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爭虎鬥怡紅院——人生如戲

怡紅院中的大丫環們爭鬥不休、各顯其能,小丫環們卻也毫不遜色。其中最為出彩的莫過於芳官。

龍爭虎鬥怡紅院——人生如戲

芳官原是元春封妃後,賈府為辦理省親儀式而特意買來的家庭用戲子之一,後來發生國喪,家中按禮儀要禁止娛樂活動,所以戲班自行解散。但是多數小戲子不願離開賈府,因為回去還是要被家人賣掉,或者本身已經無家可歸,還不如留在賈府當丫環倒落得衣食無憂。芳官就是這些苦命人之一。紅樓十二官解散後歸宿如下:

文官,作了賈母丫環;小旦齡官被遣散

正旦芳官,作了寶玉丫環;正旦玉官被遣散

小旦蕊官,作了寶釵丫環;小旦藥官早逝

小生藕官,作了黛玉丫環;小生寶官被遣散

大花面葵官,作了湘雲丫環;小花面豆官,作了寶琴丫環

老外艾官,作了探春丫環;老旦茄官,作了尤氏丫環

看看這些小戲子們的結果就覺得很有意思。玉官寶官原先經常找怡紅院丫環們玩耍,最後卻離開了,可能她們還是有家可回的幸運兒。齡官唱得最好,也許她被遣散後有家可回,或者是在恢復自由身後實現與賈薔的愛情理想?兩個大小花臉跟了兩個個性一樣風風火火充滿熱情的女主人。探春的個性有男子氣概,所以得個老外艾官;尤氏個性比較“面” ,得到個老旦也很合適。黛玉好詩文不好女工,並且是個多愁多病身,小生藕官正配她。小旦蕊官是接替藥官的,是藕官的“續絃”,偏偏又分給了寶釵,暗示了寶釵在黛玉死後作為寶玉的“續絃”。至於寶玉,生活起居、性情愛好本來就有些女兒氣,正適合芳官這個正旦來陪伴。

芳官以前在演戲上沒有太高造詣,所以有關她的故事並不多,倒是進入怡紅院後,她才引出了一系列的精彩故事。她被分給了寶玉後,即使是在得寵於寶玉之前。在怡紅院大丫頭們的眼中也是個很狂妄的傢伙。大家都認為這是因為她覺得自己會唱戲,就自以為很了不起,所以看不起別人的緣故。我倒覺得芳官心裡未必是這麼想的,她外在的狂妄可能與她出身有關。

戲子這個職業,雖然名聲不好聽,但實際的生活水平並不低。芳官被買進來,雖然也是作奴才,但並非是象別的丫環那樣學習端茶倒水侍候人的。她的工作是唱戲。所以她不需要象晴雯襲人她們那樣從小就學著做女工、學習做個柔順乖巧、能忍氣吞聲的丫頭。她沒受過那樣的委屈。她要學的是舞蹈、唱腔、背臺詞,學習做一個風情萬種的女人。在臺下,雖然只是奴才,但在臺上,她可能是小姐、公主、仙女。真正的好演員往往有點戲與生活難以分開的情況,所以芳官在生活中的氣質肯定也不會象其他丫環那樣低眉順眼的。戲子為了保養手足的輕靈和身段的優美,平時也不會幹粗活,所以芳官不大會做活、會侍候別人。大戶人家的戲子的待遇是很好的,她們穿慣了漂亮的定製行頭,吃慣了為保養皮膚和嗓子而特定的小灶,所以真作了普通丫環以後,就開始“揀衣挑食”起來。可能還是不適應這種現實生活吧?

龍爭虎鬥怡紅院——人生如戲

芳官對於自己的丫環身份很長時間都難以適應。她喜歡玩鬧,因為“手欠” 還弄壞了寶玉的鐘擺;她挑揀吃食,飽飯沒吃幾天,就連鴨子都嫌起油膩來,好象自己天生就是吃著山珍海味長大的闊小姐;她眼裡沒活,總要人家吩咐了才去做事。

芳官還不能適應變化了的人際關係,確切說就是不能忍受乾孃的虐待。雖然學戲時,也受苦,也捱打,但戲子學戲時挨師傅打是有規矩的,比如臉上腿上手上等都不可以打,主要的懲罰方式還是加練和餓飯等,不象現在的乾孃逮哪兒打哪兒。而且原來做戲子時,只要唱得好,不論性格如何人緣如何,都會得到別人的喜愛甚至尊重。現在作了丫環,處處要看別人臉色,會唱戲更被認為是“狂妄”的標誌。就因為芳官當過戲子,所以她所犯的大錯小錯都被人家聯繫成“戲子”的劣根性。受了乾孃的虐待,別人也不同情她,反而說她太狂,她當然會感到不服氣。

