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县:“深准广实”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吴起县对标“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要求,坚持学做结合、查改贯通,同步推进“四项”措施,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抓落实,通过突出“深、准、广、实”,推动全县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突出“深”字,推动理论大提升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用好红色资源,丰富学习形式,既体现中省市规定动作,又体现实践特色。一是领导带头深学。县级领导班子、各单位领导班子坚持学走前、走在先,综合运用原原本本学、现场体验学、对标找差学、警示教育学、主题党日学等九类学习方式,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目前,各级党组织共组织集体学习、交流研讨2100余次,观看警示教育片310场次。二是创新载体实学。开展“学习新思想,筑梦新长征”学习竞赛活动,评选学习标兵和学习先进党组织。开展“三重三亮”活动。举办大型摄影展、演讲比赛、红歌比赛等8场次。利用附近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接受革命传统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现场教学340余次。三是集中轮训真学。扎实开展“支部书记进党校、流动党校下基层”活动,落实“四个一”措施,即开展一次革命传统教育、进行一次专题辅导、聆听一次党课、分享一次心得,分三期对全县373名党支部书记进行轮训;成立3个宣讲组,深入镇村、机关、社区等宣讲12次,累计培训党员群众970人次。

突出“准”字,推动思路大完善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调查研究作为掌握实情、了解民意、完善工作思路的过程。一是精准确定课题。各级领导干部立足岗位实际,结合中心工作,围绕贯彻“五个扎实”要求、培育发展新动能、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发展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业、推进乡村振兴等重点课题进行调研。二是强化调研措施。创新开展“沉底调研、思政破题”活动,党员领导干部严格落实调研“一联系三深入”制度,带着课题深入所联系的镇村或分管单位蹲点调研,深入群众家中体验生活体察民情、深入单位和生产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深入群众和干部职工中倾听心声,有效解决一批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32名县级领导围绕调研提纲,结合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和脱贫攻坚,深入镇村专题蹲点调研,平均调研时间均在3天以上。35个县直部门和10个镇街党(工)委书记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现场推动问题解决。三是推动思路完善。针对县委年初提出的经济转型、文旅带动、项目为王等发展理念,进行专题调研,进一步完善了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招商引资、实施文旅带动战略、推动山地苹果扩规提质增效的具体措施和政策办法。目前,各级领导干部累计调研420余次,形成调研报告136篇。

突出“广”字,推动问题大整改

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通过找差距、补短板、抓落实,既解决思想层面的问题,更解决工作层面的问题。一是广泛征求意见。各单位普遍采取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面向党员干部和群众征求意见。县委常委班子共征求到意见建议52条,梳理归类8条。二是认真检视问题。党员领导干部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找差距,按照“四个找一找”的要求,着重从思想、政治、作风、能力、廉政等方面进行检视,列出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目前,县级领导班子共检视问题128条,已整改67条;各基层党组织检视问题11000多条,已整改5000多条。三是抓好问题整改。紧扣“为民服务解难题”,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吴起发展的突出问题。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问题,县财政列支2250万元,实施重点村扶持、空壳村清零、典型村培育“三大行动”;针对停车难的问题,在县城主街道公路划设停车位60个;针对为民办事服务不优问题,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镇(街道)政府(办事处)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吴起县公立医院领导体制改革的意见》,推行“先诊疗、后付费”、群众办事干部代办等制度;针对农业主导产业不强的问题,坚定发展山地苹果不动摇,制定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山地苹果产业的实施意见》等等。四是抓好专项整治。对照11项整治内容,每项整治都制定了详实的工作方案,大力压缩文件简报数量,精简会议和督查评比次数,各项指标同比削减35%以上。摸排出各领域软弱涣散党组织7个,目前全部整顿到位。受理处置涉黑涉恶线索60件102人,查处党员和公职人员涉黑涉恶问题21起,党政纪处分34人。扎实开展“干部作风提升年”活动,举办干部作风建设专题培训3期,开展专项督查24次,营造了转作风、重实干、抓落实的良好氛围。

突出“实”字,推动工作大落实

吴起县坚持把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紧密结合起来,与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结合起来,与推进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抓项目、促投资、强调度,77个重点项目开复工70个,签约招商项目19个121.3亿元。坚持以发展文化旅游业为突破,打好红色、绿色两张牌,今年接待游客近50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亿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制定出台《加快民营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今年新增经济主体1735个,培育“五上”企业17家。列支专项资金6000万元,配套出台了脱贫攻坚产业扶持政策,维修治理“油返砂”道路7条50.3公里,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入住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与省水务集团达成合作,为农村居民安装了净水设备。标本兼治推进污染防治,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县城雨污分流项目快速推进,延伸污水收集管网5400米,投运乡镇污水处理站10座,建成卫生厕所669座,劣五类水质基本消除。同时,注重健全工作机制,从去除镇街机关化、衙门化和农村工作不到位的问题着手,探索建立“双十”工作措施,立足镇街实际从建强基层、提升能力、下沉一线、为民服务、科学考核等十个方面进行规范;村(社区)党支部从党员教育管理、发展集体经济、民主决策议事、为民办事服务、推进乡村振兴、树立文明新风等十个方面进行规范,构建起转作风、抓落实的长效机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