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民計劃”彰顯“中國之治”的貴州治貧實踐

“新市民計劃”的意義超越了新市民本身,它是對同步小康的積極探索,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創新實踐,是推動貴州西南各民族團結進步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舉措。它是“中國之治”貴州實踐的黔西南篇章,也是“中國奇蹟”貴州縮影的黔西南樣本。

本網評論員 喻丹

2019年6月20日,望謨縣102戶453名布依族群眾告別麻山祖居,遷至縣城。這一天,從個人角度出發,是個體命運的大改變,是生活方式的大轉折。從歷史視角俯瞰,他們見證並親歷著當代貴州乃至當今中國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易地扶貧搬遷。

黔西南州這一場歷時3年半、33.86萬人從山裡到山外、從農村到城市、從農民到市民的歷史性大遷徙,由他們畫上了句號。

“新市民计划”彰显“中国之治”的贵州治贫实践

晴隆縣委書記袁建林為搬遷群眾發放新居鑰匙(陳亞林攝影)

這是“中國之治”貴州實踐的黔西南篇章,這是“中國奇蹟”貴州縮影的黔西南樣本。

這是“制”的智慧。在中央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的決策部署下,在省委提出構建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工作“五個體系”指導下,黔西南州因時而進,加強政策設計,制定出臺新市民計劃“1+13”政策體系,全面統籌搬前、搬中、搬後各項工作,推進搬遷對象落實、安置工程建設、搬遷入住和後續發展配套,確保實現“搬得出、穩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為易地扶貧搬遷的有序、高效推進和目標任務完成提供了堅強的政策保障。

這是“治”的力量。黔西南州因事而舉,以產業和就業為核心,“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如火如荼推進“百日攻堅大會戰”、“萬人就業大培訓”、“脫貧攻堅春風行動、春季攻勢、夏秋決戰、冬季充電”等專項行動,因地制宜發展食用菌、茶葉、精品水果、中草藥、蔬菜等一大批特色產業、高效農業,讓群眾脫貧有路子、致富有支撐,創新實施了“農調險”“就業險”“安居險”,為新市民發展產業推動就業解決了後顧之憂。

“新市民计划”彰显“中国之治”的贵州治贫实践

黔西南州新市民居住證

“制”的出發點,是人民群眾。黔西南州因需而新,從一張可以享受39項公共服務的新市民居住證,到一分種植姜蔥蒜的菜地;從一套安身立命的新房,到幫助新市民建設一個溫暖的家,民之所望,即政之所向。

“治”的落腳點,是人民群眾。為最大化滿足群眾搬遷發展的需求,興義市拿出極具商業價值的地塊,冊亨縣幾乎用盡縣城存量和預留髮展用地,晴隆縣巧用“小手牽大手”將500年前避禍深山的三寶彝苗群眾從極貧之地牽向幸福未來,貞豐縣心安處社區每天為70歲以上老人提供免費愛心早餐。利民之事,絲髮必興。

“新市民计划”彰显“中国之治”的贵州治贫实践

三寶搬遷群眾喜遷新居(陳亞林攝)影

這是一張不易著墨的考卷:黔西南搬遷人數佔全省規劃搬遷188萬人之18%,以市州為單位,居全省之冠;冊亨縣規劃搬遷87540人,以縣為單位,列全省首位。

這是一張沉甸甸的答卷:在望謨縣畫上這個句號之前,興義、興仁、貞豐、安龍、晴隆、普安、冊亨、義龍捷報頻傳,黔西南州提前10天完成了“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

這是一場攻堅戰,建設之巨,動員之苦,遷安之龐雜,新舊思想“過招”之激烈,配得上任何形容詞的最高級。

這是一場持久戰,從保守到開放,從貧困到富裕,需要“制”和“治”的護航,更需要喚醒沉睡的心靈,讓“志”和“智”迸發新生的力量。

“新市民计划”彰显“中国之治”的贵州治贫实践

貞豐縣流轉土地為搬遷群眾提供菜地

始於治理貧困的時代要求,源於不遷不富的現實憂患,1276個日夜,以“新市民計劃”為大纛,黔西南州盡銳出戰,上下一心、幹群協力,舉措務實、方法創新,立誓斬斷貧困代際傳遞,鑄就一座脫貧攻堅豐碑。

這將是一段極富故事性極具生命力的歷史。歷史的細節中有汗有淚,有焦慮有自信,有氣餒有執著,有艱辛有收穫。一路行來堅毅不減,一路行來溫暖有加,歷史行筆之處,所有指向都為人民群眾能獲得“穩穩的幸福”。正如心安處社區一副群眾書寫的對聯:

白菜豆腐辣椒地攤火鍋燴就人間美味

你家我家他家此心安處共建幸福一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