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段位和版本的變化而調整出裝,能更快的適應新環境

昨天的文章,我推薦了現版本被低估的幾名英雄,其中就說到了孫臏,也推薦了他的出裝銘文,而在評論區當中,有不少回覆都提問道。

“為什麼孫臏不出聖盃?”

根據段位和版本的變化而調整出裝,能更快的適應新環境

以上就是我昨天推薦的孫臏出裝,而銘文則是常規的宿命虛空調和。

我的理解是這樣的,S17賽季雖然是射手的版本,但一樣是偏快節奏的環境,如果直接出聖盃的話,前中期未必能扛得住,只要對手稍微針對一下,孫臏很容易就會被秒掉。

相反,出極寒風暴的話,起碼能保證中期打團的容錯率,不容易出現猝死團,而且還能利用極寒風暴的減速被動,反針對一下敵人,從而變相的保護後排。

根據段位和版本的變化而調整出裝,能更快的適應新環境

(極寒風暴的被動,受到單次傷害超過自身當前10%血量時,就會對周圍的敵人造成減攻速和移速的效果)

其實,孫臏嚴格意義來說,並不算一名特別能保c的英雄,主要是他扛不住,站位比c位更靠後,選出來之後,射手在前中期的壓力會比較大。

現版本不比上個賽季,射手起不來,還有中野頂上輪流carry,S17賽季射手起不來,輸面真的很大,所以,拿出孫臏本身就存在了風險。

如果孫臏還太過追求自身發育的話,那射手就容易越打越自閉,無法大展身手,搶奪推進的主動權,導致隊伍陷入逆風的局勢。

可能使用孫臏的玩家自己感覺沒有那麼強烈,但作為孫臏的隊友,看到你作為一名輔助,在這樣的快節奏不斷搶資源的版本里,還想著憋聖盃,真的會有點難受。

而且越是到高段位,這點裝備上的選擇差距就越凸顯重要性。

再舉個例子,像鎧的出裝大家都知道,一般都是暗影戰斧,鞋子,極寒風暴,宗師,無盡,魔女或者血手。

裝備的選擇基本上就是這幾件,除非你是肉鎧這種騷套路,但出裝順序卻會根據段位和版本的不同而產生不小的變化。

在王者20星以下玩鎧,你可能會習慣第一個大件出暗影戰斧,甚至第二個大件還是出輸出裝宗師之力,像莽夫那樣,不斷的尋找單挑的機會,然後一路砍到底,打得異常的兇猛。

但上到王者20星以上,由於對手的個人操作不斷的在提升,鎧作為一名上限不算特別高的戰士英雄,前中期很容易出現悶虧,稍微不慎,還會被單殺。

所以,此時你的思路就要從進攻變為抗壓了,第一件選擇極寒風暴明顯要好很多,不給對手一點單殺你的機會,等苟到中後期,就是你的翻身之時了。

這就是隨著段位和版本的變化,而必須要做出的調整,你反其道而行之,絕對會打得異常的艱辛,不能說完全上不了分,但起碼不是一個捷徑,或許回過頭來,你還是要選擇妥協。

孫臏的出裝也是同理,裸聖盃雖然自己很舒服,但隊友未必能扛得住,保不住射手,即便給你多出一個大件,也是無法取得勝利的。

當然,我這樣說並不是認為孫臏出聖盃有什麼問題了,只是我對自己的出裝思路的一個解析,孫臏出聖盃還是可取的,特別是順風的時候,直接裸聖盃的壓制力會更強

但平局或者逆風之時,還是要扛得住才行,不要讓指望你保護的射手,反過頭來去保護你就尷尬了。

大家可以在後期補聖盃,比如在極寒風暴之後,出小聖盃來過度續航,然後出雙輔助裝,最後再把小聖盃升上去,這樣也未必不是一個好方案。

總結

除了孫臏,相信大家對貂蟬的出裝也有一點不理解,以下是我推薦的貂蟬出裝,銘文是夢魘憐憫調和。

根據段位和版本的變化而調整出裝,能更快的適應新環境

出裝和銘文加在一起減CD總和是60%,已經遠遠超過40%CD了,也即是說,起碼有20%的冷卻縮減到後期是浪費的。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要這樣推薦呢?

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縮短貂蟬的裝備成型期。

如果你是精通貂蟬的玩家,肯定能明白,滿CD的貂蟬跟沒滿CD的貂蟬完全是兩名英雄,戰鬥力起碼差有一個檔次。

而且滿CD的貂蟬可以創造無限的可能性,甚至能在死局的情況下,逆轉局勢,打出讓敵人完全無法估計的傷害量。

最重要的是,貂蟬本身的定位就是一名前中期的大核英雄,她如果拖到中後期才滿CD,遠沒有前中期滿CD的效果好。

也正因如此,我才會把前中期的裝備屬性,更多的投資在冷卻縮短當中,讓貂蟬的質變期來得更早更快。

就跟呂布和老夫子這些無藍耗的英雄出極寒風暴的道理一樣,極寒風暴的被動和20%冷卻縮短正好是自己剛需的,能瞬間把自己的戰鬥力拉高一個檔次,浪費一點藍量加成,又有什麼問題呢?

當然,後期貂蟬還是可以把冷卻鞋賣掉,換成韌性鞋的,這樣資源浪費就沒有那麼嚴重了,同時還可以讓自己在團戰中更能站得住。

最後,還是那句話,裝備的選擇雖然要跟著版本和段位來,但還是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出裝銘文思路。

要是你覺得你就是拼命三郎的風格,玩什麼都喜歡純輸出裝,且還能上分的話,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