆,但是霍永明却指望加班给儿子赚钱治病。

霍永明的儿子霍鹏宏今年14岁,8年前被确诊患有神经母细胞瘤。那是2011年11月,刚上小学的霍鹏宏,开始频繁的肚子疼。霍永明和妻子闫素芳带着霍鹏宏去了好多家医院,最后在山西省儿童医院,终于查出了病因——神经母细胞瘤,一种霍永明闻所未闻的病。图为,这些年妈妈每天守护着霍鹏宏。

霍鹏宏第一次手术是在2012年1月份,肿瘤切除手术后,又经过几次化疗巩固,终于在被确诊的18个月后出院了。在这次出院的那一刻,霍永明真的觉得自己的孩子好了,一家人可以回归正常生活。但是到了2015年10月,霍鹏宏的肚子又开始疼,肿瘤复发转移了。因为这次复发比之前更严重,所以霍鹏宏的家人,跟亲戚朋友借了一笔钱,带着孩子到了北京的医院治疗。


在2016年的冬天,霍鹏宏接受了第二次肿瘤切除手术。手术后,霍鹏宏长期接受化疗,现在霍鹏宏需要一种外购药来控制病情,每瓶就要2000元的价格,加上治疗费用,一个月开销大概在3万左右。近期,霍鹏宏肿瘤复发转移到了腿骨上,因为腿疼的厉害,霍鹏宏只能躺在床上。“妈,我爸太累了,你别让他加班了。放弃治疗我也不会怪你们,我拖累你们够久了。今年,我想一家人能回老家团圆。”霍鹏宏在病床上恳求妈妈。

“老房子拆迁拿到38万,本来想攒着等孩子大了结婚的时候用,没想到治病全用了。拆迁款用完,就只能厚着脸皮借,这家借了那家借。我现在下了班,空余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借钱。”谈到这8年来的坚持,霍永明说。图为,霍永明在向单位附近熟悉的朋友借钱。

每次霍永明一发工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算着下次孩子化疗的钱怎么办。每个月一次化疗,每次化疗3万,霍永明自己每个月7000的工资是不够儿子的治疗费的。煤矿的工作是按工分计算的,从到井下工作地点的那一刻起,按生产出的煤矿产量计算工分。因为挖煤机器一年365天的运转,所以工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请假适当安排休息,霍永明基本不请假,除非给儿子看病,此外霍永明尽量申请在节假日排班。图为霍永明会将每一笔借款记录下来。


常年在井下昏暗的环境工作,霍永明的眼睛已经不太适应明亮的环境。在井上时需要戴着眼睛,到了井下反而不需要。图为霍永明下班后搭同事的车回家。

霍永明说,因为长时间在井下工作,接触挖煤机器带来的粉尘,大部分都会有职业病。如果想好起来,需要离开这个工作环境。但是霍永明没有其他选择,这是他现在能做的,挣钱最多的工作,所以霍永明选择继续坚持下去。

8年的时间,儿子霍鹏宏接受了45次化疗2次手术30多次放疗,总计150万的治疗费用。“让我放弃孩子,我做不到,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做不到。我拼尽全力,就是想让孩子活下去。”爸爸说。

如果您愿意帮助这个家庭,可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项目详情,进行捐助。如不能识别,可将二维码保存到手机相册,打开扫一扫,从相册中选取二维码进行扫描识别。该项目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水滴公益”发起募捐,并负责项目的审核、执行及信息反馈。该项目最终解释权归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所有。监督电话:400-006-9958

“感光计划”为公益摄影师、慈善组织、募捐平台搭桥,发布困境家庭的图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该计划是由今日头条携手中国摄影家协会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等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联合发起的图片公益项目。如有困难,可私信“感光计划”官方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