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美女學霸成浙大博導:讀書無用,是最大的騙局

這幾天,一位27歲的美女博導登上了微博熱搜。劉琬璐今年27歲,是浙江大學最年輕的獨立研究員,而醫學出身的她,還擔任了浙大博士生導師。

27歲美女學霸成浙大博導:讀書無用,是最大的騙局

這個消息一發布,就引發了網友們熱議:“漂亮又優秀,酸了。”“再一次證明了我來到這世上就是湊數的。”而劉琬璐的學習經歷,更是讓人看了自嘆不如,她5歲上小學,10歲上初中,16歲參加高考,高考那年遭遇了汶川大地震,也正因如此,劉琬璐立志學醫,考上了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

27歲美女學霸成浙大博導:讀書無用,是最大的騙局

畢業後進入了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進行5年博士研究、1年博士後研究,期間還在無數知名期刊上發表論文20餘篇,到了今年,她選擇回到了母校浙大任教。在接受採訪時,劉琬璐還說:“科研是讓自己止不住想念到失眠的“對象”。”可見她對科研的熱愛,也能感受到讀書給她帶來的那份美好。

27歲美女學霸成浙大博導:讀書無用,是最大的騙局

不知從何時起,很多人開始大肆宣揚“讀書無用論”,列舉無數個不讀書也成功的“人生贏家”,予以證實讀書真的無用,殊不知,“讀書無用”才是世上最大的謊言,它讓人片面地只看到眼前,從而破壞我們的未來,掩蓋了讀書有用的事實,

其實我們讀過的書,從書中學到的東西,某一天都會回饋於自己。

1

曾經有人問我,難道讀書不苦嗎?十年寒窗,我們不得不承認讀書確實很苦,但如果今天你吃了學習的苦,明天你可能就會少吃生活的苦。

就如歌德所說:“人不光是靠他生來就擁有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

27歲美女學霸成浙大博導:讀書無用,是最大的騙局


最近有一個視頻在微博上爆火,在衡水中學的學校食堂裡,學生們在排隊打飯時,手裡都捧著書本,甚至在早讀時,為了防止打瞌睡,還有很多人都選擇站著背誦。其實我們也都知道,這些孩子們大可不必如此,但他們仍會選擇,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學習,不放過一分一秒去汲取知識,只因為他們知道,讀書才是脫離生活苦難最輕鬆最有用的途徑。

27歲美女學霸成浙大博導:讀書無用,是最大的騙局


這也讓我想起來,前陣子的“硬核”學霸兄弟。李國平和李國安倆人是雙胞胎,因為家庭的原因,母親從小就教育他們:如果想要出人頭地的話,一定要好好走讀書這條路,雖然家裡沒錢,但一定會供他們讀完書。而兄弟倆也將母親的話牢牢記在心中,經過不懈努力,高考時兩人以優異成績,考入了東南大學的物理學院,今年本科畢業後,李國平被保送到了北京大學,五年直博,李國安也被保送到了中科院物理所,並且是五年碩博連讀,但是這兩個超級學霸在假期內,卻選擇了去工地上幫母親打工。

他們說:“賺錢是其次,我倆只有在工地上,才能親身體會媽媽多年的辛苦付出。”學習讀書的苦,是暫時枯燥的苦,是短期沒有回報的苦;但是生活的苦,是一直絕望的苦,是長期沒有出路的苦。

27歲美女學霸成浙大博導:讀書無用,是最大的騙局

小時候,長輩們經常教育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將來才能夠出人頭地,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實這些並不是空口白話,如果你不願意忍受學習的苦,那你只能在未來被生活所困,而一個連學習都嫌累的人,是很難嚥下生活的苦。

2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對於讀書的概念,也與以往有所不同,大家都覺得應試教育是脫離現實需要的,更是認為現在在學校學的東西,都是以後用不到的,還有人開玩笑地說:“數學學不好有什麼關係,連以後去買菜也不一定能用得上。”

難道讀書真的如此無用?當然不是。

27歲美女學霸成浙大博導:讀書無用,是最大的騙局


被大家視為“退學代表”的韓寒,去年在接受採訪時,深刻反思了自己當年的退學行為,還在微博發了長文說:“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說明在一項挑戰裡不能勝任,只能退出,這不值得學習。”

