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愛而過度理性的人最後跟誰在一起了?

缺愛而過度理性的人最後跟誰在一起了?

愛是一門藝術,是人格整體的展現要發展愛的能力,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人格——艾·弗洛姆

什麼是愛和愛情?這個問題心理學家對它進行了一百多年的實證研究。目前最被認可的能夠衡量和預測親密關係質量好壞的指標,叫依戀類型。(如果你還不瞭解你的依戀類型,掃碼或點擊閱讀原文測試一下吧~)

缺愛而過度理性的人最後跟誰在一起了?

有些人測出來是冷漠型,也叫迴避型。這些人在在親密關係中,可能會較少主動與戀人發生親密的接觸,通過避免與他人發生聯繫的方式來作為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手段;常常回避情感的捲入、自我表露和相互依賴,壓抑與自己想去對對方有依戀的想法和情感;逃避面對關係中的緊張和衝突;更關注替代選擇,會留心任何可能的其他愛情選擇,並且更容易被新結識的人所吸引;認為戀愛關係不必刻意維持也能很穩定。

冷漠型的人有兩個特點,一是缺愛,二是情感隔離

如果你是這樣的人,如何改變自己,發展愛的能力呢?如果你愛上了一個冷漠型的人,如何與他更好得在一起呢?我們邀請到兩位經驗豐富的心理諮詢師,來聽聽他們有什麼建議吧~

心理諮詢師-徐
非兒

如果我們嘗試給“缺愛”下一個籠統的定義,那可能是:在成長過程中缺乏被關愛的經歷,例如總是遭到主要養育者的打罵或忽視,成人之後覺得自己總是得不到愛,或在內心深處難以相信自己會得到愛的心態。

小A的故事

如果你問我缺愛的人最後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了?我想先談一個治癒的例子:“什麼樣的人、最後、在一起了”。

小A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迴避型依戀,早年父親去世,母親又要顧工作又要顧家裡,根本管不上小A的情感需要 (基本物質需要均滿足),再加上母親一個人孤立無援無法從心底裡接納喪失的厄運,常常非常情緒化。當小A去找母親的時候(比如有困難或是分享快樂)都會惹母親生氣或是被母親嫌棄。

所以小A很早就懂得了一個道理:不要去煩媽媽,自己的任何需求對於媽媽來說都是麻煩,自己不但不會有幫助和安慰,而且還會被嫌棄,惹媽媽不高興。

好在小A能力還不錯,讀書不錯,也能自己照顧好自己,所以漸漸地小A總是習慣自己解決問題,無論遇到什麼事,都是自己想辦法。

上大學之後,小A遇到了一個很溫暖的男孩,他總是非常直接地表達自己對小A的喜愛、想念,對於小A的一些需求,他總是第一時間答應和滿足,很少猶豫或是批評小A,小A開始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關愛,開始打開心房,與之建立關係。

缺愛而過度理性的人最後跟誰在一起了?

衝突

但是戀人間的衝突還是免不了地來了:

男孩喜歡打遊戲,兩個人建立戀愛關係沒多久,有一次小A有事找男友幫忙,事情有些複雜,三言兩語說不清楚,男孩子告知了小A自己在打遊戲,回應也是有一搭沒一搭,臨了來了一句:“等我死了再說”。

這句話對別人可能沒什麼,但是一下子就勾起了小A少年時巨大的依附創傷。

當時的小A完全沒能理解男友這句話的意思是等他遊戲中的角色死了再說,而直接解讀為男友在拒絕她的求助,而且是惡狠狠地拒絕。就如同當年的母親一樣,自己一點點的需求就會讓她變得無比憤怒,並且用一種非常傷人的方式來表達對小A這樣做的譴責。

而當年在媽媽情緒異常失控的情況下,也曾經向小A大吼:“你是不是想要我的命,要不我們一起去(死)”。

這是小A至今都能感覺到當時身體感受的記憶,這種直戳人心的恐懼一下就將她帶回到了當年無助脆弱的自己

,震驚、委屈、難過、悲傷一股腦地一下全湧出來……

缺愛而過度理性的人最後跟誰在一起了?

