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式”養魚讓漁民坐收“漁利”

據瞭解,武漢地區夏季高溫悶熱,極易遭受旱、澇及高氣壓帶來的自然災害。一夜之間出現翻塘,致使整片魚塘裡的魚因缺氧死亡;或是洪水過境魚兒統統溜走,導致養殖戶“顆粒無收”,損失慘重;而湖泊、池塘長期養魚,造成水系水質變差,同樣會導致水產品的質量下降,產值降低。因此,集成化水產養殖新模式勢在必行。

據介紹,集成化水產養殖模式起源於歐美髮達國家,近年來在廣東地區率先開始推廣。該系統主要由多組集裝箱組成,每組集裝箱設一個智能化控制設備管理系統。集裝箱內部配備有水質測控、物理過濾、生化處理、恆溫供氧等裝置,並全部由智能系統自動控制。

集裝箱與蓄水池、過濾池、處理池等形成一體,相互之間24小時不間斷循環,始終保持淨化、流動狀態,使魚兒在清澈的流水中覓食生長。據介紹,集成化水產養殖不僅能有效降低水體亞硝酸鹽、氨、氮含量,而且溶氧量高且更加均勻,魚兒的活躍度更好;還能抑制有害病菌滋生,產出的魚更安全,口味和營養更佳。

武漢市首個集成化養魚試驗基地,坐落於東西湖區東山農場巨龍大隊的武漢康生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裡。這裡養殖的品種主要有大白刁和翡翠魚。

據公司的工程師介紹,2018年該公司從南方引進集裝箱養魚設備系統及技術,經過近兩年時間的試驗取得成功,風險和成本低,產量和收益高。一年可以收兩季魚,可以說是“傻瓜式”養魚,坐在家裡就能盡收“漁利”。該系統的養魚效率驚人。2019年上半年,一臺25立方米的“集裝箱”可實現約3000斤產出,畝產量是傳統魚塘的10倍以上。首批20個集裝箱共賣了6萬斤魚。下半年養殖情況良好,準備年關左右出魚。後期,隨著配套設備逐步完善和技術成熟,每箱有望衝擊5000~6000斤大關。 (出處:農民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