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美:古往今來話羌白

陝西大荔縣素有渭北首鎮之稱。現有人口5、7萬,土地面 積128平方公里,由25個行政村組成,距縣城12、5公里。該鎮南部為沙苑,與蘇村鎮毗鄰,西接渭南 ,西北與蒲城縣接壤,北面和東面為洛河環抱,108國道繞鎮而過,環境優美,交通十分方便。這裡人傑地靈,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自然條件得天獨厚。農作物除盛產小麥、玉米、棉花和多種雜糧外,還是大荔土特產品“1008”(黃花菜、西瓜、紅棗、花生)的主要產區和集散地。鎮上農曆每月四、九逢集,市場繁榮。羌白鎮已成為大荔洛南片及渭南、蒲城交界地區廣大群眾政治、經濟、文化娛樂活動的交流中心。

羌白鎮是一座古老而文明的重鎮,曾有過輝煌的歷史。據考古發現:在該鎮梁家村洛河沿岸一帶出土的大量新石器時代人類化石和生產、生活遺址,其豐富內涵以文化、生產、生活用具為主要內容,足以顯示了這裡悠久的歷史和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大荔縣誌記載:東漢建武時(222-553年),這裡為我國少數民族聚居地之一,因羌族首領白納目希漢在此稱王,故名羌白。此名沿用至今將近2000年一直末變。明代置羌白裡;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改裡為鎮,咸豐十一年(1860)設大荔縣丞公署;民國時改設羌白鄉;建國初期設第四區人民政府。1958年先設燈塔人民公社,不久改為羌白人民公社,1983年經陝西省政府批准正式命名為羌白鎮。

幾多滄桑,幾多變遷。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居住在這裡的廣大勞動群眾祖祖輩輩為羌白的生存和發展建立了不朽功勳。古代,這裡就曾是秦、晉、豫三省的交通要塞,城廓之堅固、貿易之繁榮、文化之發達聞名遐邇。其中最負盛名的羌白皇宮遺址(今羌白高中所在地)一直保留至文革前期;一步三眼橋和鎮西的駙馬墳古蹟,雖經歷了歷朝盜墓賊和基建多次破壞,但至今尚存。相傳:慈禧太后被八國聯軍嚇得西逃時,往返曾特地選定在此下馬休息。鎮上街道原為丁字形,東西街相連長約二里為一橫,北街稍短為一豎,縣丞公署向東之糧食集為勾。街南、北、西三面靠城根處各有仿宮殿式古戲樓一座,據傳為魯班弟子所造。其設計精美絕倫、建造宏偉壯觀,令人歎為觀止,其音響效果可與現代化擴音設備媲美。閒暇時節,樓上好戲連臺,樓下十里八鄉的人們爭相觀看,熱鬧場面今非昔比。另外,遍佈全鎮各處還有規模宏大的古寺廟九處,整日香火不斷,每逢廟會人山人海。據考證:遠在西魏廢帝時,羌白就建立了集市貿易。唐開元之前,羌白鎮所制之皮毛(皮襖),以其輕、軟、柔、鮮被推為貢品,“譽滿全國”。每年春夏之交,這裡百商雲集,熱鬧非凡。至解放初,已集結了陝西、山西、河南、四川、甘肅等地的糧食,棉花、山貨、日雜、當鋪、小手工業諸類商號達40多家,沿街商店林立,客旅絡繹不絕。

斗轉星移,羌白鎮如今已是一座充滿生機的嶄新城鎮,蘊藏著巨大的生產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特別是近年來,羌白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該鎮在狠抓深化改革、科技興農的同時,瞄準市場,大力招商引資,鼓勵推動工、商企業迅猛發展,走出了一條“種、養、加”結合,“農、工、貿”並舉振興經濟的新路子,社會、經濟、文化、生活面貌日新月異。全鎮糧、油總產達4700多萬公斤,比解放前翻了8番,國營、集體、個體工商業增加到360多家,工農業總產值超過5、3億元,成為大荔縣經濟發展較快的鄉鎮之一。教育事業突飛猛進,學校由原來的全鎮僅有一所小學,增加到現在的包括高中、初中、小學、幼兒教育在內的21所,並全部新建了教學大樓。鎮容鎮貌也發生了根本變化,公路實現了村村通,鎮內原丁字形街道被打通,新建了兩條東、西、南、北大街,呈十字形,新鋪設的水泥街道平坦寬廣,街道兩旁商業店鋪、銀行、醫院大樓鱗次櫛比。朝陽下,華燈裡,人們歡快地在新建的街道廣場上跳著街舞,做著建身操,歡歌笑語直衝雲霄……(來源:渭南文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