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单腔心脏起搏器连续使用21年

呼和浩特晚报讯 11月8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内蒙古医院急诊心血管内科医生为一名79岁的患者更换了一台连续使用了21年的单腔心脏起搏器。据医生介绍,在有据可查的情况下,这是目前我国第一例连续使用最长时间的一台单腔起搏器。

采访中,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了解到,几天前内蒙古医院心脏中心急诊心血管内科来了一名79岁的女性患者,王智勇医生经过询问后得知,这名老人在1998年因出现头晕、乏力、四肢发凉症状来到内蒙古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心电图提示心率极度缓慢,确诊为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当年,王智勇主任为罗女士进行了单腔起搏器植入手术,术后患者情况良好。此次,是时隔21年,罗女士再次找到了王智勇主任,这一次她是来更换起搏器的。更换起搏器手术对于急诊心血管内科的王智勇主任来说是很常见的,但罗女士的情况,却引起了王智勇主任的极大关注。

王智勇介绍,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人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一般分为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和三腔起搏器。

罗女士住院当天,王智勇主任当即就为她进行了单腔起搏器的更换手术,术后患者状况良好,起搏器运转正常。这次更换的单腔起搏器和21年前的可大不一样,早期的心脏起搏器计算使用年限只能通过检测起搏器的磁频来预估,现在的起搏器非常智能,只要探测器放在植入起搏器的位置上,检测仪就会马上显示出预计的使用年限,这样非常方便大夫和患者能够及时了解和监测到起搏器的使用情况。

罗女士退休前是一名护士,在每年定期检查起搏器电量时,她看到磁频的数据基本正常,也没有感到不适,所以一直没有要求更换,这次罗女士看到磁频降低了,才再次找到王智勇主任进行更换。“两个起搏器之间整整相隔了21年,这21年可不是简单的21年,它不仅见证了医疗科技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也见证了医务工作者不断进取,业精技高的职业道德品质。”罗女士激动地说。

“通常状况下,一般的单腔起搏器连续使用到8年左右就必须要更换了,但是罗女士体内的这台单腔起搏器已经连续运转了21年,可能与起搏器安装到心脏最省电、最佳的位置有关,也与医生对起搏器电量的最佳管理有关系,还与患者在发现有心脏疾病时,起搏器安装的较早有关系。自己从医35年,这是第一次碰到使用了这么长时间的单腔起搏器,也是在有据可查的情况下,这是目前我国第一例连续使用最长时间的一台单腔起搏器。”王智勇欣慰地说。(记者 于亚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