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城重庆的日常—不只有火锅,去过这些地方才是真正的了解重庆

  莫名其妙的,重庆火了。前几年 曾在重庆住过一段日子,下面提到的地点都是我很喜欢的,也很有重庆的特点。如果你在重庆,或者想来重庆,那么去这些地方逛逛吧。

  前几天坐二号线,离李子坝还有好几个站,游客早早地便聚集在驾驶室外等着看穿楼。其实我也不知道穿楼为什么火,那其实是重庆的第一条轨道交通,在车上会突然想起,前几年坐着二号线去老师家拜访,好像从来没有思考过穿楼有什么不对劲、也没有太留意两侧的江景(但其实二号线的风景真的好美哦)。

  重庆城里有留在这里生活的新重庆人,还有无数被网络上各种宣传吸引而来的游客。城市在不同的人心中自然是不同的,我只能写出我概念中的重庆。这些情感是很私人的东西,但城市本身并不是。

在山城重庆的日常—不只有火锅,去过这些地方才是真正的了解重庆

到解放碑才是“进城”

  重庆市区虽然已经扩张了几十倍,但一些老辈的重庆人仍然习惯把去解放碑称为“进城”。在我们这代人心中,解放碑的地位历经了几次变迁。在以前,解放碑是无可争议的繁华市中心,大都会广场里有洋气的西餐厅、真冰溜冰场。又过了几年,观音桥、沙坪坝、南坪、杨家坪的逐渐崛起,让解放碑逐渐变得陈旧,更像是一个暮年的老人。

在山城重庆的日常—不只有火锅,去过这些地方才是真正的了解重庆

在山城重庆的日常—不只有火锅,去过这些地方才是真正的了解重庆

  再后来,重庆突然火了。还没有反应过来,解放碑街头就涌入了无数游客、抖音网红还有vlogger们。多到招徕游客的船票贩子也终于学会了普通话之后,解放碑也迎来了“新生”。新与旧,本土与外来,共生于斯。

解放碑外的江湖气息

  如果说狭义的解放碑是指“解放碑的碑”为核心的商业区,那么广义的解放碑则包含了它周边和缝隙之间,那些保留了最多老重庆江湖气和市井气的地方。

  鲁祖庙算是解放碑钢铁森林中的一股清流,本来祭拜鲁班的庙消失已久,鲁祖庙花市却每个重庆人都知道。

在山城重庆的日常—不只有火锅,去过这些地方才是真正的了解重庆

在山城重庆的日常—不只有火锅,去过这些地方才是真正的了解重庆

  白象居其实已经被很多人知道了,尤其是在《火锅英雄》为代表在重庆取景的电影火了之后。但这并不影响这栋毫不起眼的老建筑作为「重庆建筑与山城地形结合的完美范例」的传奇而存在。

在山城重庆的日常—不只有火锅,去过这些地方才是真正的了解重庆

  可能你已经习惯了重庆的建筑十三楼出去还是大街。但24层的白象居,连电梯也没有,全凭在三个不同高度的出口连接着三条不同的街道。它地基位于山脚的滨江路,楼房中部(第15层)与山丘顶部齐平,由白象街与外连通。一楼、八楼设了另外两个出入口,分别连接两条街道。居民可以选择从三处不同的高度进楼,并不需要真的爬24层楼梯。最高的入口在15层,白象街街口,曲折的空中廊桥连通了三栋楼。这里景色绝佳,长江索道近在咫尺,东水门大桥和宽阔的长江也都在视野内。尽管前来探秘的游客日渐变多,但本土居民仍然静静地居住于斯,往来者也都是以老人居多的寻常市井百姓,忙着打麻将的嬢嬢正眼也不瞧拿着相机好奇的游客一眼。

  重庆老城区分上下半城。上半城繁华,下半城破落是很多人的固有印象。在沟通上下半城的几条主要道路上,因为地形和建筑的奇特结合,形成了只有山城才有的风景。

  朝天门对重庆人来说有至少两个含义。一个是两江交汇点上的朝天门广场,也是码头;另一个则是人潮涌动的朝天门批发市场。现在其实还有第三个含义,就是朝天门广场前刚刚封顶的来福士广场。虽然从还没修好开始,我就觉得它巨大魔幻到像是末日科幻片里的邪恶组织总部一般。

在山城重庆的日常—不只有火锅,去过这些地方才是真正的了解重庆

  港渝广场一带,是朝天门批发市场的核心区域。去年路过,发现人去楼空,感叹批发市场终于是要搬了。今年再去,市场里的人又都回来了。不知道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但这里终究从小到大也没有变。作为批发市场,朝天门市场永远嘈杂、无序。搬货的棒棒和伶牙俐齿的摊贩是这里的主角。作为码头旁边的市场,也或多或少算是重庆这座码头城市的缩影吧。

在山城重庆的日常—不只有火锅,去过这些地方才是真正的了解重庆

  洪崖洞和千厮门大桥,无疑是重庆现在最火热的金字招牌。虽然已经红到发紫了,但是毕竟拍照是真的好看啊,任何人都无法忽略它。如果远看洪崖洞,重庆的地形完美地烘托出了建筑本身的灯光效果,再加上千厮门大桥的衬托,拍照几乎是全方位无死角出片。 

