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大赛回归:围观“神仙打架”,才知道为什么要多读书了

作者 | 小花老师

最近,有一档被网友们称之为“神仙打架”的综艺节目出现在大众视野。

没错,时隔八年,央视主持人大赛回归了,央视举全台之力,集结了当今中国主持界顶尖大咖,奉上了一档精彩绝伦的比赛节目。

央视主持人大赛回归:围观“神仙打架”,才知道为什么要多读书了

节目刚播出一期,就持续占领热搜榜,火遍全网。

央视主持人大赛回归:围观“神仙打架”,才知道为什么要多读书了

看习惯了娱乐性综艺的网友们,立刻就被《主持人大赛》的快节奏给惊到了。

节目全程没有一句废话,其中有个“90秒即兴考验”环节,十秒读题,撒贝宁倒数三个数后参赛主持人即刻开始阐述,网友直呼,这几秒自己连题都没看完……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些大神们个个都思维敏捷,一张口就是一篇满分作文。

用网友的话来说:“节奏紧张,全程高能,这是神仙打架啊!”

如此好评的节目,小花也是一口气看完两期,除了一句句惊叹“OMG”,也让我再一次明白什么叫专业,什么叫做实力;再一次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努力读书。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因为知识,就是最高贵的气质!

在节目中,除了各位选手的神仙操作外,更让人惊艳的便是董卿的点评。

作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女性代表,她依旧知性、温柔,话虽不多但很有力量,总能一针见血、一语中的!

在点评姚轶滨时,董卿说:“医生是在看人的病,记者是在看病的人”。

央视主持人大赛回归:围观“神仙打架”,才知道为什么要多读书了

关于主持,她也提到:其实主持人说这个主持稿,就是写文章,最重要的就是

“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直戳“灵魂深处”。

央视主持人大赛回归:围观“神仙打架”,才知道为什么要多读书了

董卿用通俗易懂的点评,带我们看懂了这场“神仙打架”,然后恍然大悟地发出“原来是这样”的感叹。

都是第一次做人,为什么她却如此优秀?

如果你了解董卿,就会明白读书带给人的价值。她曾在环球人物对她的采访中表示:

“每天睡觉之前一个小时的阅读,这个几乎是雷打不动的,(很多人说)你还能坚持吗?我说这个好像无所谓坚不坚持,卧室里没有电视机没有手机,这是我的一个习惯。”

央视主持人大赛回归:围观“神仙打架”,才知道为什么要多读书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岁月从不败美人。

就像董卿曾说:“我始终相信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读书是可以给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给人快乐。”

如今的她,很好地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读书所给的气质,才是最可贵,也最奢华的。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因为知识,就是实打实的财富!

在这个流量时代,网红走进大家的视野,尤其是在很多孩子们眼里,当网红,走捷径,就可月入百万,相比之下好好读书显得笨拙又吃力不讨好。

新华曾做过一个关于95后职业的调查,54%的人向往的职业是当网红。

央视主持人大赛回归:围观“神仙打架”,才知道为什么要多读书了

另一项调查中,小学生被问到长大想做什么时,他们脱口而出的都是想当网红。甚至还会有不少人讥讽“你拼死拼活考大学后996,不如我高中毕业在线直播十分钟”!

可是傻孩子们不知道的是,这个时代,流量很大,也很不靠谱,稍不留神可能就会被淘汰。

就像口红一哥李佳琦说的:“我全年无休,一年365天,要开389场直播。每天直播6个小时,从晚上8点15开直播到凌晨1点,不敢停歇,因为你一旦不直播,流量就流失,网友就会去看别人的直播。”

央视主持人大赛回归:围观“神仙打架”,才知道为什么要多读书了

你说你要早点进入社会赚钱,多几年经验,或许可以闯荡出一片天地。但是你别忘了读书就是门槛最低的投资,亦是最易赚钱的那条路。

还记得前不久大火的“28岁北大女博士”吗?

根据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公布的消息,出生于1991年的李琳,今年7月起获聘为该校教授,以及博士生导师。

央视主持人大赛回归:围观“神仙打架”,才知道为什么要多读书了


年薪90万,安家费220万。 这是多少人根本想象不到的数字?

央视主持人大赛回归:围观“神仙打架”,才知道为什么要多读书了

还有前段时间,一则深圳年薪30万聘请中小学老师的消息,直冲热搜。

深圳龙华区教育局,招聘400位在编教师,给出的条件是:

本科生年薪26万+,研究生28万+,五险一金,全日制博士奖励20万,优秀毕业生奖励3-8万,优先申请人才住房、长租公寓。 此外,全年带薪休假165天+。

还有,今年华为制定的2019届顶尖学生年薪制方案:8位顶尖人才薪酬为90万-200万元/年不等。其中,钟钊、秦通两位博士的年薪高达201万元!

