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2.0时代的样板:“中国智造”的数据观

10月18日,2019 IDC中国数字化转型年度盛典在北京举行。IDC中国区总裁霍锦洁指出,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的核心驱动力,从2019到2021年,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直接投资将达到5.5万亿美元,数字化转型2.0时代已经来临。

IDC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更加深入,不仅停留在基础层面的运营模式转型,而是扩展到信息与数据、客户体验、工作资源等层面的全方位转型。并且,未来数字化转型会给生态系统带来极大的改变,在积累一定数据量的基础上,员工分工以及组织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模糊。

今天全球经济形势趋紧,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压力陡升,中国制造企业正热情拥抱数字化转型。IDC中国制造业高级研究经理张兰英在同期举办的“工业4.0驱动下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暨第一届制造行业颁奖典礼”上介绍,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技术趋势正在赋能制造企业。工业互联网能够满足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还是企业产品服务数字化的前提、连接交互获取数据的手段、分析挖掘价值的工具、管理控制实施的途径以及商业模式改变的基石。

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的影响之下,制造业的创新模式、管理模式、商业模式和生产模式得到彻底改变,新的模式新的业态不断涌现。据IDC统计,2017年我国离散制造企业中开展网络化协同研制的比例为31%,开展服务型制造的企业比例为24.3%,开展个性化定制的企业比例约为7.3%。2017年全国工业云平台应用率38.3%,全国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60%,全国智能制造就绪率比例为5.6%。

数字化2.0时代的样板:“中国智造”的数据观

从企业的信息化到数字化、智能化,如何做好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企业最为关注的事情。数字化转型从一开始就是个渐进的过程,怎么去实施?大数据在数字化转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有哪些成功样板?在2019 IDC中国数字化转型年度盛典现场,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分别采访了昆山海进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进机械)纺织设备大数据应用云平台负责人张月勤、蒙牛乳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蒙牛)CIO张决。

海进机械:让数据落地,为客户服务

虽然是央视的广告客户,但是海进机械并不被很多普通人真正了解。它的行业性比较强,主营工艺品和家纺机械的生产销售。

一直以来,海进机械的企业宗旨就是立足行业,服务好客户,为客户的利益着想。比如:过去一家企业依靠人工的方式包装圣诞礼品,每人每天只能完成300个左右,在采用了海进机械的生产设备之后,生产效率提升了5倍以上。更重要的是采购整套设备的费用只有几十万元,而之前采用人工方式的需要几百万元,节省成本的空间非常之大。

进入数字化时代,海进机械希望将这一宗旨继续贯彻到底,不仅帮助客户节省人力,还能节省更多的成本。“海进想做一家百年企业,但是之前对数字化转型只是个模糊的认识,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现在不同了”。 张月勤表示。

海进机械每月单机销售规模600台(套)左右,占国内家纺机械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原来都是通过人工方式来管设备,这个过程中很多事情是不可控的,一些客户的需求因为没有数据可以核实,难以得到满足。近年来,海进机械陆续和上海东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进行了产学研合作,在一些具体项目上进行了落地。为了让设备管理更实时、更智能化,海进机械和徐工信息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对接,实现了企业数字化转型。

目前海进已经有5大主要系列产品,开棉机系列、充棉机系列、枕芯机系列、被褥生产线设备系列、无纺设备系列共100多条生产线加入了联网。汉云能把各种行业数据和客户的ERP系统对接,实现全线打通,形成闭环。这样的好处是:客户负责人能随时看到各种数据,实现了数据的可视化;同时通过设备数据还能够抓住用户的痛点,解决业务上的需求。

业内常有这样的观点,工业互联网用得好是一个得力的助手,用得不好就会给自己挖很多的“坑”。与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对接,不仅让生产过程都实现可视化,还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我们自己也可以开发一套平台,但是和汉云合作能够更好地缩短工期。汉云能够提供的支撑能力包括各种互联网模块,平台也有专业的维护团队,不需要我们再花费更多的精力。”张月勤表示。

