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前一定看!開發商賣房常用的10大套路

小編蒐集整理了購房過程中你必須得注意的那些事兒,怎麼確保自己的權益不被侵犯?這份攻略得好好看看。

買房前一定看!開發商賣房常用的10大套路

一般而言,常見的購房陷阱有以下幾種:

1. 虛假廣告

由於預售制度,我們在購房時尚不能看到實物,樣板房是決定購房者是否購買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開發商在廣告宣傳裡把樓盤吹的天花亂墜,比如,無錫某房地產開發商,在商品房預售前打出房地產廣告,聲稱該小區擁有一塊近400多平方米的綠地,小區內設有幼兒園。消費者購房後,發現原定綠地處蓋上了其他建築,小區內也沒有幼兒園。

此外,開發商還不惜投入巨資裝修樣板房,利用樣板房欺騙消費者,樣板房質量、結構與實際所交房不符、裝修中利用視覺誤差、傢俱尺寸相對縮小等進行誤導。如今,刻意美化樣板房已是開發商銷售房屋的一種慣用方式,無論開發商如何宣傳,只有把宣傳內容都寫進合同裡才能得到保障。

2、特價陷阱

一般在節假日,有些樓盤會打出吸引人注意的“特價房”廣告。比如,開發商經常推出“特價房”,大肆宣傳“降價10萬元出售”“低於市場價10萬元出售”等。實際上 “特價房”大多是位置不佳、朝向採光不好、戶型結構存在問題的一些房子。購房者要仔細閱讀樓盤詳情,仔細閱讀購房合同,必要時要把廣告宣傳的內容全部載入正式的合同中,這樣才有保證。

買房前一定看!開發商賣房常用的10大套路

3.贈送面積陷阱

買房時經常可以聽到開發商承諾買房贈送面積,但需要注意的是,開發商承諾贈送的面積不是所有的房屋都送的,也許只是特定的樓層才有贈送面積的福利。比如一層送地下室、頂層送露臺等,其他樓層可能最多隻是送半個陽臺而已。贈送面積由於在產權證上無法體現出來,也為日後維權、抵押等埋下隱患,一旦贈送面積縮水或出現質量隱患,購房者往往無法維權。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為了贈送面積而衝動購買了不適合自己的樓層和戶型。買房前一定要弄清楚贈送面積的確切位置,問清贈送面積是否交物業費、暖氣費等。購房時將贈送面積寫進合同,或者籤補充協議以保障自身權益。

4.小區配套縮水

配套對於買房者來說確實很重要,因為這關係到業主的日常生活的方便程度。不少開發商會在廣告中把一些還未確定的配套寫入其中,比如,不少小區入住多年,承諾中的配套幼兒園卻遲遲不見蹤影等。所以,購房者必須自己確認清楚哪些配套將落實、目前有哪些配套,在籤預售合同時,一定要把相關的條款明確約定進合同裡,同時明確違約責任。

5.內部認購

內部認購是指開發商不公開地預售商品房,一般是在樓盤預售前,主要目的在於造勢和摸底。一些人之所以會選擇內部認購,是因為內部認購的價格相對較低,有一定的吸引力。不過,政府對內部認購的行為不認可,也沒有納入管理,因此商品房的內部認購存在很大的隱患,建議謹慎購買。

6.物業管理

部分開發商強迫業主接受其指定的物業管理公司的服務,損害業主的正當權益,或在一段時間後偷偷更換物業管理公司,以次充好。因此,購房者在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時,對指定的物業管理公司服務期限超出一年的應提出反對意見,這屬於不合理的違反購房者意願的附加條件。

買房前一定看!開發商賣房常用的10大套路

7.亂收費

物業管理公司亂收費,通常表現在下列幾方面:超出核准的價格收取管理費;擅自提高收費標準,賺取收費差價;擅自增加項目建設,而將費用分攤給業主。建議業主積極參與,選出為全體業主服務的業主委員會,來挑選信譽好的物業管理公司,或解除與信譽不好的物業管理公司之間的合同,並監督物業管理公司的行為。

8.補充條款

購房者與地產銷售商簽訂的購房合同會有空白的地方作為合同的補充條款,但如果雙方沒有補充條款,就應該注意合同的空白處別讓開發商做了手腳,預防購房陷阱。購房者簽訂購房合同時,一定要耐心看完全文,遇到空白處應填上自己應有權益的內容。如無需填寫時,也應畫上橫線。

9.房產證拖著不辦理

有些業主買房時開發商承諾在三個月之內辦理房產證,但有時好幾年房產證依然沒辦下來。每次去找開發商,對方都有一套託詞,用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正在辦理”。購房時一定要看商品房是否“五證”齊全,即《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開工許可證》、《商品房預(銷)售許可證》。

10.品牌陷阱

購房者在購房前要查清開發商的背景、主管部門、註冊資金及建設部門頒發的房地產開發資格證書等情況。因為目前,不少房地產公司雖然掛的是國有或合資的大牌,但實際上是個人所有或個人承包,建設資金完全是靠購房者預付的購房款完成樓宇開發的,逾期交房、爛尾的可能性極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