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六大影視基地“齊舞”,戲精表示:終於找到出路

影視硅谷、中國電影小鎮、中國科幻影視文旅產業園、星光影視文旅城……這幾年,成都提出要建設的影視產業基地不在少數。

最近,成都又爆出要投資500億建“天府影都”!

此消息一出,有網友歡呼:

“我的演員夢終於要實現了。”

“以後還去什麼橫店,大家都來成都。”

“在家門口就可以當群演領盒飯了,哈哈哈巴適!”

“壯哉我大成都,坐等影視產業橫掃好萊塢。”

但也有不少網友表示:

“成都沒有一個影視項目是成了氣候的。”

“建這麼多,互相搶生意麼,相煎何太急啊!”

……

成都為什麼這麼熱衷於建影視類基地或產業園,真的有這麼大需求麼?

文化名城的指引

百年中國求富強,文化站在路中央。

我們都知道,成都在建設“世界文化名城”。電影作為重要的影像傳播手段,對於城市形象的傳播影響巨大,《北京遇上西雅圖》讓西雅圖遊人如潮,《人再囧途之泰囧》讓赴清邁華人翻5倍,《指環王》帶火了新西蘭旅遊業的發展,《大話西遊》《紅高粱》拍攝帶火了西北風貌的鎮北堡……

成都六大影視基地“齊舞”,戲精表示:終於找到出路

經典影視作品和區域經濟的成功互動證明,成功的影視作品可以為城市帶來不可估量的價值。

成都,歷史久遠,有別致的文韻和景緻,影視資源也亟待進一步挖掘和推介。

而隨著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中作用和地位的不斷上升,影視行業幾乎成為了文化產業中的龍頭。

2008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首次進入全球前十名,2010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突破百億元,2018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其中國產電影票房達到378.97億元。無論是票房還是電影的產出,中國電影都保持了較好的發展態勢,並穩居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

成都六大影視基地“齊舞”,戲精表示:終於找到出路

▲ 國產故事片生產情況(單位/部)

這其中,有中國人口紅利的優勢,強烈的內生市場需求,促使中國影視業快速發展。並且,上升空間依然很大。

相較於北美、韓國、澳大利亞等,中國人均觀影次數還比較低。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的人均觀影為1.2次,而韓國則是4.3次,是中國的3.6倍之多。

成都六大影視基地“齊舞”,戲精表示:終於找到出路

▲ 2018全球排名前十票房國家地區人均觀影頻次

這樣的差距,對成都乃至全國的影視行業來講皆是一種契機。

而發揮影視在文化產業中的核心作用,基地是重要環節。沒有製作,也就相當於只能等待被寵幸。

拒不完全統計,截止去年底,全國大大小小的影視基地數量已有數千家,幾乎每個省都有,但一半多集中於東部沿海地區。

成都作為位於西部地區的國家中心城市,有利於發展影視產業的基礎和人才,但在影視基地方面還處於欠缺。所以,我們能明顯感受到,在諸多利好和政策的推動下,各路資本紛紛湧入,開始攪動著成都影視市場的這一池春水。

差異化發展才能共生共榮

郫都影視硅谷、大邑中國電影小鎮、簡陽中國科幻影視文旅產業園、溫江星光影視文旅城,以及天府新區注藝影視文創產業基地和天府影都……

以上項目有的處於建設中,有的則還未動工。一個未成,一個又起,雖然成都有影視基地的需求,但短時間這樣大規模的佈局,不禁讓人會問,會不會造成功能重複、資源浪費?

總投資逾500億,佔地1000餘畝,由天府新區與融創中國、峨影集團合作打造的“天府影都”,表示將以高端影視節慶文化交流、高端影視數字化製作、高端沉浸式體驗為核心,打造世界級影視高端產業生態集群。

成都六大影視基地“齊舞”,戲精表示:終於找到出路

項目共規劃了13大功能區,超過82個產業業態,包括全球首個全數字影棚集群、全球首個影像大數據存儲交易平臺、以5G為技術支撐建立的“影、遊、漫”一體化高新科技產業園與數字創意創作基地等。

同樣的,由郫都區和四川傳媒學院共建的已初具雛形的影視硅谷,也規劃建設了全球最大數字攝影棚群落,建成後可以滿足包括好萊塢大片在內的影視作品攝製和大型綜藝節目錄制。詳情可戳產爺此前報道 →

成都六大影視基地“齊舞”,戲精表示:終於找到出路

▲ 影視硅谷效果圖

隨著影視製作模式和技術的發展,數字攝影棚成為吸引影視製作企業非常關鍵的一點。南有天府影都、西有影視硅谷,這對於影視企業進入成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點,但同時,這樣同質化的佈局也難免不會造成市內區域競爭。

當然,仔細對比下來,影視硅谷和天府影都也有一定的差異化。

影視硅谷因有四川傳媒學院的基因,所以除了影視拍攝和製作外,也很注重產教融合、雙創,旨在打造成西部現代影視傳媒和文創高地;

天府影都除數字影視製作外,更是瞄準了國際化,比如,建設全球數字影像交易所,建設金磚五國會展中心、金磚大劇院、金磚廣場、電影博物館等,全面承接金磚國家電影峰會;並引進國際知名電影學院,聯合國際影視行業頭部企業和全球頂尖導演及製片人,導入高端影視人才,建成亞洲領先的電影產學研一體化人才中心。

