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到底哪裡的臭豆腐最好吃?

中國到底哪裡的臭豆腐最好吃?

▲圖/photoAC

文 | 衛奕奕

在長達幾千年的歷史上,中國一直是一個農耕國家,普通人家最日常的飲食就是穀物搭配蔬菜。

中國人無法像遊牧民族一樣,從肉食中獲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為了生存,大豆中的植物蛋白質成為了替代品。

於是,中餐裡就有了豆腐、豆漿、豆皮、豆乾、腐乳、臭豆腐……各種各樣,令人眼花繚亂的豆製品。

尤其是臭豆腐,在細菌和時間的作用下,原本味道平淡的豆腐,擁有了獨特的氣味和鮮味。

臭豆腐標誌性的味道,讓愛它的人如痴如醉,不喜歡它的人避之不及。

▍為什麼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

在日常飲食中,香一般都代表著美味,而臭則暗示著食物難吃,甚至變質。

即便如此,臭臭的食物卻從未離開過人類的餐桌。

從北京的豆汁兒、安徽的臭鱖魚、廣西的螺螄粉到瑞典的鯡魚罐頭、冰島的臭鯊魚、法國的藍紋奶酪……

全世界幾乎每個角落都有臭臭食物的忠實粉絲。

中國到底哪裡的臭豆腐最好吃?

▲在不能接受豆汁兒的人看來,這就是生化武器。圖/Instagram

臭豆腐也毫無障礙的在全國各處落地生根。

臭豆腐到底有多令人著迷?作家汪曾祺在書中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僑居美國的老人,晚年不斷地想北京的臭豆腐,再來一碗熱湯麵,此生足矣。這個願望本不難達到,但是臭豆腐很臭,上飛機前檢查,絕對通不過,老華人帶著他的懷鄉病,抱恨以終。

鍾愛臭豆腐的人總愛說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這真不是為自己的喜好辯解,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聞著臭”是因為豆腐在發酵醃製過程中,蛋白質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所含的硫氨基酸也充分水解,產生一種叫硫化氫(H2S)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具有刺鼻的臭味。[3]

而“吃著香”也與微生物有關,豆類所含的蛋白質,在微生物(黴菌或乳酸菌)的作用下,水解成更容易被消化的多肽和氨基酸,例如穀氨酸,它是味精和雞精的主要成分之一,這就使得發酵以後的臭豆腐味道吃著更鮮美。[3]

中國到底哪裡的臭豆腐最好吃?

▲臭豆腐。圖/mala.cn

尤其是油炸臭豆腐,部分臭味小分子物質會揮發掉,臭味減輕了,並且氨基酸與糖類會發生反應,香味得到進一步提升。

我們日常吃到的臭豆腐其實是可以分成“發酵臭豆腐”和“非發酵臭豆腐”兩大類的。

▍北京臭豆腐乳、安徽毛豆腐、雲南臭豆腐,他們都是發酵的

所謂發酵臭豆腐,是在豆腐的基礎上接入毛黴菌種,在適當的溫度下進行發酵,製作時間比較長,豆腐中的蛋白質分解得也比較徹底。

北京臭豆腐乳

發酵臭豆腐中,最著名的就是北京王致和的臭豆腐乳。

中國到底哪裡的臭豆腐最好吃?

▲臭豆腐乳。圖/網絡

傳說中王致和是皖南屯溪人,清朝康熙年間,來京趕考不中,窮困落魄,流落在北京。

萬般無奈之際,想起了家鄉的臭豆腐,依法炮製,沿街叫賣,生意很好。於是,王致和乾脆放棄了考取功名,而是以賣臭豆腐為生了。

這傳說的真偽已不可考,但臭豆腐在北京的流行是千真萬確的。

美食家唐魯孫在《中國吃》一書中寫到,賣臭豆腐雖然是小生意,但在北京競爭激烈,經過地方士紳的品嚐,一致認為宣武門外王致和的臭豆腐“味正而純,貯久不黴”。

根據唐魯孫的記載,他的伯祖(父親的伯父)“伊犁將軍志銳”還曾親手揮毫“臭腐神奇”四字,成為王致和的金字招牌。

豆腐要變成臭豆腐乳,需要經過兩次發酵。將豆腐切塊後接入黴菌,進行前期發酵,待到豆腐塊長出白毛後,將它搓倒,包裹在豆腐塊上,撒鹽進行醃漬,然後倒入以低濃度鹽水為核心的湯料,進行後期發酵,前後需要歷時三個多月。

中國到底哪裡的臭豆腐最好吃?