在山城重庆的日常—不只有火锅,去过这些地方才是真正的了解重庆

在山城重庆的日常—不只有火锅,去过这些地方才是真正的了解重庆

  其实本地人现在很少去洪崖洞了,它还没有火起来的时候,说不定还时不时会去洪崖洞里的几家店小坐。现在游客实在太多了,实在没法凑那个热闹,还是远观就好。远观洪崖洞最好的位置是在江对岸的大剧院。每天傍晚,都有许多游客和摄影师在这里蹲守,等待七点半洪崖洞开灯的一刻。

  十八梯正在封闭施工重建中,也许会成为下一个洪崖洞。老居民区的拆迁和重建一直是个复杂的话题,尤其是这样在重庆人心中地位特殊的地方。但既然一切都是定局,我很期待能看到全新的十八梯。十八梯是重庆的母城,也是一个龙蛇混杂的地方,它拾级而上的梯道和两边的摊贩一直是老重庆的最生动诠释。其实神奇的是,哪怕是天天在繁华的解放碑生活的人,也有可能不知道他的脚下就是十八梯的入口,那里的人与他们过着平行世界般的生活。

在山城重庆的日常—不只有火锅,去过这些地方才是真正的了解重庆

长江边的城市秘密基地

  从燕子岩说起吧。第一次找到燕子岩的时候,我想象我在玩《上古卷轴》之类的开放式RPG游戏,背景音效响起,弹出来“恭喜你发现隐藏区域”的字样。在燕子岩被更多的重庆人知道的时候,她已经只剩下大量的残垣断壁了。沿着崖边的一条仅能容人通过的小道,吊脚楼沿着山崖而建。这样的小巷夹在山崖之间,似乎永远被遗忘了,与繁华的重庆城平行而不相交,各自过着各自的生活。走出燕子岩是南区公园外的盘山路,终于回到尘世。 在两路口的路边,可以再一次领会到山城的精髓,往下望去,是繁忙的菜园坝,面的道路数不清楚有多少层。

在山城重庆的日常—不只有火锅,去过这些地方才是真正的了解重庆

  如果重庆城里有哪一条完整的线路最适合做city walk,在我心中无疑是从山城巷、领事巷、金汤街组成的山城步道。山城巷几乎是挂在山崖边的。从渝中区人民法院旁的入口拐进,沿着青石台阶拾级向上。靠山的一边是一排几间老旧的平房,面朝着长江,视野开阔。山城巷已经算是小有名气的旅游区,不少居民搬走了,留下的住户在家门口摆摊卖着冰粉、凉虾。能言健谈的嬢嬢会跟路过的游人闲聊,炫耀自家的豪华江景房,讲述光辉历史。山城巷的一条岔路通往贴着山壁修建的栈道,像飘在山间的带子。晚上,亮起星星点点黄色灯光的栈道,会让人有进入了时空隧道的错觉。

  山城巷:这一片在历史上确实有过高光时期。往前走一些就是仁爱堂,这座100多年前法国传教士修建的教堂仍保存至今。领事巷顾名思义,是因为英、美、法国都在这里设过领事馆。英国领事馆旧址还在,但已经不复往日辉煌,看上去就是一座普通民居。

在山城重庆的日常—不只有火锅,去过这些地方才是真正的了解重庆

在山城重庆的日常—不只有火锅,去过这些地方才是真正的了解重庆

  金汤街:这条步道最后通往通远门,在重庆历史上18座城门中,通远门保存至今,也最为人熟知。城墙在民国时期被凿开来修路,成为隧道;城门洞则在不起眼的一侧,应了那句“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的歌词。

黄花园的独家记忆

  一直没有写过黄花园,理由是“有点太私人了”。它就是普通的老居民区,没有人会介绍游客在这里参观。

  巴蜀后山上是张家花园的居民区,巷道像树叶的脉络一样在高低不平的山丘上展开,那些四通八达的道路和台阶早已刻在老重庆人的潜意识里,但不熟悉的人走进去,就是对方向感的巨大考验了。(手机导航是不可能有用的)

  「人妖米线」对于巴蜀学子来说,是后山之光一般的存在。因为老板说话比较尖细,本来是学生在背后悄悄叫他人妖叔叔,自己倒也不排斥这个称呼,直接把招牌换成了「人妖米线」。

在山城重庆的日常—不只有火锅,去过这些地方才是真正的了解重庆

  再往前一些过了张家花园隧道,临华村则会让我想起,很多游戏或者科幻电影都有类似的设定吧,人们居住在巨大的树上,有许多不同高度的平面,平面之间由斜着伸出来的枝干连通着。

  城市的趋同化其实越来越明显了,即使是在重庆的新城区,也跟全国任何一个一二线城市别无二致,连锁餐饮、便利店、轨道交通……几十年间,重庆翻天覆地改变,但这周边的这几条街道一直如此,似乎岁月未曾走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