我們再來看看成都另外幾個影視產業項目

也能發現其中的差異之處

1、中國電影小鎮——強調電影主題文旅功能

由大邑縣人民政府和成都傳媒集團簽約打造的“中國電影小鎮項目”,總投資不少於50億元。

項目將基於大邑縣新場鎮的自然資源、歷史人文資源等,建成國內電影主題博物館規模、藏品數量與價值領先的、具備全國性乃至國際性影響的中國電影小鎮

成都六大影視基地“齊舞”,戲精表示:終於找到出路

其中,子項目邑朵影視體驗城圍繞“中國電影小鎮”的定位已經開建,佔地140、總投資約10億元,將集演藝劇場、電影主題街區、電影博物館、威客體驗館、電影主題客棧等為一體。

目前,大邑安仁已然成為文博界一張閃亮的名片,待中國電影小鎮建成,可以說將是雙劍合璧,文旅大邑將更加耀眼。

2、中國科幻影視文旅產業園——以科幻為主題

成都濃濃的科幻文學氣質,擁有了“科幻之都”的稱號。在中國科幻電影努力追趕國外水平的情況下,成都當然要有“科幻之都”的擔當。

因此,為了加快在我國在科幻產業、文旅開發、技術開發等領域的進程,成都在簡陽葫蘆壩片區佈局了以科幻為主題的中國科幻影視文旅產業園,總投資約618億元人民幣,面積約9.9平方公里。

成都六大影視基地“齊舞”,戲精表示:終於找到出路

▲ 中國科幻影視產業園結構圖

該項目由簡陽市人民政府與四川省川威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打造,擬將規劃建設“影視大世界”、“未來新世界”、“生活配套區”、“遊客服務中心”等模塊,涵蓋中國科幻影視拍攝研發基地、科普科幻傳媒基地、中國科幻博物館、科幻文創孵化園、科幻創意教育園區、科幻世界樂園、科幻城商業配套等區域。

成都六大影視基地“齊舞”,戲精表示:終於找到出路

▲ 中國科幻影視文旅產業園效果圖

因項目選址的葫蘆壩片區,有著優美的自然風光。所以,這裡不僅將聚集產業,引入科幻影視文旅企業,還將成為旅遊景區。

11月1日,中國科幻影視文旅產業園項目推進會召開。會議聽取了項目工作推進情況、項目一期業態規劃、創國家4A級和5A級旅遊景區創建方案彙報。動工應該指日可待。

3、注藝影視文創產業基地——重在影視服務

在天府新區,除了“天府影都”,還有去年簽約的注藝影視文創產業基地。與“天府影都”不同,後者更偏向於影視服務。

注藝影視文創產業基地由天府新區和深圳注藝影業聯合打造,總投資(不含土地價款)不低於3億元的,將以成都為核心,構建西南地區最大的影視文化全產業鏈公共服務平臺,吸引國內外優秀的影視文化服務企業入駐,將成都打造成為專業程度最高、服務能力最強、產業佈局最完整的影視文化服務中心,使成都成為西南地區影視文化人才聚集中心。

但產爺目前並未找到更多關於注藝影視文創產業基地的進展消息,將會持續關注。

4、成都星光影視文旅城——重在影視體驗消費

這是一個比較坎坷的項目,一度讓人以為“黃了”。

2017年8月,位於溫江的“成都星光影視文旅城”舉行了奠基儀式,但此後兩年並沒有動工跡象。

直到今年8月,該項目宗地在成都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正式掛牌出讓,並由成都星光文旅旅遊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已成功競得。目前,項目場景展示區正在抓緊建設中。據官方消息,計劃年內全面呈現。

成都六大影視基地“齊舞”,戲精表示:終於找到出路

▲ 星光文旅城效果圖

成都星光影視文旅城投資100億元,地處溫江北部全域旅遊核心區,緊鄰國色天鄉度假區。一旦建成,將與與國色天鄉度假區雙核驅動的產業集聚效應。

成都六大影視基地“齊舞”,戲精表示:終於找到出路

▲ 星光文旅城效果圖

星光影視文旅城項目的業態涵蓋了電視節目製作、影視體驗、旅遊度假小鎮、文化產業教育基地、影視拓展

等。項目的影視體驗等功能板塊與國色天鄉的主題遊樂體驗互為補充,全息劇場、酒吧街等功能板塊將完善該區域的夜間消費經濟。

成都六大影視基地“齊舞”,戲精表示:終於找到出路

從以上的項目中,我們也能看出,成都的影視產業園佈局還是各有特點。如果正常進行,未來兩三年成都的影視行業以及文旅產業將會迎來一輪大爆發,對於人才和項目的渴求也將愈發明顯。

而這些基地大多是由地方政府主導推動,所以,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產業園區的發展將有賴於政策扶持等因素。同時,資源的精細化整合與分配、產業生態的完善、行業規範的制定等方面,也需要跟上才行。

成都影視產業目前正在做大做強,硬實力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提升著,軟實力的提升則還有還有很長的一段路程要走。市場雖然一片向好,但成都能否在這條賽道上衝在前列,也只有交給時間來檢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