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落幕,阿里京東對飆數據,拼多多昨天干嘛去了?

雙十一落幕,阿里京東對飆數據,拼多多昨天干嘛去了?

14秒,10億。

1分36秒,100億。

1小時三分59秒,1000億。

14小時21分27秒,2000億。

雙十一落幕,阿里京東對飆數據,拼多多昨天干嘛去了?

昨日,“雙11”全球狂歡節再度來襲,天貓仍然在不斷刷新著新的紀錄,在1小時26分7秒的成交額就與2017年全年的成交額持平,達到了1207億元。16時31分12秒,交易額突破2135億元,超過2018年雙11全天成交額。

截至11月11日24點,雙11落下帷幕。天貓累計成交2684億元,超去年同期2135億元。

雙十一落幕,阿里京東對飆數據,拼多多昨天干嘛去了?

另一方面,“11.11京東全球好物節”在11月11日9時,累計成交金額超1658億元,這一數字已超過去年雙十一的累計成交金額1598億元。截止到11月11日24時,累計成交金額2044億元,超去年同期1598億元。

蘇寧也宣佈其家電3C成交額1分鐘即破10億元,蘇寧國際成交額也在1分鐘內突破億元。雙十一當天,蘇寧全渠道訂單量增長76%,蘇寧物流發貨完成率達99.6%,新增Super會員超過百萬,移動支付筆數同比增長139%。蘇寧金融移動支付筆數同比增長139%,蘇寧金融任性付24期分期交易量同比增長498%。

至此,中國電商已經形成“一超多強”的格局,阿里之後,有京東、蘇寧等平臺還在持續發力。但鬧得如火如荼的雙十一,怎麼少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一向廣泛流傳於社交圈子的拼多多,怎麼沒聲音了?

早在雙十一之前,電商行業就沒有安寧過。

其一,“二選一”的口水戰還在繼續。

雙十一落幕,阿里京東對飆數據,拼多多昨天干嘛去了?

11月5日,阿里、京東、拼多多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召開的座談會上將“二選一”的口水戰推向高潮。京東表示抵制“二選一”,不會要求商家“二選一”;拼多多稱已屢次遭遇到其他品牌電商的“二選一”打壓;而阿里則認為平臺的獨家合作模式是多方受益的,不應該被當做“二選一”惡意炒作。

其二,下沉市場爭奪戰愈演愈烈。

阿里公開數據顯示,過去兩年,淘寶天貓的月活用戶增長2.26億,年度活躍消費者增長2.08億。而在這新增的用戶中,超過70%來自下沉市場。蔣凡在2019天貓雙11啟動發佈會上表示,今年天貓雙十一將會新增1億人參與,這部分增長的主體也將來自於下沉市場。曾經的聚划算也“死灰復燃”,被阿里視為提升新用戶黏性、帶動下沉市場用戶深度參與雙十一的重要引擎。

前段時間京東也為新的社交平臺京喜造足了勢,雙十一大促首日,京喜不到一個小時內銷量即突破100萬單,其中來自下沉新興市場的新用戶佔當日京喜新用戶的74%。而京東另一社群電商項目芬香也在雙十一期間亮相。

在昨日的京東數據顯示,下沉縣鎮在家電消費品質上甚至超過了城市,冰箱的容積比都市高了10.09L、電視大了2.3寸。在同比增速上,低線級市場的奢侈品同比增長230%、智能馬桶同比上升132%、傢俱同比增長136%。

蘇寧在下沉市場的佈局主要依託分佈在縣鎮的零售雲門店。蘇寧將數量眾多的夫妻老婆店聯合在一起,為他們提供包括供應鏈、運營、技術、物流、金融在內的全方位資源,讓縣鎮零售商也能參與到“雙十一”的活動中來。此外,蘇寧旗下的在線拼團app蘇寧拼購,主攻的也是三四五線城市。

而靠下沉市場起家的拼多多,在不斷深入市場的基礎上,還附加了新的動作。

拼多多投入了大量的資源,搞了一場“百億補貼”的活動。通過打通各大品牌一二線城市高淨值消費者中建立低價正品的心智。例如蘋果、戴森等許多單價較高的品牌,拼多多多次宣稱,這些商品在全網各大平臺中做到了最低價。

在此之前,拼多多內部提出其11月GMV的目標是要達到剛過去這個10月的三倍。根據2019年拼多多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拼多多年GMV已經超過7000億人民幣(2018年7月-2019年6月),同比增長171%。

每年10月是拼多多的店慶大促月,加上服飾換季、手機上新等因素影響,拼多多在10月本身的GMV就會比較高。而拼多多11月GMV的目標,算下來差不多要超過3000億,相當於是第二季度的總量,這是一個很有野心的目標。

雙十一落幕,阿里京東對飆數據,拼多多昨天干嘛去了?

不難看出,拼多多漸漸開始打入被天貓、京東壟斷的高消費人群,走了一條與傳統電商相反的路。龐大的用戶體量和不容忽視的GMV,吸引了更多的品牌,也帶了品牌忠實用戶,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今年是第十個雙十一,以往的每一年,各大電商平臺都拋出了各種優惠措施,阿里和京東每年都在滿減、優惠券上大做文章,然而今年“電商新貴”拼多多卻喊出“無套路不怕比,無定金不用等”的口號,給雙十一的熱度再燃一把火。

雙十一已經落幕,拼多多該交出手裡的那份答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