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藝術節明年秋季登陸桐廬,我們與總策展人北川富朗聊了聊

記者 | 林子人

20世紀下半葉,城市化成為全球現象,農村等偏遠地帶則因為人口流失、農業凋敝、傳統文化消逝而日益凋零,城鄉差距越來越大。日後大名鼎鼎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的誕生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日本新潟縣當地政府的最初計劃是合併十日町地區的偏僻村落,但北川富朗並不認可這樣的做法,在和政府協商過後,大地藝術節計劃啟動了——通過三年一屆的大地藝術節,希望重新發現當地的價值。

從1996年開始,北川富朗和他的團隊先是組織了八萬人參與“發現當地美”的活動,讓當地人和前往當地的藝術家通過拍照的方式把當地漂亮的場景記錄下來;然後發動各市村町的人種花,用種滿鮮花的道路把各個地區連接起來;接著根據五個當地村落的不同定位建立藝術活動基地;一切準備就緒後,第一屆“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於2000年正式開幕。

迄今為止,“大地藝術節”已成功舉辦七屆,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水準最高、影響力最廣泛的國際性戶外藝術節。僅2018年,就吸引了548380名遊客,創造了65億2800萬日元的經濟收益。2010年,北川富朗團隊又打造了“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節”,將越後妻有模式運用到瀨戶內海的12座島嶼上。隨後,日本房總裡山(2014年起)、北阿爾卑斯(2014年起)、奧能登(2017年起)等人口稀少地區也相繼舉辦了此類藝術節,均獲得了成功。地域性藝術節的概念日臻成熟——以推動地區發展為目的,融合文化與旅遊的大型藝術活動,被聯合國旅遊組織(UNWTO)列為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全球範例。

“大地藝術節”即將落地中國的消息從2018年開始就令國內的藝術愛好者激動不已。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杭州市桐廬縣政府與北川富朗創立的藝術策展機構Art Front Gallery及其中國合作伙伴瀚和文化簽署了“大地藝術節中國項目合作協議”。作為首屆進博會國際文旅合作的重要項目,“桐廬大地藝術節”已全面進入實施階段,預計將於2020年秋季正式開幕。

11月4日,第四屆“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節”剛剛落下帷幕,而在2020年,伴隨首屆“桐廬大地藝術節”一道相繼開幕的還有“房總裡山國際藝術節”(2020年3月20日-5月17日)、“北阿爾卑斯國際藝術節”(2020年5月31日-7月19日)和“奧能登國際藝術節”(2020年9月5日-10月25日)。在剛剛閉幕的第二屆進博會上,北川富朗率領“瀨戶內國際藝術節、房總裡山藝術節、北阿爾卑斯國際藝術節、奧能登國際藝術節和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這日本五大地域型藝術節,以“藝術創生—釋放地域魅力”為題,首次在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負責組展的“服務貿易”展區文旅版塊中組團參展。在11月7日晚舉辦的推介發佈會上,三位日本藝術節主辦方代表與現場聽眾分享了相關經驗,並邀請中國遊客親自前往當地感受藝術節的魅力。

日本石川縣珠洲市市長、奧能登國際藝術節執行委員會會長泉谷滿壽裕表示,明年即將迎來第二屆國際藝術節的株洲位於能登半島的邊角地,號稱“日本的天涯海角”。在歷史上,那裡曾是日本海洋貿易的重要樞紐,但隨著陸地貿易的興起而逐漸邊緣化。儘管如此,當地依然保留了豐富的節慶活動。2017年,首屆奧能登國際藝術節迎來了7.1萬名觀光客,極大地激發了當地的活力,“每天都被百姓讚揚誇獎,我感受到了藝術節的舉辦讓百姓更自豪,也更有凝聚力了,藝術節結束的兩年後的今天,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年輕人回到了這裡,藝術的力量改變了這個地區。”

歷史最悠久、作為地域性藝術節最初範本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則在將近20年的時間裡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藝術資源,據十日町市政府產業觀光局局長藤卷裕介紹,十日町市政府不再把大地藝術節當做簡單的藝術節,而是城市更新的手段。除了三年一屆的大地藝術節以外,當地每年還會根據不同季節舉辦為期兩到三週的藝術活動,比如2020年2月就會舉辦名為“雪花火”的藝術慶典活動。

北阿爾卑斯國際藝術節執行委員會事務局局長和田泰典表示,舉辦地長野縣大町市在舉辦藝術節前面臨四個問題:如何提高大町市的城市品牌影響力;如何實現人口增長;如何帶動整個區域的人參與藝術節;如何進行地區活化。2014年的首屆國際藝術節帶來了43萬遊客,為解決上述問題開了一個好頭。

在發佈會現場,桐廬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徐文波分享了桐廬大地藝術節的準備情況。他透露,首屆藝術節計劃展出60件作品,在全縣20餘個空間內展示,包括文物保護建築、閒置廠房、民房等,力圖“兼顧旅遊體驗和藝術,把桐廬打造成一個藝術公園”。

在“建設美麗鄉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中國的鄉村復興將與大地藝術節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桐廬大地藝術節總策展人、綜合藝術總監北川富朗接受了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的採訪,與我們聊了聊藝術節的籌備情況、他對藝術節的構想,以及中國可以向日本借鑑的經驗。

大地艺术节明年秋季登陆桐庐,我们与总策展人北川富朗聊了聊

【對話】北川富朗:我希望能通過藝術家的介入,把整個地域的魅力充分釋放展現出來

界面文化: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瀨戶內海藝術祭的成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中國藝術圈熱議的話題,我相信國內也有許多地方有意願與你合作開展中國版的大地藝術節。為什麼最後會選擇桐廬呢?

