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貴州大山的古老手藝,卻成為時尚圈爭搶的“高定”,這是為何

藏在貴州大山的古老手藝,卻成為時尚圈爭搶的“高定”,這是為何

苗繡是苗族人民傳承下來的刺繡技藝,最早起源於古代濮人的文身,它是苗族歷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現形式之一,目前主要流傳在貴州省黔東南地區雷山縣、貴陽市、劍河縣等地的苗族聚集區。

藏在貴州大山的古老手藝,卻成為時尚圈爭搶的“高定”,這是為何

2006年苗繡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一針一線之下,體現的是跨越千年的民族審美,在法國巴黎時裝秀上被譽為“藏在深山裡的中國高定”。

藏在貴州大山的古老手藝,卻成為時尚圈爭搶的“高定”,這是為何

苗繡最初用以講述苗族抵禦外敵、與自然抗爭以及流離遷徙的故事,整體上以誇張的造型與豐富的色彩作為主要特色。

藏在貴州大山的古老手藝,卻成為時尚圈爭搶的“高定”,這是為何

身處貴州雷山縣西江的雷山苗族人民因常年處在雷公山的懷抱中,他們的苗繡至今仍保留著原汁原味的傳統風格。雷山苗繡運用高超的刺繡技藝以及成熟的銜挑手法將民族崇拜的圖騰、生活場景、各種日常耕作中的鳥獸魚禽展現在方寸之間,通過這項傳統而精湛的技藝表達苗家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歷史的傳承。

藏在貴州大山的古老手藝,卻成為時尚圈爭搶的“高定”,這是為何

苗繡的內容多是造型獨特的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等,流傳於貴州、廣西、四川各地的苗繡不盡相同,各具特色,但總體上苗繡的樣式可分為方你型、方糾型、方南型、方翁型、方白型、方秀型、翁芒型和後哨型等九種類型。苗繡中的內容複雜多變,形式不拘一格,再搭配上強烈的色彩對比,經過細緻的刺繡技藝,呈現出豐富的民族文化,被人們譽為苗族的“無字史”。

藏在貴州大山的古老手藝,卻成為時尚圈爭搶的“高定”,這是為何

苗家婦女個個擅長刺繡,刺繡是每個苗族女人一生的使命。早在苗家姑娘的孩提時代,生活環境的感染,以及祖先流傳下來的訓誡,都令她們自小就從家人以及鄰居手中學習這門傳統技法。隨著年歲的增長以及經驗的精進,苗家姑娘的刺繡水平由簡入繁,日益成熟,她們的刺繡作品也逐漸地成為家中的飾品,床頭的擺件、服飾上的花紋圖案乃至店鋪中的珍品。

藏在貴州大山的古老手藝,卻成為時尚圈爭搶的“高定”,這是為何

苗族有個傳統,在他們的習俗當中,苗族姑娘每人都需要有一套自己的傳統服飾,這是一件相伴苗族姑娘一生的物品。在過去,自打苗族姑娘懂事起,她們就要為屬於自己的那套苗服耗費時間、精力和耐心。苗族姑娘未出嫁前,都要親手繡成一套嫁妝,誰的刺繡技藝高超,誰的服飾精美,誰就更能贏得苗家男子的愛慕,得到族裡眾人的認可。一套苗族傳統女子服飾少則需要三至五年,多則長達十餘年方能完工。

藏在貴州大山的古老手藝,卻成為時尚圈爭搶的“高定”,這是為何

歷史總是在無聲處流傳,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傳統,苗族的歷史得以在一代又一代心靈手巧的苗族姑娘的一針一線中流傳至今,並將走向未來。

藏在貴州大山的古老手藝,卻成為時尚圈爭搶的“高定”,這是為何

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