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偏癱、高血脂、腦梗、可能都與它有關

中風、偏癱、高血脂、腦梗、可能都與它有關

你知道嗎?人體內潛伏著一個隱藏的"神秘殺手",

可能會引起人體各大系統的疾病。

包括中風、偏癱、高血脂、

腦梗、心梗、糖尿病、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癲癇、帕金森,甚至癌症!

這個可怕的"神秘殺手"就是"腸道菌群失調"。

腸道是人體消化吸收的重要場所,

同時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

健康人的胃腸道內寄居著種類繁多的微生物,

這個複雜的微生態系統就是腸道菌群。

中風、偏癱、高血脂、腦梗、可能都與它有關

腸道細菌的數量高達百億以上,種類超過千種,

可分為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三大類。

腸道內的菌群按一定比例組合,

各細菌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

維持一定數量和比例的生態平衡,

一旦機體內外環境發生變化導致生態平衡破壞,

腸道有益菌被抑制,致病菌生長,

就會引起菌群失調。

腸道菌群失調會發生什麼?

01 肥胖

研究發現,一種名為陰溝腸桿菌(Enterobacter cloacae)的有害菌是可引起肥胖的細菌,它在肥胖症患者腸道內數量明顯升高,甚至可達到1/3,通過特殊的營養配餐降低腸道內陰溝腸桿菌的數量後,肥胖患者體重也明顯下降。

中風、偏癱、高血脂、腦梗、可能都與它有關

02 便秘/腹瀉

腸道菌群失調,致病菌過多,就會出現腹瀉或便秘,水土不服也屬於這種情況。注意,腹瀉時,千萬不要隨意服用抗生素,以免病情越來越嚴重。用抗生素,在殺死有害菌的同時也會殺死有益菌,反而破壞了腸道環境,加重病情。因此對於腸道菌群失調型腹瀉,應多補充有益菌。

03 便血

腸道菌群失調會引起結腸潰瘍,導致便血。

04 影響肝腸循環

腸道和肝臟關係密切,腸道的致病菌可造成肝臟的解毒功能下降,誘發或加重脂肪肝、肝硬化等肝疾。

中風、偏癱、高血脂、腦梗、可能都與它有關

05 影響大腦

腸道、大腦都是人體的一部分,兩者互相影響。腸道致病菌增加,會影響血脂代謝,增加血液粘稠度,造成血管堵塞,從而增加中風、偏癱、三高、冠心病、腦梗等心腦血管疾病。

中風、偏癱、高血脂、腦梗、可能都與它有關

前期預防很重要,後期治療更中要,中醫康復治療~什麼時候介入才是最佳時機?

重點:

1針灸的早期介入

針灸治療中風療效肯定,但是對於治療時機存在很大爭議,甚至形成根本分歧。傳統觀念認為,針灸多在中風後遺症期進行,而且目前有一些學者仍對出血性腦血管病急性期的針灸持否定態度。現代醫學認為,早期針灸干預治療方法能顯著提高腦中風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明顯改善其運動功能及認知功能。

國內的大部分研究初步表明,不論是缺血性中風,還是出血性中風,恢復期治療皆有著一定的療效,《而且在急性期針刺,其療效優於在恢復期針刺。》

·運用快速針刺治療早期中風總有效率達94.4%。

·中風發病的超早期(3h)運用針灸治療,結果顯示療效滿意。(插入小白學針灸)

·早期針刺治療中風具有擴張血管和加速血液運行,降低血液粘稠度和細胞聚集,改善微循環,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腦組織的缺血、缺氧,促進腦血管側支循環的建立,減輕腦組織損害的作用;同時針刺有促進纖溶系統活性增加,使纖維蛋白原含量減少的作用,有利於出血部位的血塊溶解吸收。

中風、偏癱、高血脂、腦梗、可能都與它有關

儀器的早期介入也對中風的康復具有影響。

·在中風發病3d內運用神經康復理療儀治療急性腦卒中肢體功能障礙,效果顯著。此外,電療、光療、水療、蠟療以及電針療法、超聲療法、穴位磁療、中西藥直流電導入等,這些理療方法的早期介入也為中風病人功能的恢復打下良好的基礎。

運動治療包括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職業勞動及工藝勞動訓練等,目的是讓病人逐漸適應個人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的種種需要。

結語

早期介入中醫康復治療急性中風是一個前景廣闊的研究領域,在醫藥治療的同時,

儘早採用

針灸、按摩、患肢功能康復鍛鍊等,能積極有效地預防“二次損傷”,防止失用綜合徵和誤用綜合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