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誤診的癌症:胰腺癌

容易誤診的癌症:胰腺癌

容易误诊的癌症:胰腺癌

張有成

專家簡介張有成: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蘭大二院普通外科主任,主攻方向為肝膽胰疾病及消化系統腫瘤的外科診治。作為主要承擔者共完成科研成果14項,獲得省級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獲得廳級科技進步獎4項。發表論文61篇,其中SCI雜誌收錄6篇,1998年獲甘肅省高等學校青年教師成才獎。

每日甘肅網11月12日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歐陽海傑 實習生羅虹)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消化道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臨床上,多數胰腺癌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

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會胃痛,但是你可能不知道,這不一定是胃病作祟,有可能是胰腺癌的“偽裝”。由於胰腺癌容易出現類似胃痛的腹痛症狀,所以易誤診為慢性胃病。如果經常出現腹脹、腹痛、噁心、消化不良等症狀的“胃病”患者久治不見效時,一定要到醫院仔細檢查,排除胰腺癌的可能。哪些人容易患胰腺癌?如何治療和預防胰腺癌?記者採訪了蘭大二院主任醫師、普通外科主任張有成。

①胰腺出問題可導致多種疾病

問:胰腺位於人體的哪個部位?

答:胰腺是人體最主要的消化腺之一,主要位於人體腹腔的最後面,脊柱前面,背靠脊柱、進出心臟的主要血管以及腹腔的神經。為什麼胰腺癌疼得厲害,因為癌症一旦侵犯胰腺,就會涉及神經,所以疼得非常厲害。

由於胰腺位於腹腔最深處,所以一般的儀器很難發現。它主要有兩個功能:內分泌和外分泌,內分泌主要是分泌胰島素,胰高血糖素,調節血糖,所以糖尿病也是胰腺疾病的一種;外分泌主要是分泌消化酶,比如我們吃的糖、蛋白、脂肪,這些酶都由它分泌用於人體的消化吸收。

問:如果胰腺出現問題會導致哪些疾病?

答:胰腺出現問題首先會導致胰腺炎,胰腺炎分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一般會出現急性、持續上腹部腹痛,常向背部放射,有時伴有腹脹、噁心、嘔吐、發燒、寒戰、黃疸等症狀。慢性胰腺炎表現為反覆發作的上腹部疼痛。酗酒、吸菸是主要的發病原因。有一種叫慢性腫塊性胰腺炎的疾病,很難和胰腺癌鑑別。使用CT、核磁等影像手段也鑑別不了,甚至在手術檯上也很難鑑別,手術切除以後才可以鑑別。

②胰腺癌是所有腫瘤中最難治的癌之一

問:胰腺癌是一種什麼疾病?發病率高嗎?

答:與其他器官一樣,胰腺也會長腫瘤,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胰腺癌,籠統地講,胰腺癌就是在胰腺上發生的癌,約佔全身惡性腫瘤的1%-2%。男性多於女性,高發年齡為40-65歲。胰腺癌有很多種,惡性程度也不一樣。其中,胰腺導管腺癌惡性程度最高。

因為它的治療效果非常差,五年生存率只有5%,所以一般來說,就診的時候都是中期到晚期。目前來說,胰腺癌是所有腫瘤中最難治的癌之一。

③多數患者發現已到中晚期

問:為什麼患了胰腺癌的人生存率很低?

答: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癌的生物學行為較惡,通俗地講就是惡性程度比較高。第二個原因是難以發現,發現時已經到了中晚期。因為胰腺在腹腔的深處,一般的儀器很難發現,肝癌、乳腺癌等都可以通過超聲發現,但是超聲對胰腺癌基本上沒有意義,所以必須用CT、核磁,而且必須是水平比較高的檢查才能發現。另外,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治療方法,無論手術、放療或化療,治療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問:胰腺癌早期有沒有一些信號,有什麼特異性臨床症狀嗎?