北川富朗:在四、五年的時間中,我走訪了中國近15個縣100個村落,在這當中有非常多的地方對我們表現出了興趣。桐廬最積極熱誠,而且為開展大地藝術節已經做了非常多的準備,所以我們最後選定了桐廬。

界面文化:做了哪些準備呢?

北川富朗:我擔任桐廬大地藝術節的總策展人和綜合藝術總監,但實際的相關準備工作是和中國的瀚和文化一起開展。目前已經在資料、數據的收集方面做準備了,比如說當地的地形地勢、氣候、相關產業,這方面的調查和數據收集正在準備過程中。我們希望能夠最終找出桐廬當地的特色,瞭解桐廬當地人過著怎樣的生活,歸納總結以後,下一步就是和我們覺得合適的藝術家接洽。

界面文化:2016年你曾在一次採訪中表示中國的城鄉差距越來越大,需要舉辦像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這樣的藝術節。2018年12月,桐廬大地藝術節的籌備工作組已正式組建,相信你對中國農村也有了更多的瞭解。請問你如今如何看待中國鄉村復興的問題?

北川富朗:我對中國還不是十分了解,但是年輕的時候我學過很多中國歷史,知道中國是一個國土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而且中國聚集了豐富多元的元素,比如說有山河沙漠海洋,而且中國的文化非常悠久,有5000年的綿延至今的歷史。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人民有非常多的生活智慧。

反觀當下,隨著全球化的進展,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在推進城市化,很多城市缺失了自己的特質,城市和城市之間基本已經沒有太大的差異。在城市裡居住的人們更加嚮往自然——由於居住在城市裡,他們和自然隔絕了。他們心中其實對自然,對祖先生活的農村是充滿了嚮往的。

中國在這些年也出現了“失去的中國”的情形。我們看到過去傳承下來了非常多好東西,比如說中國有很好的農業生產經驗、中國農村裡有強大的凝聚力、人們非常尊重自己的祖先,年節的時候有祭拜的習俗。實際上鄉村中有豐富精彩的文化,我非常希望能通過藝術家的介入,讓藝術家發現這些精彩,並且表現出來,把整個地域的魅力充分釋放展現出來。通過這樣的釋放,其實也提高了當地人民的自豪感。我覺得這是對於中國來說非常重要的。

大地艺术节明年秋季登陆桐庐,我们与总策展人北川富朗聊了聊

界面文化:某種程度上來說,在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和瀨戶內海藝術節之前,日本已經具備了“地區復興”的社會基礎,比如說20世紀初的日本民藝運動。請問大地藝術節在多大程度上利用或者順應這股潮流的呢?

北川富朗:民藝運動實際上是當時民眾之間產生的一些自發性的藝術活動,包括木工、陶藝等等。但它的結果在一個很小眾的範圍內很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在那之後日本社會迎來了高速發展期,帶來了城市化。城市開始不斷擴張,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出現了地區的問題,農村地區開始出現人口流失、經濟衰退的現象。這些問題如何解決?我們就提出,是否可以通過藝術的介入作為破題之解。大地藝術節是近20年內做的,和過去的民藝運動截然不同。不同的點在於我們的藝術家走入各個角落,不是各個行業,而是生活當中的各個領域,去發掘亮點,體現出來,而不是像民藝運動那樣只是做個木工,做個陶藝。

界面文化:近年來已經有一些中國藝術家嘗試推動鄉村復興,比如說安徽省的“碧山計劃”。不知道你是否有所瞭解,如何評價?在鄉村復興,特別是調和村民、政府、商戶、遊客等利益相關方的利益衝突上,中國可以向日本借鑑什麼經驗?

北川富朗:對不起,中國方面的鄉村復興運動我個人不是很瞭解,有所耳聞,但是我沒有親自去現場參觀過,就不便發表評論了。

能夠提供參考的就是,中國的地域非常廣大,所以我們做藝術節只能選定一個範圍。在這當中,我們當年是和很多方面的人,眾多的當地老百姓進行交流了解,相互之間的理解只能通過人和人之間的交流來實現。所以我們搞了很多場說明會、宣講會,只要沉下心來,發自內心地和當地人交流,事情是能夠推向成功的。第二點是,過去我們往往認為藝術作品一定是藝術家自己來做的,但是我們的藝術節是不一樣的。我們一定要在地創作,不是說在藝術家自己的工作坊裡或者美術館畫廊這樣的白盒子裡自己埋頭創作,而是一定要懷著一個姿態——我要和當地的人、資源、環境進行對話,要以這樣的心情去創作作品,而且要和當地合作。

界面文化:中國鄉村和日本鄉村有諸多不同,比如土地所有權問題、政企關係問題等等。桐廬大地藝術節會有哪些因地制宜的措施來應對這種種挑戰呢?

北川富朗: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覺得目標是很明確的,就是我們希望把當地的特色和魅力體現出來。同時我們希望當地的人因為有這些活動,對自己所生活的地區心懷自豪。這個目標明確的話,接下來就是遇到什麼事情,大家坐下來一起談,敞開胸襟地去交流,只要能夠放下姿態,和人耐心交流,事情應該是能夠推進下去的。

大地艺术节明年秋季登陆桐庐,我们与总策展人北川富朗聊了聊

界面文化:對於桐廬大地藝術節參展藝術家,你的遴選標準是什麼?

北川富朗:我希望邀請儘可能更多的持不同觀點、有不同背景的藝術家,他們可能家鄉不同,思想不同,對中國的未來也有很多不同的設想。我希望在這樣的一群優秀藝術家中進行篩選,從中找出優秀的人。他們要來到桐廬,瞭解桐廬,在桐廬當地進行創作。這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