芳官作為一個小丫環,的確有很多毛病,但結合到她與眾不同的人生經歷來看,這些毛病也是情有可原的,並非完全是她自身的過錯。而且這些毛病倒也都不是什麼原則問題。她的本性並不壞。她用茉莉粉替換薔薇硝欺騙賈環,實在是因為薔薇硝用完了,而且這也是麝月出的主意,她本人並不想“看人下菜”;她頂撞乾孃實在是因為不堪虐待;她用糕喂鳥也只是為了跟蟬兒賭氣;她唯一一次打群架也是別人聞訊主動來相助,並非是司棋砸柳嫂廚房那樣有組織有預謀的群毆;她與趙姨娘爭辯時說“梅香拜把子”,實在也是口不擇言地說了實話——別人也不見得就很尊重趙姨娘,只是大家都沒有勇氣這樣說罷了。她所有的“狂妄” 行為都只是出於自我保護不肯吃虧的本能。幾年的學戲生涯極大開發了她的智力和魅力潛能,使她顯得比別人更伶俐。用劉蘭芳的常用語形容就是“機靈鬼兒,透亮奔兒,小精豆子不吃虧兒”。別的丫環捱了打罵、受了委屈,都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忍氣吞聲,只有她總是非要跟對方較真、講理,不肯老老實實服從管教,有時甚至無理也要攪三分。而且她有一說一百無禁忌,加上本身口齒伶俐,常常把對方噎得目瞪口呆惱羞成怒,只好由罵升級為打。她不但在生活中不肯吃虧,就連做遊戲輸了時,也不肯服輸受罰,偏偏她運氣又好,總能在這種時刻搬來寶玉作救兵。以致於連麝月這個好脾氣的姐姐有時也忍不住要和晴雯聯手“以大欺小”,狠狠隔肢她一頓。所以寶玉在芳官被逐時也認為是因為她年幼伶俐,壓倒別人所致。說穿了,芳官只是個愛耍小孩脾氣、從不掩飾自己的女孩子而已。她並沒有什麼野心,也不是處心積慮地要欺負別人。她的勇敢好勝主要由於她自幼沒有象其他丫環那樣受到純粹奴隸式的壓迫。她比別人顯得更加搶眼,並不一定是她有意識地搶鏡頭、抓尖要強,而是因為她本身就比別人更有魅力。可能當過演員的人就是與眾不同吧?據說有人在廣東的球場上偶遇退休多年的林青霞時,還可以在三米之外感受到她的魅力,說“她的美就象殺氣一樣,是有放射性的”。然而“不招人妒是庸才”,聰明和魅力也正好造成別人嫉妒她怨恨她的原因,而她自己又年輕幼稚,不懂得鋒芒畢露的危險,所以落得受陷被逐的結果。

龍爭虎鬥怡紅院——人生如戲

芳官在怡紅院,有時是個可愛的小精靈,有時又是可惡的小搗蛋鬼,讓人恨又不是,喜歡又不是。雖然有很多毛病,她還是得到了主人的另眼相看。她因為受乾孃欺負,“不平則鳴”,引起了寶玉的注意和同情,並且親自批示要求以襲人為首的大丫環們多照顧她。於是她因禍得福,反而得到了連小紅這樣的優秀人才都可望不可及的機會,正式登堂入室,成為寶玉的貼身丫環。芳官這麼討人喜歡,關鍵並不是她比別人更漂亮聰明,可能更多還是因為她與眾不同的特殊魅力。

以前賈平凹寫過一篇關於女人魅力的文章。他認為女人的魅力不在於漂亮聰明才華等等,而主要是要有“態”。古代的良家婦女在嚴謹的三從四德封建教育下顯得呆板無情趣,所以多數風流才子更願意去找青樓女子來得到審美的滿足。“秦淮八豔” 的故事就是個證明。因為古代大多隻有妓女才有機會學習琴棋書畫,音樂舞蹈,甚至天文地理。這種教育本身給她們的談吐和儀態造成的美感,在普通婦女身上是很難找到的。這種“態”,我的理解就是在文化積澱下形成的一種美好的氣質和風情。

