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入地市 中海51億廣州拿地與5宗地終止出讓

霜降入地市 中海51億廣州拿地與5宗地終止出讓

觀點地產網10月24日,霜降。這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之後天氣漸寒,初冬來臨。

南城廣州的氣溫還在30度上下,秋冬的跡象並不明顯。但在廣州的土地市場,寒意已經十足。

24日下午3點,廣州賣地。中海以底價50.96億元競得廣州海珠區大幹圍西側地塊,樓面價34628元/平方米,然後賣地宣佈結束。

許久未出現在廣州土地市場的中海以51億元引發眾人驚呼,但同時,原本計劃同場出讓的另外5宗土地卻在開賣之前宣佈終止出讓,其中不乏位置不錯的住宅用地。

面對這樣的情況,廣州業內人士紛紛表示,市場冷峻,樓市預期不再樂觀。

中海廣州摘年內第三子

中海此次所拿地塊位於海珠區大幹圍西側望江地塊,地處海珠區南洲板塊,位於廣州環城高速以南,瑞寶路海珠創意產業園西側。

出讓資料顯示,該地塊為二類居住用地(R2)、商業用地兼容服務設施用地,宗地面積43888平方米(可建設用地面積25791平方米,其中AH101515地塊18662平方米,AH101516地塊7129平方米),最大計容建築面積為147165平方米(其中AH101515地塊為128792平方米,AH101516地塊為18373平方米)。

該宗地塊採用“競價+競配建+競自持+搖號”的拍賣方式,設定最高限制地價為73.89億元,最高配建面積13500平方米,封頂樓面價為55282元/平方米。

事實上,這不僅是廣州起拍價第二貴的地塊,連面積也是在近6年出讓的江景地塊中,體量排第二,僅次於廣紙金融街融御項目。

同時該地塊的前身屬於廣百集團,早在2012年已經轉讓給越秀集團開發。

海珠區的江景地塊如今已不多見,因此對於中海以近51億元拿下,廣州業內表示,雖然樓面價突破了三萬,但位置好,未來的發展前景十分可觀。

廣州中海相關人士亦對觀點地產新媒體表示,能拿下這塊地肯定表示對價格還是滿意的,可以算得過賬。

其實,2019年以來中海在廣州拿了三宗地塊。

4月1日當天,中海連下兩子。先以13.91億元摘得亞運城地塊即亞運大道北側石樓鎮新城地塊,再以19.66億元競得廣鋼新城AF040225-B地塊。

時隔半年之後,中海再度摘得第三個地塊,對此,廣東中原地產項目部總經理黃韜表示,像中海這樣的企業對於拿地的時機把握還是非常準的。

其表示,大部分房企都願意反向操作拿地,但另一個問題是,不是每個企業都有資金可以反向拿地。

中海顯然不用考慮資金的問題。10月23日中海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個月,中海的經營業務收入為港幣1219.5億元,同比上升9.9%;經營溢利為港幣440.3億元。

“另外,中海在廣州在售的都是老項目,可售貨量不算太多,也有補貨的緊迫需求。”上述人士稱。

5宗地停止出讓與市場寒意

就在中海歡歡喜喜拿下今年廣州第三宗土地時,原計劃同場出讓的另5宗地塊卻在開拍前幾個小時宣佈終止出讓。

該幾宗地塊分別是白雲區江高鎮中心城區政府儲備項目第二期地塊、從化區太平鎮S118與G105路口西北側地塊、天河區廣氮AT0607113地塊等。

對於該幾宗地的終止出讓,市場人士表示雖然驚訝但也不意外。

驚訝的原因是終止出讓的地塊中不乏條件非常不錯,前期也頗受關注的。如天河區廣氮AT0607113地塊受關注程度不亞於成功出讓的海珠區大幹圍西側地塊,因為廣氮板塊上市出讓宅地已是9年前的事情了;另外,位於白雲區的江高鎮中心城區政府儲備項目第二期住宅用地,也是該區域時隔9年再推地。

不意外則是因為,最近幾個月來很多房企的銷售出現放緩,資金較為緊張,即使有好地塊也沒有能力去拿。

黃韜稱,大部分房企對市場的預期不樂觀。

“但也不至於完全悲觀”,話鋒一轉,黃韜續稱至少目前還是有底價或者低溢價成交的,只能證明市場出現了明顯轉向。

廣州地產資深人士黎文江則對此次地塊終止出讓的原因作出了三點總結,其稱,一是很多開發商資金全轉投改造城中村;二是出讓土地的條件要求多,很多達不到條件就不拿了;三是樓市今年成交量不比往年,開發商回籠資金少,融資渠道也少了。

2019年以來,廣州的舊改進入高速發展期,不少房企紛紛簽約落子。僅10月內,就有包括越秀、時代、中鐵建等獲得多箇舊改項目。

但黃韜對此有不同看法,他認為現在企業都是多渠道拿地,舊改和招拍掛會同時進行,而且舊改項目雖然多,不過對於企業而言耗時較長,而招拍掛所得地塊都是可以直接開發的熟地,所以舊改和招拍掛拿地應該是互為補充的關係,並不會形成太大影響或者衝擊。

“這些終止的地塊,要不降價要不調整規劃,還是會拿出來再賣的。”黃韜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