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骨髓瘤骨病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優諾麗康


你好,我是張喜海院長,一位中醫世家6代傳承的老中醫,專治骨科疑難雜症,有幸回答您這個問題,希望對您能夠有所幫助。


多發性骨髓瘤,也稱骨髓瘤或漿細胞骨髓瘤,它的症狀體徵主要分為10點:


1、骨痛:這是主要症狀之一,疼痛感輕重不一,但早期大多都是輕度疼痛和暫時性疼痛,隨著發展會逐漸加重,包括病理性骨折,其中腰骶部是最常見的疼痛部位,其次是胸肋骨和四肢長骨,少數人會出現關節炎以及四肢疼痛。


2、貧血及出血傾向:貧血也是常見的臨床表現,早期較輕,晚期較重,這是因為骨髓中瘤細胞惡性增生、浸潤,排擠了造血組織,從而影響了造血功能;而出血傾向也是常見的症狀,但出血程度一般不嚴重,最常見部位為鼻腔、牙齦和皮膚,但晚期可能出現內臟出血及顱內出血。


3、反覆感染:以肺炎球菌性肺炎多見,其次就是泌尿系感染和敗血症,在感染中,帶狀皰疹和周身性水痘最為常見,大多人人群為肺部感染,進而出現肺炎,對於晚期女性而言,感染是重要的死因之一,而化療藥物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則會為感染增加機會。


4、腎臟損害:腎臟病變是骨髓瘤比較常見而又具特徵性的臨床表現,早期可能會被誤診為腎炎,但隨著發展會導致腎功能衰竭,但這種衰竭又屬於慢性和漸進性,若處理得當還是有挽回的機會。


5、高鈣血癥:高鈣血癥的發生率不一,而高鈣血癥會引起頭痛、嘔吐、多尿和便秘,嚴重可導致心律失常以及昏迷甚至死亡,而且鈣沉積也會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


6、高黏滯綜合徵:常見症狀包括頭暈、頭痛、眼花、視力障礙、肢體麻木、腎功能不全,嚴重影響腦血流循環時可導致意識障礙、癲癇樣發作,甚至昏迷,對於老年患者,血液黏度增加、貧血和血容量擴增會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7、高尿酸血癥:很少有明顯症狀,但會引起腎臟損害。


8、神經系統損害:該症狀多種多樣,既有周圍神經病和神經根綜合徵,也有中樞神經系統症狀。


9、澱粉樣變性:舌、腮腺、皮膚、心肌、胃腸道、周圍神經、肝、脾、腎、腎上腺、肺等均可被累及,最終可能會引起舌肥大、腮腺腫大、皮膚腫塊或苔蘚病、心肌肥厚、心臟擴大、腹瀉或便秘、外周神經病、肝脾腫大、腎功能不全等。


10、肝脾腫大及其他:一般為肝、脾輕度腫大,少數患者可有關節疼痛,甚至出現關節腫脹、類風溼樣結節,系骨關節發生澱粉樣變性的表現。


張喜海中醫骨科專家


多發性骨髓瘤,從醫學上來說,它是一個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它主要的表現是骨髓裡有單克隆漿細胞,這個漿細胞有廣泛的一個浸潤,它可以使血和尿中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大量的M蛋白。這些使得正常的免疫球蛋白受到抑制,而出現很多的一些臨床的表現,包括有腹痛,包括有貧血,包括有神經系統的症狀,也包括骨髓瘤細胞浸潤以後引起的一些驚人症狀。

主要臨床表現一:腰背疼痛

在骨痛骨折破壞中間,骨髓瘤在2/3的骨髓瘤患者可以表現為不同程度的骨痛。那這些骨痛常見的部位主要表現在腰背部胸部或者是肋骨的疼痛。

主要臨床表現二:貧血

貧血也是非常常見的一個症狀,那貧血主要的表現為頭昏,乏力。

主要臨床表現三:神經系統的一個表現

神經系統的主要表現為肢體的遠端的對稱性的麻木,或者是感覺的異常,如果有這些異常的話,也建議去醫院就診。

主要臨床表現四:肝脾腫大或者淋巴結腫大

骨髓瘤,它是因為骨髓裡的惡性漿細胞異常增殖引起的。異常增殖以後,它可以表現為骨髓的勁韌,可以表現為其他組織器官的浸潤,可以表現為骨髓內鏡或者骨髓外鏡的表現,也可以表現為肝臟或者是脾臟或者是淋巴結的增大等相應的一些症狀。

主要臨床表現五:惡性漿細胞高,容易感染,腎功能有部分損害或不全。

由於惡性的漿細胞分泌免疫球蛋白就是單克隆的M蛋白增高,單克隆的免疫球蛋白的增高以後引起正常的其他的免疫球蛋白的受益,因此它的另一個表現就是很容易感染,那這個感染也就是說經常咳嗽、感冒,或者年紀大的病人經常表現為尿路感染。

此外,M蛋白增高對腎臟腎小管有影響以後,它表現為腎功能損害的一部分。那腎功能損害它輕度的表現為尿常規檢查的異常,包括有蛋白尿或者是尿液顏色的改變或者是水腫,最嚴重的話有一部分的患者首發表現為腎功能不全。

主要臨床表現六:高粘滯綜合症

高粘的話也是血清M蛋白增高引起的。它這個高粘可以表現為血液粘滯度增高,我們醫學上叫高粘滯綜合徵。那臨床上可以表現為頭暈,頭昏眼花耳鳴,手腳的麻木,有的人還可以表現為視力的障礙。

主要臨床表現七:凝血異常

凝血異常就是容易出血,它是雙向的一個容易出血,一個是容易血栓形成。經常容易鼻子出血,經常有刷牙的時候牙齦出血,或者是身上皮膚見到有這些情況。


出現以上情況請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診治最佳時機。


海上名醫


多發性骨髓瘤(MM)是一種惡性漿細胞病,其腫瘤細胞起源於骨髓中的漿細胞,而漿細胞是B淋巴細胞發育到最終功能階段的細胞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vname": "\\u591a\\u53d1\\u6027\\u9aa8\\u9ad3\\u7624\\u7684\\u4e3b\\u8981\\u6cbb\\u7597\\u65b9\\u6cd5.mp4\

huangcaiting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惡性漿細胞病,其腫瘤細胞起源於骨髓中的漿細胞,同時由於惡性漿細胞在骨髓內克隆性增殖常常引起溶骨性骨骼破壞即多發性骨髓瘤骨病。多發性骨髓瘤骨病是多發性骨髓瘤的特徵性臨床表現之一,約90%的患者在疾病的進程中會出現骨髓瘤骨病。主要表現為骨痛、溶骨性損害或全身骨質疏鬆、病理性骨折以及骨骼腫塊等。骨痛部位以腰骶部痛最為常見,早期疼痛較輕,可為遊走性或間歇性;後期疼痛較劇烈。溶骨性改變:骨骼會有穿鑿樣溶骨性改變;瀰漫性骨質疏鬆;在骨質破壞的基礎上發生病理性骨折;骨質硬化,多為侷限性改變,較少見。骨髓瘤骨骼浸潤明顯時還可致局部骨性隆起,形成腫塊,引起骨骼變形。骨髓瘤本身的治療是骨病治療的基礎和關鍵, 治療的主要目標是:預防和治療骨相關事件; 緩解疼痛,改善生活質量; 控制腫瘤進展,延長生存期。因此原發病的規範化整體治療和雙膦酸鹽的應用是骨髓瘤骨病的基礎和最重要的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