當年的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會引得母親如此大的反應,就如同現在不知道為什麼只是一個稍微有點打擾男友的情況就讓其如此怒不可遏;而當時的自己也不知道能做什麼能幫助媽媽改變,自己唯以能做的就是乖乖的,不要說話,不要惹媽媽,才能平安無事。

所以在看到那條回覆之後,小A沒有再回復男友,整整三四天,小A就自己一個人在哭泣中度過,每當想起這件事,眼淚就止不住地往下流,但是沒有任何人可以訴說。

小A以為男友不會再聯繫自己了,因為小A的母親就從來沒有再和女兒討論過沖突來修復彼此的關係。

解決

但是令小A驚奇的是,男友竟然一而再再而三地發來了短信詢問怎麼回事,為什麼不回覆他。

小A起初以為男友是假惺惺,因此並沒有回覆,也不知道如何“拆穿”男友的“把戲”,為自己獲得一些尊嚴;但兩三天後男友的短信還在持續,小A突然覺得也許對方真的是真誠的,真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小A開始哭訴男友為什麼要這樣對待她,她只是有一點小要求,稍微有點著急,至於得到這麼狠的回覆嗎?

男友聽得一頭霧水,不明白自己到底說了什麼引起了小A這麼大的反應?小A看著男友困惑的表情,突然恍然大悟,明白了那個“死”是什麼意思。

恍然大悟的小A第一次發現,原來並不是所有人對她的需要都會嫌棄和討厭,並不是命中註定她就要受到別人惡意的對待,她也會遇到“正常”的人,她的需要也沒有那麼“不對”。

缺愛而過度理性的人最後跟誰在一起了?

而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因為以往的經歷,她可能會誤讀別人的意思或意圖,往更消極、更糟糕的方面去,而事實可能完全並非如此。

成長

這是小A從這件事中學習到的最重要的經驗。她開始敢於給眼前的男友信任,相信他可能不是另一個“媽媽”,也許有時候男友的做法可能會勾起類似以前的情緒,

但是她會有一個自動提醒,告訴自己:“等一等,再多想想,也許他並不是你想的那個意思”。

然後小A就會嘗試與男友溝通,相互澄清彼此意思與意圖

在一次又一次的溝通中,小A越來越發現這個模式的存在,這個自動提醒也會越來越快地出現在腦海中。

而慶幸的是,小A總是能從男友那獲得積極、關愛的反饋和澄清,一次又一次得到了與之前在媽媽哪裡不一樣的(修正性)體驗,從而慢慢地改寫了小A的內在工作模型。

多次的經驗之後,小A對男友的信任更加深厚,初始的信息誤讀也越來越少,而結果層面的衝突或是誤較少出現,沒有破壞關係反而更鞏固了關係,逐步形成了一個正向循環。

缺愛而過度理性的人最後跟誰在一起了?

小A很感謝當時的男友,如果不是他鍥而不捨,小A可能就像大部分時候一樣迴避了這個問題,將對它錯誤的想象埋藏在內心的深海,深信在這個世界,自己永遠都獲得不了關愛和幫助;同時,小A更感謝的,是他持續一致的包容、關愛和耐心,讓她敢於去相信自己是值得的。

小A也很感謝當時的自己,有勇氣去相信對方可能會有一點不一樣,也許可以試試說出來,小A很感謝當時的自己勇敢地做了這個嘗試,也很感謝自己之後也不斷努力,突破自己“受害者”的“舒適區”,去觸碰自己保護殼下那份擔心自己不值得被愛的痛苦與脆弱,堅強地與那份脆弱待在一起,做出新的行動。

非安全型依戀的人如何培養安全型依戀

看到這,你會不會想說小A好幸運,遇到了一位安全型依戀的男友?

但事實上嚴格來說並非如此,男友的母親確實是一位非常棒的母親,給予了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愛,但是男友小時候卻從父親那裡遭受過很多童年創傷,包括非常嚴重的打罵,並且持續多年。

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說,男友並不是一個完美符合定義的安全型依戀,很多時候,迴避和焦慮也混雜其中。

但是有一點確定的是,男友曾有過深深地被關愛的經歷,來自於母親,來自於當年家族中的長輩等。而就是這些比小A多的一些被關愛的經歷,讓他在兩個人的關係中成為更安全的那個人,也是能夠更加直接表達愛的那個人。

所以雖然我們也許不是安全型依戀,但是或多或少我們都曾感受過被愛的經歷。

心理諮詢師-王惠

每當我試圖鼓勵B先生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時,得到的總是他的想法。

我:“這次的成績比之前好,對此你有什麼心情?”

B先生:“我覺得我的付出總算得到了回報。”

我:“聽起來她說的話很傷你的心。”

B先生:“她一直這樣蠻不講理。”

彷彿感性那一部分的他是缺失的,只剩下理性這一部分在和我對話。

其實不僅僅是B先生,生活中我發現自己有時也有類似行為:當遇到一些事情時,尤其是不如意的事情,我的反應往往是用理性思考發生了什麼,為什麼發生,這件事情給生活各個方面帶來的影響,該用什麼樣的方式應對,以及從中學得的經驗教訓……卻很少記得問候一下自己:“那麼我的感受呢?