▲炸饅頭片抹臭豆腐。圖/馬蜂窩

與其它臭豆腐不同,臭豆腐乳主要是用來做鹹菜下飯用的,尤其與炸饅頭、炸窩頭是絕配。

除了做鹹菜,臭豆腐乳獨特的臭味還可以幫助其他菜餚增“臭”。

在東北一些地方,會將豆腐用攪碎的臭豆腐乳醃製,再下鍋油炸,甚至有的店家在炸好的臭豆腐上直接刷臭豆腐乳。

一些飯店的後廚在做臭鱖魚的時候,如果遇到魚的味道不夠,也會用臭豆腐乳先醃上幾個小時。

徽州毛豆腐

而在王致和的皖南老家,也就是徽州地界,佔據統治地位的就不是臭豆腐乳,而是毛豆腐。

顧名思義,這就是長毛的豆腐。這層毛其實是有益菌絲,根據不同的毛色,毛豆腐被分為蓑衣毛、鼠毛、虎皮毛、兔毛。

中國到底哪裡的臭豆腐最好吃?

▲毛豆腐。圖/YouTube

製作毛豆腐,需要用點鹽滷做豆腐乾時瀝下的水,將這水發酵至酸,就是做毛豆腐的凝結劑——酸漿水。這樣做的最大意義在於,讓其中的微生物隨著點滷流入,像種子一樣被埋進豆腐中。

製作好的豆腐切塊,置於陰暗潮溼的環境中,等待時間賦予它新的風味。毛豆腐發酵時溫度不能太高,否則豆腐會變質,所以在以前徽州夏天是不做毛豆腐的。

中國到底哪裡的臭豆腐最好吃?

▲毛豆腐。圖/古建中國

做好後的毛豆腐,植物蛋白被轉化成多種氨基酸,味道特別鮮美。用油煎過的毛豆腐蘸上辣醬直接吃或是再紅燒,都是絕頂的美味。

雲南臭豆腐

在食臭這件事上,雲南人是絕對不會被落下的。在雲南,建水、石屏和昆明的臭豆腐都頗為有名。

建水和石屏都隸屬於雲南紅河州,兩地也都以烤臭豆腐出名,當地叫燒豆腐。

中國到底哪裡的臭豆腐最好吃?

▲建水燒豆腐。圖/網絡

這兩個地方的臭豆腐發酵時間都不長,臭味並不強烈,吃時切成小方塊,烤得外焦裡嫩,搭配醬油、滷腐汁、椒麻油、辣椒、蒜泥等調成的蘸水,一咬開有種爆漿的感覺。

相比之下,昆明的臭豆腐味道要更猛烈一些,吃法也更多樣。

中國到底哪裡的臭豆腐最好吃?

▲臭豆腐米線。圖/網絡

臭豆腐上撒上豬油、辣椒、蒜末和鹽,上鍋蒸熟,就是紅油蒸臭豆腐。除此之外,臭豆腐魚火鍋、臭豆腐米線,這也都是昆明才有的臭豆腐美食。

▍非發酵臭豆腐都是臭滷泡出來的

非發酵臭豆腐,是用臭滷水泡出來的,因為各地物產和飲食習慣不同,臭滷水的製作也不相同。

非發酵臭豆腐的製作時間更短,臭滷水中的黴菌、細菌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質,轉化為氨基酸,並使豆腐組織鬆弛。

湖南臭豆腐

非發酵臭豆腐中,最知名的應該就是湖南長沙臭豆腐了,在全國各地的小吃街、旅遊點幾乎都能看到它的存在。

用瀏陽豆豉、冬筍、香菇、白酒等佐料製作滷水,將做好的豆腐放入滷水中浸泡。

中國到底哪裡的臭豆腐最好吃?

▲湖南臭豆腐。圖/馬蜂窩

待到浸泡完成,放入油鍋中,用文火炸焦。撈起瀝乾油後,倒入辣椒、蘿蔔乾等佐料,外焦裡嫩的臭豆腐,混合著辣椒的香氣和蘿蔔乾的脆爽,輕易就佔據了你的味蕾。

紹興臭豆腐

在知名度上,能跟湖南臭豆腐有一拼的,當數紹興臭豆腐了。

浙江紹興、寧波一帶本來就是酷愛食臭的地區,臭莧菜梗、臭冬瓜、臭毛豆……當然也包括臭豆腐。

在當地,製作臭味食物的核心就是臭莧菜梗,醃製臭莧菜梗,會出現墨綠色的湯汁,這就是臭滷了,臭冬瓜、臭芋艿蕻、臭豆腐……全都仰仗這個臭滷。

中國到底哪裡的臭豆腐最好吃?

