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一份小行星採礦指南,未來公司發家致富就靠小行星了

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750000多顆小行星。絕大多數被排除在外,因為它們是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發現的,太遠了,不是採礦的首選目標。相反,我們應該關注地球附近的小行星,然後天文學家把目光縮小到這1.7萬個目標上。

光譜儀根據波長分析可以告訴我們並確定其表面的組成。例如,如果來自小行星的光線呈紅色,這就意味著表面存在鐵和鎳。然而,我們只能觀察到光是如何與小行星表面相互作用的,而不能觀測深層。

這裡有一份小行星採礦指南,未來公司發家致富就靠小行星了

另外在選擇小行星時,我們必須弄清楚它是否足夠大,以及它是否有足夠高的稀有金屬丰度,它移動的速度?它離軌道有多遠?發射探測器需要多長時間?

根據哈佛大學天體物理學家馬丁·埃爾維斯教授的數據,一顆值得開採的小行星需要有10億美元的市場價值。為了滿足這一要求,小行星的直徑必須超過1公里,含鉑量必須超過百萬分之10,而且相對於地球速度而言,速度必須小於每秒4.5米。有17000多顆近地小行星,這其中有多少符合這個標準?還需要進一步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