央视主持人大赛回归:围观“神仙打架”,才知道为什么要多读书了

我想,所谓“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这些案例,用赤裸裸的金钱告诉我们:

读书可以换钱,并且这样的财富来得更加体面和意义非凡;读书可以赋予我们更多赚钱的机会,而这些机会的背后是生活的底气和选择的权利。

这是对人才的尊重,更是对“读书无用论”最强的打脸!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因为知识,是改变命运最容易的路!

一个人的人生,究竟会被什么改变?

这部耗时56年的纪录片《人生七年》就能给我们答案。

从7岁时开始,他们用镜头记录了14个孩子56年的真实人生经历,发现了那些最关键也最残酷的人生真相。

央视主持人大赛回归:围观“神仙打架”,才知道为什么要多读书了

从纪录片一开始,就能清晰地看到原生家庭对每一个孩子的影响。

出身富裕阶层的孩子,从7岁起就有详细的人生规划:上最好的小学中学,升入名牌大学,然后成为大法官和律师,成为像父母一样的上层社会人物。

央视主持人大赛回归:围观“神仙打架”,才知道为什么要多读书了

出身普通家庭的孩子,7岁时甚至还不明白什么叫做“大学”,唯一的愿望是能吃饱少罚站。

央视主持人大赛回归:围观“神仙打架”,才知道为什么要多读书了

但是有一个例外,是一个在纪录片里名叫neck的孩子。

央视主持人大赛回归:围观“神仙打架”,才知道为什么要多读书了

他出身于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性格害羞又内敛,面对镜头甚至不敢说话。

可让所有人意外的是,21岁的他成了顶尖学府牛津大学的学生,后来留校任教又移民民国,上演了寒门逆袭的奇迹

央视主持人大赛回归:围观“神仙打架”,才知道为什么要多读书了

看到这里的时候,既为Neck开心,也深深感觉到——读书、受教育,真的是打破阶层固化的唯一捷径。

正如纪录片中所说:

央视主持人大赛回归:围观“神仙打架”,才知道为什么要多读书了

如果说一个人的出身无法改变,那么读书则是一把可以牢牢紧握的钥匙,决定了你接下来的人生该通往何处。

尤其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读书应试,仍是进行阶层逆袭的捷径。


读书给我们选择的权利

也给我们追求自由的机会

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曾说过一句名言:“If you think education is expensive,try ignorance!”——如果你认为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

即便费多少口舌,仍会有一群孩子自以为是地追求着他们心中的“自由”。

2006年,有个叫蒋多多的河南女孩试图“伸张大义”,在高考时故意违规,用黑蓝双色笔答题,在试卷上写下共计8000余字的“控诉”,陈述高考弊端,抨击应试教育。

央视主持人大赛回归:围观“神仙打架”,才知道为什么要多读书了

▲蒋多多

她以为自己很酷,却不知一时痛快,换来的却是一世的遗憾。

后来,蒋多多曾试图出门打工,但因学历不高,又没有什么专业技能,根本找不到工作,觉得“对不起父母,想死”,最后只能进了一家技校就读。

2008年,有个叫徐孟南的男孩,为制造新闻的轰动效应,高考时故意考了0分。当然,轰动的目的达到了,他“轰动”的人生也开始了。

央视主持人大赛回归:围观“神仙打架”,才知道为什么要多读书了

▲徐孟南

没有文凭和学历的他,辗转多个工厂和车间,组装广告箱,制造窨井盖,生产卫浴品……干遍了脏活儿累活儿,也在生活的磨砺中渐渐明白自己犯了什么错。

他曾不止一次地表达自己的心声:“如果当时有人劝我,我一定不会考零分。”

漂泊9年后,徐孟南再次挑战高考,但高考可以重来,青春不能,人生也不能。

《银魂》中曾有这么一句台词:“自由不是无法无天,而是按照自己的规则活下去。”

这些孩子,选择无知的代价,就是让他们陷入“没得选择”的境地。

这世间“神仙”很多,但是没得修炼,何来成仙?

我们应该心怀感恩,因为这个时代,寒门照样可以出贵子,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当然,读书不该只是孩子的事,读书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谋生计,而是一个人求知的态度,对进步和成长的向往,对自己短暂人生的负责。

学无止境,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保持求知进取的思想和态度。

最后,将《风雨哈佛路》中的一句经典台词送给我们和我们的孩子:

没有人可以和生活讨价还价,想要多一些选择,就要多一些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