答:目前來說沒有特異性症狀,因為整個消化道腫瘤,包括胃、肝、胰腺,症狀基本都是一樣的,而且一些良性疾病,如胃炎、膽結石、慢性胰腺炎,在臨床表現上和這些腫瘤都沒有很明確的區分。

基因研究發現,胰腺癌從正常的胰腺細胞突變成癌症需要12年,癌變之後,臨床上需要6年才能發現,癌細胞轉移、死亡需要2到3年,目前的醫學水平可以發現第三階段,但是發現的時候已經到了中晚期。

問:胰腺癌到了中晚期,會有哪些典型的症狀?

答:胰腺癌的典型症狀出現在胰頭,最典型症狀就是黃疸,也就是把膽囊管出口壓住了,表現為皮膚、眼珠發黃,尿色深黃。此外,還有消瘦、後背疼、消化不良等症狀。

④五類人群易患胰腺癌

問:引起胰腺癌的原因有哪些?

答:目前,醫學上對於胰腺癌的具體發病原因還不是很清楚。但是臨床研究發現胰腺癌患者發病往往和以下因素有密切關係。

從腫瘤的病因上看,主要分為內在和外在兩方面,內在也就是遺傳因素,醫學上叫家族性胰腺癌。有胰腺癌家族史的人一定要提防胰腺癌。在近親、一級親屬中有胰腺癌病史者,被認為是高危人群,應進行隨檢。如果被診斷為胰腺癌,積極治療很有必要。

外在的病因,也就是後天因素,包括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如抽菸、喝酒、過度攝入高脂肪、高熱量、高鹽以及燻烤、煎炸、醃製類食品等,另外,部分糖尿病和慢性胰腺炎也有可能導致胰腺癌的發生。

問:糖尿病和胰腺癌的發生有關係嗎?

答:從流行病學上講,糖尿病分為1型、2型和2.2半型,2型糖尿病和胰腺癌有關係。一些專家認為2型糖尿病是胰腺癌發生的原因,也有專家認為患胰腺癌之後會引發糖尿病,具體關係目前不能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2型糖尿病和胰腺癌的關係非常密切。如果被診斷患有2型糖尿病,需要對胰腺功能做仔細的檢查。

問:哪些人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

答:(1)年齡超過45歲,尤其是有慢性胰腺炎的人;

(2)初發的糖尿病,一段時間內血糖持續升高的人;

(3)有家族史的人;

(4)胃大部分切除者,一般20年後發病風險較大;

(5)長期大量飲酒、吸菸及接觸化學毒物的人。

另外,胰腺癌發病率男性略高於女性,並集中在50-70歲的中老年人群。

⑤預防胰腺癌最關鍵的是定期體檢

問:胰腺癌到哪個科就診?

答:因為胰腺癌治療是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所以傳統上將此病歸於普通外科、肝膽胰外科或消化內科診療的範疇。到了這些科室就診,醫生可能會分層次進行檢查,目的是想排除各種可能的疾病,逐步聚焦到某一器官或某種疾病上進行詳細的檢查。

問:如何預防胰腺癌?

答:由於胰腺癌的確切病因至今仍不清楚,想要完全做到預防胰腺癌,目前來看是不現實的。但是可以避免一些高危因素,來減少胰腺癌的發生。如戒菸限酒、控制體重、多運動等。因為胰腺癌的發生既有遺傳因素,也有後天因素。遺傳的因素沒有辦法避免,但是注意一些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會有助於胰腺癌的減少,如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少吃醃製類食物、煙燻類肉品。

另外,預防胰腺癌最關鍵的是定期體檢。正常人至少一年一次;高危人群最好半年體檢一次。現代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承受著過多的壓力,從而導致機體免疫力的下降,胰腺分泌的失調以及體內代謝水平的不協調,這些都是引起胰腺癌的因素。所以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勞逸結合也是預防胰腺癌發生的良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