数据作为企业的“石油”,已经变得必不可少。在与波斯登、梦洁、罗莱家纺等知名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数据可视化及分析产生的作用不可忽视。张月勤列举了一个例子,“曾经某些家纺企业对于我们提供的面料报价感到不可思议,认为是不可能生产出来的——当时市面上的价格约为5.8元/米,而我们提供的价格是3.6元/米。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差价,是因为我们通过数据打通了设计到生产工艺的各个环节,实现了产业链的联动,解决了市场与客户的对接难题。”

数据让生产环节更加透明化,不仅起到了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作用,还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及投入产出比,这就是海进机械能从客户利益出发,根本上服务好客户的根源所在。

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既可以节省人力,也可以节省成本,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客户,海进机械用实践诠释了这一道理。就像张月勤所说的,转型之前我们是蒙着眼睛的,通过对互联网+、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和研究,以及从客户、销售方面获得了更多的认知,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是更加清晰了。

蒙牛:供应链大数据,是转型的关键

早在2017年蒙牛集团就提出了数字化战略,但在张决看来,2019年才是蒙牛数字化转型的开始。“数字化可以分为改良和转型两个阶段,二者严格上不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个标志性的区别是否涉及业务的转型。转型的标志不是数字化方式的变化,而是在于是否促使了业务转型,尤其是商业模式的转型。”

2019年之前,蒙牛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99-2013年,是最早的自动化、信息化阶段,当时使用了双汇的定制化ERP系统;2013-2016年,是全面上线ERP、夯实信息化基础的阶段。包括ERP、财务共享软件、人力资源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在内,蒙牛基本上将全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毕。2016-2018年,是信息化进一步优化探索的阶段。这段时间蒙牛在决策支持系统、大数据系统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

进入2019年 ,蒙牛提出了四个在线的IT战略、建设双中台的未来三年的数字化重点方向。

蒙牛的传统渠道属于B2B营销,牛奶卖给经销商后,再通过门店卖给最终用户。随着数字化手段的多样化,移动支付和电商的快速发展,零售手段越来越丰富,蒙牛也尝试做了无人零售,电商、微商等新零售模式,并且针对每个模式都需要进行供应链优化。

蒙牛虽然算不上新零售企业,但是同样需要选择一些全新的渠道进行合作,因此应对新零售格局下的数字化支撑也是蒙牛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领域。张决介绍,“通常如果做电商,可能会支付昂贵的配送费,但是如果不进入这些主流电商渠道,蒙牛就会失去重要的线上阵地。蒙牛现有的渠道正处于整合的阶段,既有传统销售部,也有电商部门,还有无人零售等新渠道的尝试,如何应对全渠道营销下的供应链优化是蒙牛选择双中台战略的重要因素。”

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的建设,其实落地难度很大。因为这意味着突破传统的经销商模式,寻找总体效率更高的多赢模式。而这一切首先要有业务变革,在业务变革先行的前提下依靠数字化来完成。

张决介绍,整个快销行业普遍存在缺乏数据的问题。除了经销商环节,在蒙牛的上游牧场、和蒙牛工厂的生产线上,要想做到数据驱动决策,目前都存在很多困难。

为了掌握足够的数据,蒙牛从2017年就开始搭建一些大数据系统,在收集整理好企业内部的数据的同时,把一些行业数据加入进来,比如气候变化的预测、节假日消费趋势的预测等等。同时,随着5G、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据获取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近年来移动支付的普及,与消费者有关的数据可以得到掌控,数据的获取成本也变得越来越低。

2019年蒙牛提出将数据支撑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作为数字化转型战略的重要目标,提出一切业务数据化,每个环节都需要用数据来说话。比如:上游的牧场和奶牛数据的统计、工厂通过IOT设备采集各种数据并进行分析,消费者数据实时洞察等,在做到一切业务数据化之后,再进一步实现数据业务化,所有的经营决策是直接由数据来决策的。张决这样总结,“蒙牛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数字化手段,支撑企业业务转型,帮助企业提升盈利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