還勸告年輕人不要學他退學。我們都只看到了,那些不讀書的“人生贏家”的光環,忽略了,這個世界終將懲罰那些不讀書的人。

而你放棄的不僅是讀書,還有你的人生。

27歲美女學霸成浙大博導:讀書無用,是最大的騙局

2006年,河南有一位叫做蔣多多的女生,在高考時故意將筆名寫到密封線外,並且在試卷上寫了8000多字的高考“控訴”,她認為讀書無用,高考更是無用,成績一直都不錯的她,因為沉迷寫小說,做著作家夢,覺得自己可以像韓寒一樣,就算不讀書不高考,也能夠靠寫小說賺取稿費養活自己,但現實不出所料的給她潑了冷水,在叛逆之後,留給蔣多多的只有父親的嘆息和母親的淚水,在填報志願那天,她拿著母親給的200塊錢去找工作,然而把錢花光了,工作卻還沒找到,後來她去了上海某個技校讀書,畢業後回到了老家,早早地結婚生子,成了一個農家婦女,而她的作家夢也就破碎了。

無論“退學”還是“交白卷”,很多在表面上做反抗的人,其實沒有明白讀書,會給改變命運帶來無限可能性,我們在年少懶惰時,漏洞百出的“藉口”,可能讓今後的生活都千瘡百孔,人生不會因為你選擇放棄讀書,便對你百般寬容,它只會讓你在今後的道路上,一次又一次陷入悔恨。

3

大多數人年輕的時候都想不明白,父母為什麼要讓我們好好讀書,老師為什麼要那麼嚴厲,而那些早早明白的人,也早早地走上了與你不同的人生。

梁曉聲曾說:“我們大多數人沒有家庭背景,沒有所謂貴人相助,這種情況下你還要上升,靠什麼?幾乎只有讀書,花錢最少,全憑自覺。”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一張高校文憑,不一定能讓你掙很多錢,成為人生贏家,但它能讓你進入一個優秀的圈子,讓你用相對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並且不斷努力前進。

27歲美女學霸成浙大博導:讀書無用,是最大的騙局

有“清華才子”之稱的李健,在回母校給學弟學妹們演講時,講了這樣兩個故事:有一年冬天非常冷,星期六早晨大家都躲在被窩裡不想起床,但宿舍裡兩個學習比較好的男生,七點多就起床了,也難以避免地弄出了一些聲響,把另外一個學習遜色一些的同學吵醒了,被吵醒的男生問他們:“大週六早上上自習,不至於吧。”

但兩個男人沒有回答他就出門了。過了一會,那個被吵醒的同學也馬上起床,收拾了一下就出門去自習了。

27歲美女學霸成浙大博導:讀書無用,是最大的騙局

還有一個是:和他同宿舍的一個男生英語學得很好,而且他所學的專業學習任務很重,經常需要熬夜通宵,但可到大四時,他不僅將專業知識學得很好,還拿了清華德語競賽的最佳。

同時他自學了法語、日語,畢業時,他已能熟練掌握四種外語。

有一次,他還和自己的好朋友,因為尼采和叔本華的哲學問題,“爭辯”了好幾天,兩人還賭氣地好幾天都沒說話。

我們之所以會有“名校情結”,是因為我們知道,去好的名校,進那些精英扎堆的學校,會給自己找到更好的平臺,能夠向優秀的人學習,學習他們的思維方式,學習他們的優秀習慣,讓一個人對自我有更清醒的認識,眼界更開闊,從而肯定和修正自己,並最終達到自我實現。

4

陳丹青曾說:“年輕人仍然所見極有限,又迷失在太多訊息中。訊息不等於眼界。”

深以為然。

一個人想要擺脫平庸、避免膚淺,唯有多讀書,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思維,你能成為什麼樣的人,最終是由你所讀的書決定的。

27歲美女學霸成浙大博導:讀書無用,是最大的騙局


前天晚上,朋友圈被FPX奪冠的消息刷屏了,而FPX俱樂部的小天,之前在接受採訪時,被問道:“如果不打職業比賽,現在會幹什麼?”

小天當時很羞澀的回答:“如果不打職業的話,現在大一應該在清華。”

當時很多人都覺得他在吹牛。

但他說的確實是真的,小天高中就讀於人大附中,學習成績非常優異,是學校的尖子生,如果不打職業的話,應該就是會被保送清華的。

27歲美女學霸成浙大博導:讀書無用,是最大的騙局

這又讓我想起來現在很多中學生,他們認為打遊戲可以出人頭地,但卻從不思考,為何被命運選中的不是自己。

讀書所帶來的饋贈,不一定是具體的知識,它也能是見識和思維能力,你以為遊戲只考驗手速的話就大錯特錯了,電競就像行軍打仗,用腦子打總比用手打略勝一籌。

學識會影響眼界,而眼界便能決定我們的格局,格局從而影響我們的人生。

好好讀書,用心對待世界,用心對待每一件事情,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世界也會用心準備給你的回報。

正如《頭文字D》中所說:“這世上只有一種成功,就是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你多學一樣本事,就少說一句求人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