龍爭虎鬥怡紅院——人生如戲

想來芳官應該是怡紅院裡最有“態”的丫環了。芳官受過專業的舞蹈和音樂訓練,她的形體和身段的儀態在怡紅院絕對是出類拔萃的。她雖然沒讀過書,但戲文背了不少,崑曲中的優美戲文是足以令黛玉這樣的女才子心折的。演員背臺詞也不可以死記硬背,必須有所理解才可以演好劇中的角色,做到聲情並茂。所以,芳官雖然不識字,但心中也有好文章,而且對於劇中人物故事的感受使得她比同齡女孩子對於愛情和人生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所以寶玉也覺得跟她聊天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另外,她不是從小侍候人長大的,所以她的舉止言談中比別人少了一份謙卑,多了一份自信。在其他丫環面對王夫人的無端指責噤若寒蟬時,只有她敢於面帶微笑,為自己辯解。真正的好演員都是在大場面下無所畏懼,越是人多就越是演得盡興,俗稱“人來瘋” ,這是作為演員的基本素質,但在普通人看來,就覺得這是輕浮的表現。芳官呆在丫環群中就是顯得比別人搶眼、會乍呼。她和寶玉在一起時表現得不太象丫環,倒象寶玉的妹妹或者哥們兒,說起話來也象是商量多於請示。這也是寶玉覺得她與眾不同的原因。所以寶玉對她的態度也與眾不同,不但處處保護她遷就她,還給她起特別的名字,作特別的打扮,誰知這更引起了他人的嫉妒和非議。

很多人說芳官是“狐狸精”。我覺得倒不見得。通常民間意義上的狐狸精是指專門以勾引男性為能事,喜歡爭風吃醋,放蕩不堪作風不正的女人。而芳官雖然對寶玉的態度有點不拘小節,但她似乎並不真的想要引誘他如何如何,頂多只是覺得跟寶玉很玩得來罷了。如果寶玉對她特別好,她當然也很得意,甚至有時會“登鼻子上臉”,但也不會因此想到也要加入候補姨娘的隊伍中去。她只是希望能和寶玉以及其他小姐妹們永遠在一起肆無忌憚地嘻笑玩耍。

芳官雖然跟晴雯有點象,都給人以狂妄的感覺,但她的人緣比晴雯要好得多,可見她並不是個一味自大的人。在戲班裡,演員之間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而共同的悲慘身世也使得她們同病相憐,富有團結精神。所以一聽說芳官捱打,藕官蕊官等人立刻同仇敵愾,一致對外,跟趙姨娘大鬧了一場。芳官同情藕官蕊官的同性之戀,她們三個似乎也是十二官中最“鐵”的朋友。藕官和蕊官不但為了芳官不惜“犯上”毆打趙姨娘,更在芳官被逐後,陪她一起出家,可見她們還真是“階級情意深似海”。其他丫環之間倒不曾見過這樣的感人友誼。芳官本身應該也是個講義氣的人,才得到了這樣的回報。她曾自稱善飲惠泉酒。海量的女子都有些俠氣,還真是這樣。

芳官不但跟舊日姐妹們感情好,跟新交們也很要好。她跟晴雯在一起玩得無拘無束,也會睡在襲人身上撒嬌說“好姐姐,心跳得很。” 全然不計較以前這二位姐姐對她“狂妄、可惡” 的評價,也想不到她們對自己好有是多少因為覺得自己可愛,多少是因為看在寶玉的面子上。她的這些可愛的小孩子表現,多半是天性使然而非故意賣弄,只是因為以往受過專業訓練,使得她的舉止嬌態更惹人憐罷了。對於柳家母女的拉攏,她也是投桃報李絕不含糊,再想不到人家是想利用她,以便把柳五兒弄進寶玉房中。也許她也明白對方的用心,但對她來說,一個簡單的處世哲學就是:誰對我好,我就對誰好。所以當柳五兒受冤時,她也為之奔走,向寶玉求助。

芳官在中最美麗的出場應該是群芳夜宴時,她“只穿著一件玉色紅青酡絨三色緞子斗的水田小夾襖,束著一條柳綠汗巾,底下水紅撒花夾褲,也散著褲腿。頭上眉額編著一圈小辮,總歸至頂心,結一根鵝卵粗細的總辮,拖在腦後。右耳眼內只塞著米粒大小的一個小玉塞子,左耳上單帶著一個白果大小的硬紅鑲金大墜子,越顯的面如滿月猶白,眼如秋水還清。

”非常富於健康自然的美感。大家都說她和寶玉活象孿生兄弟。《紅樓夢》中有兩個女孩與寶玉相象,一個是男裝的湘雲,一個是夜妝的芳官,二者都是秉性自然、活潑無忌的女孩子。

龍爭虎鬥怡紅院——人生如戲

夜宴時的第一個節目,就是寶釵建議芳官唱個戲曲選段。大家都不想聽俗氣的祝壽歌曲,而是建議她唱一支最拿手的(也勢必是她自己最喜歡的) 曲子。作為一個專業的花旦,“狐狸精”芳官最喜歡的不是《牡丹亭》、《西廂記》這些出名的愛情戲劇,而是湯顯祖的《邯鄲記》。她細細地唱了其中的選段——《賞花時》。這支曲子詞句清麗、格調高雅、意境幽遠,在群芳夜宴這樣一個特殊的場景唱起,使人在欣賞沉醉之餘,心中油然升起一種不能自已的傷感與悲涼。“細細地”唱,說明她唱得十分投入、認真,這應該是她的拿手好戲了。她最愛表現的,不是男歡女愛多愁善感的懷春小姐,而是何仙姑這樣一個看破紅塵飄然而去的仙子。這個情節,使我們看到了爭強好勝、恃寵而驕、人小鬼大的芳官的另一面——一個冷靜飄逸、高雅脫俗的年輕女子。