缺愛而過度理性的人最後跟誰在一起了?

適當地調控情緒感受,運用理性思維來面對困境,可以幫助我們避免沉浸在負面情緒裡,使大腦節省出精力有效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使我們的內心產生一種掌控感,這本身並沒有任何問題,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如何使用我們的“理性”

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是一種自我防禦機制(self-defensive mechanism),它的定義是用理性取代感性,從而使我們避免感知自身的情緒。外表行為常常表現為“情感隔離”。

有很多原因可以促使我們養成凡事理性思維優先的習慣:原生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風格(如:彼此很少問候或分享情感經歷,只談論想法或事實),社會文化的鼓舞和強化(如:電影裡的超級英雄遇事常常冷靜睿智,而反角往往喜怒無常)等。

更重要的,對於我們自身而言,理智化可以降低負面情緒給我們帶來的不適,讓我們感到自己不是那麼地脆弱,尤其在面對創傷(trauma)的時候。但是,和所有事情一樣,一旦我們在理性和感性之間失了衡,變得凡事都理智至上,而持續忽視或隔離自己的情緒感受,便會出現問題。

我們很容易理解過度情緒化的弊端,卻常常忘記思考過度理智化帶來的傷害。

“不是都說遇事要冷靜嗎?我用我的理智來思考問題有什麼不對?”被我詢問是否一直以來都在忽略自己的情感時,B先生這樣反問。

我很能理解他的意思,解釋道:“區別是:用理智思考問題,還是用理智來隔離自己內心的感受?因為這兩點可能會帶來截然不同的後果:前者可以幫助你更好地尋找應對問題的方法,後者卻可能會讓你錯失看透問題本質的機會。”

  • 感到很焦慮?如果無法認清自己的內心深處究竟在害怕什麼,我們或許會很難對症下藥地找到解決你焦慮問題的方法。
  • 最近一年都持續有抑鬱情緒?或許抑鬱是一切更深層情緒的表象,掀開這個蓋子,你也許會發現自己的內心深處還有憤怒,悲傷,哀慟,羞恥,以及愧疚……而所有這些情感都需要被逐一地深入探討和理解。
  • 總是在和自己的另一半吵架?學會如何有效地溝通——尤其是如何有效地溝通自己的情緒——將會是解決親密關係問題的重要一步。

情感隔離者要如何自救?

和所有的改變相似,打破禁錮著我們的理智化這一習慣,與自己的內心建立連接,學會如何去體會和表達自己的情感,要做到這些需要給出足夠的時間和耐心,不斷地進行自我訓練和調整。

第一步,提高自我意識。

想一想,你是否大多數時間都只願意與他人分享積極的情緒(尤其是成就感),而遇到困境則只專注於自己理性的分析或想法?也有一些人並非完全不與外界展示自己的負面情緒,卻只選擇性地表達一些讓自己感到不那麼危險或脆弱的情感,如憤怒,煩躁,或焦慮;另外一些更直接暴露的情緒,如感到被拋棄,被否定等,一旦出現便會被立刻掩蓋或隔離起來。

第二步:使用清晰準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

可以在網絡上

蒐集一些形容情緒的詞彙,在日常生活中隨身攜帶,一旦察覺自己有情緒波動的時候便拿出來看一看,尋找列表上有哪些可以準確形容自己當下心情的詞語。通過這樣不斷地練習,我們便會內化這項技能,將這些準確表達情緒感受的方式轉變為自己的。

第三步:要敢於踏出自己的舒適區。

要記得,所有的改變在一開始都是不容易的,因為你要放棄長久以來陪伴你的固有模式,踏入一片不熟悉、充滿不確定的區域,心理層面的改變更是如此。

從細節開始,不斷有意識地鍛鍊自己感受和分享內心情感的能力,我們才可以與真實的自己建立更完整的連接,與他人發展更親密的關係。


缺愛而過度理性的人最後跟誰在一起了?

我們是簡單心理諮詢預約平臺,擁有800+位海內外心理諮詢師,只有約10%的申請諮詢師能夠通過面試考核;目前為止簡單心理已為40萬+人次提供了高質量心理諮詢服務。

尋找屬於自己的心理諮詢師,歡迎來簡單心理諮詢預約平臺體驗哦,私信 回覆“心理諮詢”即刻獲取更專業的心理援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