▲紹興臭豆腐。圖/網絡

將做好的豆腐切成方塊,放進臭滷中醃製,一般夏天醃製六小時左右,冬天則需要兩天時間。醃好的臭豆腐瀝乾水分,在油鍋中炸至金黃,就可以搭配辣醬食用了。

美國美食雜誌《Saveur》曾評價紹興臭豆腐說:“惡臭但純粹,讓人躁動不安同時又無比可口。”

南京臭豆腐

說起南京美食,想起的大概總是鹽水鴨、烤鴨、鴨血粉絲湯、牛肉鍋貼……但臭豆腐在南京的美食榜單中,也是有一席之地的。

南京臭豆腐分為兩種,一種是灰白的嫩豆腐,一種是瓦灰的豆腐乾。

嫩豆腐在鍋中炸至金黃撈出,搭配辣椒、芝麻醬、香蔥、蒜汁、薑末等食用。

中國到底哪裡的臭豆腐最好吃?

▲南京臭豆腐。圖/南京頭條

而臭豆腐乾要炸透,炸好後串在竹籤上,刷上調味醬就可以吃了。

在南京高淳,製作臭豆腐是將豆腐放入隔年的爛鹹菜汁中,醃製數天,白豆腐會變成墨綠色的臭豆腐乾。[1]

香港臭豆腐

香港人也愛吃臭豆腐,周潤發在好萊塢打拼時接受採訪就說,最懷念的味道就是香港的臭豆腐。

香港臭豆腐的滷水非常獨特,要選用海蝦、老薑以及陳皮等香料,密閉發酵60天。豆腐在發酵好的臭滷中浸泡八至十個小時即成。

中國到底哪裡的臭豆腐最好吃?

▲香港臭豆腐。圖/OpenRice

同樣是油炸,炸好後搭配甜醬、豆瓣醬等食用。

只是這種味道在香港這座城市越來越難以尋覓了,臭豆腐在香港的生存舉步維艱,有店鋪因為售賣臭豆腐而被罰款甚至起訴,理由是影響他人享受新鮮空氣的權利。

臺灣臭豆腐

臺灣臭豆腐是1949年湖南籍赴臺老兵帶去的,當他們被解編之後,製作、販賣臭豆腐就成為了謀生的手段,對於顧客來說,這臭豆腐也是難得的家鄉味道。

臺灣臭豆腐的味道並不濃烈,同樣是油炸之後搭配調味醬以及泡菜食用。

中國到底哪裡的臭豆腐最好吃?

▲巨無霸臭豆腐。圖/ifoodie.tw

經過多年的改良,現在臺灣最知名的是巨無霸臭豆腐,表面酥脆,孔洞也更多,搭配甜不辣(臺式菜)食用。

除此之外,臺灣有店家還將臭豆腐加入火鍋底料中,稱之為“臭臭鍋”。

▍感謝腐敗帶來的美味

我們一談到食物腐敗,總會聞之色變,但也正是因為腐敗,把平淡的豆腐變得風味獨特,增加了人們的味覺體驗。

在古代,保鮮食物手段不發達的時候,食物腐敗是難免的事情,久而久之,人類就學會了干預和控制腐敗的過程,以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

所以,不是所有的腐敗食物都對人體有害,應該感謝腐敗帶來的獨樹一幟的美味。

中國到底哪裡的臭豆腐最好吃?

▲臭鱖魚。圖/網絡

其實不只是臭豆腐,臭鱖魚、藍紋奶酪、酸菜……都是食物適當腐敗發酵帶來的美味。比如牛排的熟成,就是一個典型的人工干預腐敗的過程。

西方營養學家提出過,發酵食品是飲食的最高境界。很多時候,香和臭其實只有一線之隔。

[1]臭豆腐,Wikipedia

[2]《二談北平的獨特食品》,《中國吃》,唐魯孫著

[3]《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感謝“腐敗”帶來的美味》,科普中國

[4]《臭豆腐與懷鄉病》,汪曾祺

[5]《難為愛恨定分界——臭豆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