在她唱完此曲後,寶玉反覆念著“任是無情也動人”這句詩,“聽了這曲子,眼看著芳官不語”。這個細節似乎暗示了一點寶玉對她的真實微妙的感情。雖然並沒有對她產生愛情,但還是覺得她很可愛,很迷人。寶玉雖然對她非常關心寵愛,但也沒有上升到晴、襲的地步。在她被逐時,只說“從此休提起,全當她們死了,不過如此。況且死了的也曾有過,也沒有見我怎麼樣”。此後他只對晴雯有過思念和傷感,對於芳官可是想也沒再想過。芳官對於他來說,只是個象小寵物一樣可愛的難得的小丫環,可以滿足他多種多樣的欣賞品味。可是如果一定要失去的話,他也不會覺得特別不捨。

龍爭虎鬥怡紅院——人生如戲

怡紅院中只有兩個人姓花,一個是襲人,一個是芳官。二者都是花一樣的嫵媚嬌俏的女子,但二者卻又完全不同。大花對寶玉的感情是奉獻多於索取,小花對寶玉是恰恰相反。她在寶玉身上並沒有傾注那麼多心血和理想,對他頂多只是一些朦朧的好感而已,所以雖然最後被趕出去了,也不覺得有多麼失落。拿得起,也放得下。

芳官的美和不同都來自她特殊的人生經歷,她的缺點也主要是戲班生活給她留下的烙印。最終,她還是因為這段經歷而被逐,就因為她唱過戲,所以在王夫人眼中就成了想當然的狐狸精。其實,芳官的特點和缺點似乎其他小戲子身上也都具備,只是因為芳官身處怡紅院這個龍爭虎鬥的大環境中,這些特點和缺點也就顯得更加突出,所以曹公重點描寫她,把她作為十二官轉業後生活情況的一個縮影。最終,她們都因為唱過戲,所以集體被逐。反正在王夫人看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龍爭虎鬥怡紅院——人生如戲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在芳官的戲劇生涯中看多了悲歡離合的人生故事。“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她對於愛情和婚姻並不見得存在多麼大的幻想。她的人生態度是對別人有恩報恩,有仇報仇。自己則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盡情享受現有的歡樂。當王夫人趕她出去時,她雖然也非常委屈,但並不象司棋那樣四處求爺爺告奶奶爭取留下(雖然憑寶玉對她的寵愛,也未嘗不可一試);也不象晴雯那樣氣個半死,然後後悔自己以前的作為;更不象金釧那樣以自殺這種極端的行為來證明自己不是“狐狸精” 。她是個明戲的人,知道包括寶玉在內,誰也幫不了她,事已至此無可挽回,傷心哀求是沒有意義的,所以並不留戀,也並不難過。畢竟她並沒有象晴、襲那樣為寶玉付出那麼多心血,也沒有什麼非份之想,所以更談不上夢想破滅。人家說“婊子無情,戲子無義” 。現實生活中,演員似乎的確對於自己的感情比普通人更加收放自如,這也許就是人們對演員的感情生活難以理解的原因吧?怡紅院是個美麗的熱鬧的舞臺。芳官曾經和寶玉以及其他姐妹們親密配合,在此演繹了一幕幕精彩好戲,也許是逢場作戲,也許是傾情投入,反正最後終於到了好戲散場的時候。一個真正的好演員,哪怕是在被哄下場的情況下也依然能夠保持自己謝幕時的風度。芳官算是做到了。

被逐之後,她不願意被惡毒的乾孃隨便配給某個不三不四的男人去面對新的不幸,而寧願出家為尼,“抵多少門外即天涯”。一個好演員,如果沒有真正的好劇本和好舞臺,她寧可選擇永遠罷演。當她明白屬於自己的轟轟烈烈一幕已經結束時,她的選擇是歸於徹底的平淡和清淨,一如離塵的何仙姑。

龍爭虎鬥怡紅院——人生如戲

不知她和藕官蕊官的這一追求清淨的夢想能否真正實現,她跟了水月庵的智通;藕官蕊官跟了地藏庵的圓心。這兩個老尼姑其實也就是想騙幾個小丫頭來使喚罷了。芳官出家後也許又會象智能一樣,認識到尼姑庵不過是又一個“牢坑”,於是又發生新的反抗壓迫的故事。總之是樹欲靜而風不止,芳官要想真正成為一個平安的平凡的人,真的不容易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