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一提到堯舜禹

相信所有人的第一反應就是——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沒錯

堯舜禹之所以出名

是因為他們好單純好不做作

居然民主地考察賢能的人

再把王位禪讓給對方

跟後世那些“我不管我就要傳給兒子”

甚至為了權力搶個你死我活

大搞世襲制的妖豔賤貨們完全不一樣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簡單講講禪讓的故事


據說的年紀變大

有人建議讓堯的兒子丹朱

繼位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堯認為丹朱脾氣火爆

不合適當首領

於是堯召開了部落聯盟大會

討論繼承人的問題

結果大家都推薦同一個人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堯一聽

貌似是個人才呀!

於是過去悄悄偷窺舜

舜是盲人的兒子

老爸愚昧

後媽頑固

弟弟傲慢

一家人都不待見他

後媽和弟弟甚至想殺了他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這個叫舜的年輕人

不僅暗地裡躲開了所有謀殺計劃

讓他們得不了手

還對家人好得不行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堯一看果然是個人才

不管舜只是一介貧民

毅然把自己的女兒娥皇

女英嫁給了舜

還讓九個兒子來觀察他的品行

(真是下了血本)

而舜也沒有辜負堯的期待

品行端正、辦事得力

最終贏得了堯的信任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禹這邊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舜年紀大了

覺得自己兒子能力不夠

於是他也召開大會

討論這個問題

身邊的人一致推薦治水有功的大禹

就把位子讓給了他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為了權力

歷史上無數人爭得你死我活

甚至搞得家破人亡也在所不惜

而他們卻毫無私心

主動放下權力

廣闊的胸襟智慧的頭腦

難怪被後人一直傳頌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有人卻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觀點——


堯舜禹之間根本沒什麼禪讓

他們是靠篡位上臺的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一邊是見賢禪讓

一邊是謀權篡位

兩種說法

完全站在了兩個極端

究竟那邊才是真相呢?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堯舜禹讓賢的事

經過司馬遷《史記》正史記載

加上歷代儒家瘋狂吹捧

基本已經成了定論

現在教科書上也是這種說法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在這種情況下

很容易忽略史書裡有完全相反的記載

比如

戰國時魏國的史書

《竹書紀年》裡說

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禪讓說”“篡位說”

在先秦時期是同時存在的

而且“禪讓說”在當時並沒有太受歡迎

甚至連儒家大佬也提出質疑

比如荀子就覺得

“禪讓說”太扯了

夫曰堯舜禪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

——《荀子·正論》


荀子不信

說不定是因為他信奉性惡論

把人性想得很壞

喜歡“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連信奉性善論的孟子

都不太信“禪讓說”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雖然《孟子》裡是寫下了

開頭那個禪讓的美好故事

不代表孟子自己就信了

因為《孟子》裡還記了另一個小故事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孟子不愧是老油條

接下來的回答就很雞賊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孟子》:萬章曰:“堯以天下與舜,有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然則舜有天下也,孰與之?”曰:“天與之。”


可見在春秋戰國的時候

流行著“篡位說”

連儒家自己也知道

因為確實存在著很多疑點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1

堯真的心甘情願地把位子讓給舜了嗎?


可能沒有

看看《竹書紀年》

舜囚堯,復堰塞丹朱,

使不與父相見也

舜囚堯於平陽,

取之帝位

這裡寫得很露骨直白了——

囚禁

不讓丹朱和堯父子相見

並且奪取了王位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2

堯真的嫌棄自己的兒子丹朱嗎?


《山海經》裡有“帝丹朱”

的說法

要知道這個帝不是隨便亂叫的

包括現在還有流傳著

帝丹朱的各種傳說

說明丹朱很可能

曾一度合法繼承王位

(正史裡是說舜謙讓給了丹朱,

後來大家強烈要求才重新上位)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舜篡堯位,立丹朱城,俄又奪之。

——《竹書紀年》

讓丹朱暫時稱王

只是舜的緩兵之計而已

因為很快

舜又把位子搶回來了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3

舜真的是個善良的普通村民嗎?


看正史裡的記載

感覺舜就是那種道德完人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舜真不是什麼乖寶寶

他其實是個驍勇善戰的人

堯伐獾兜,舜伐有苗

——《荀子》

堯戰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蠻。

舜卻苗民,更易其俗。

禹攻曹魏、屈驁、有扈,以行其教

——《呂氏春秋》

可以看到堯舜禹

都在不斷髮起戰爭

三人都不是以和為貴的人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舜的彪悍還不止如此

雖然正史裡記載

大家都一致推選舜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實際上有著不同的記載

根據戰國時期《呂氏春秋》

所說

堯要把天下讓給舜時

並不是所有人都贊成的

(gun)和共工等人就明確反對

結果舜流放了共工

然後親手把鯀幹掉了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孟子》:萬章曰:“舜流共工於幽州,放歡兜於崇山,殺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

《呂氏春秋》:“舜於是殛之(鯀)於禹山,副之以吳刀”

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舜也逐漸老去

也要面臨著繼承人的問題

這時就輪到禹上場了

同樣的

禹也不只是個埋頭治水的老實人

治水在古代可是個掌有實權的大官

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且不要忘了

舜理論上是禹的殺父仇人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雖然沒細說

舜禹之間的禪讓同樣充滿疑點

比如正史記載

年老體衰的舜

巡視南方的時候

中途死了


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

——《史記·五帝本紀》


舜年老體衰

中途勞累病死也很正常

乍一看沒啥問題

不過只要仔細想想會發現很古怪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這是件細思恐極的事情

一般認為舜建都在山西

而當時南方(湖南)是蠻荒之地

沒什麼巡視的必要

按照古代的交通條件

走到那邊得花個一年半載

更不要說舜那時已經年老體衰

而且還沒帶上家屬

怎麼看怎麼可疑

所以

有學者提出

最可能是兩種情況

1

武裝押送,強制流放

2

後有追兵,被迫逃亡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司馬遷他們想象中的

任賢為用、發掘平民、民風淳樸、雞犬相聞……

之類的情景

很可能只是一廂情願的腦補

實際上

當時的部落聯盟中

已經出現了激烈的權力鬥爭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

權力進一步集中

顯得更加誘人、更加令人瘋狂

而堯舜禹三人

很可能就如所有後來者一樣

最終也沒能擺脫權力的誘惑

流言終結者:堯舜禹之間到底是禪讓,還是靠篡位上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