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场26分!周琦仍是CBA大魔王,距联盟第一中锋只差一个易建联?

半场26分!周琦仍是CBA大魔王,距联盟第一中锋只差一个易建联?

周琦只有不断前进才能生存。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出自查尔斯·狄更斯。但当我们念到这句,却会禁不住的想及《野狼disco》的动感旋律。这,就是我们的惯性思维。

关于“大魔王”周琦,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应该仍是对阵波兰比赛里的低级失误,内线打不进,外线投不准的低迷表现,是对男篮“老大”易建联的指责回应“这事赖我?”的懵懂少年,是在NBA混迹一年有余,最终扫兴而归的“失败者”……

所以,当我们突然看到周琦居然在CBA砍下35分,9个篮板的超豪华数据的时候,第一反应居然会是:这,还是那个“波兰球员”周琦吗?在对阵福建男篮的比赛中,周琦两分球13投11中,三分球居然也6中2,连球队大外援贾内尔·斯托克斯都甘拜下风——要知道,这可曾是NBA发展联盟最有价值球员啊。

这就是我们今天评论的主题,“双面”周琦的故事。

2米10的周琦年少成名,早在2011年,年仅15岁的周琦便在第二届U16亚青赛上砍下43分、19篮板、12盖帽的“超豪华”数据。并接连赛U17、U19世青赛中有上佳表现。正是因为国家队的成功,让周琦逐步成为了CBA俱乐部的宠儿。2014年周琦与新疆男篮签约时,新疆男篮便有意将其作为球队的未来核心来培养。

在效力新疆男篮的第一个赛季,周琦就让管理层感受到了希望所在,场均14分,7篮板,身高的优势让周琦在内线进攻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半场26分!周琦仍是CBA大魔王,距联盟第一中锋只差一个易建联?

周琦曾让哈达迪反复硬吃。

但伊朗外援哈达迪却让周琦明白了自己仍是一个“小学生”。在新疆男篮与四川男篮争冠的那个赛季,效力于四川男篮的哈达迪多次在内线背身硬吃周琦,身材瘦弱、对抗能力弱的周琦,被老迈的哈达迪一招低位背身反复蹂躏。

也许就是在那一刻,周琦才真正坚定了去NBA发展的想法。在踏上NBA之后,关于周琦的发展方向就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

一种是传统内线发展模式,以一些老资历、老资格的篮球元老,年龄较大的老球迷为代表。这些人带着浓重的实用主义色彩,受“根红苗正”篮球理念影响,中锋就应该踩着三秒区线背身要球,控球后卫就应该老老实实运球过半场,组织策应。

不要老是干牝鸡司晨的事。“不想当厨子的司机不是好裁缝”,在他们看来都是不务正业。正如一位CBA球队主帅所说,那些花哨的胯下、背后运球有什么用?老老实实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最重要。

另一种,是比较符合当下流行趋势的“空间型”内线流。戴维斯、唐斯,以至于字母哥、大帝等新生代内线几乎都属于此种流派。像“大鲨鱼”奥尼尔那样低位持球背身的打法,他们也懂,但使用的更加灵活——因为他们都具备奥尼尔所不具备的外线持球突破、三分线外投篮能力。

也就是这群年轻人在慢慢改变着篮球,改变着以前那一套“中锋落位、锋线溜底、后卫弧顶持球”的老黄历。他们玩的,是更具观赏性,更为灵活的新式篮球——好吧,这也符合95后孩子们的想法。

半场26分!周琦仍是CBA大魔王,距联盟第一中锋只差一个易建联?

周琦仍在不断成长。

周琦就被夹在这两种流派之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真正的位置。这似乎这两个流派却又一致的认为周琦,并不属于其中。特别是回到国家队之后,周琦“没有位置感”的缺点就更加明显,主帅李楠受传统篮球文化熏陶多年,也对当下流行的流行,特别是美国篮球空间型内线的打法颇有研究,“钻石”“牛角”更多是让易建联和周琦在外线交叉掩护,之后一人顺下——打的就是空间型内线的战术思路。

但显然,周琦并没有完全适应这种战术,在完成低质量掩护之后,他有时候还会挡易建联的突破路线上。

回到新疆男篮之后,周琦的能力之所能被完全释放,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周琦彻底从传统战术之中摆脱出来,逐渐明确了空间型内线的发展思路。周琦在三分线外持球、出手的次数明显提升,空切突破的打法越来越频繁,而偶尔的内线强打,也鲜有使用传统中锋的背身、勾手等技术,反而是更贴近前锋动作的面筐突破。

这,让很多习惯了在内线硬“刚”的国内中锋很不适应。

在周琦从NBA返回CBA之后,普遍的看法是,等周琦成为联盟第一中锋之后,再去尝试NBA吧。如今看来,在明确了发展思路之后的周琦,正逐渐向这个目标迈进。

辽宁男篮韩德君,困于传统中锋模式,篮下身体进攻型,移动慢是最大短板,并且最为重要的是,年龄已不小了。王哲林,敢打敢拼,勇猛果敢,但进攻半径过小,手段过于单一……至易建联退役之后,谁人能扛起中国男篮移动长城的大旗,估计,还是那个我们反复指责的周一板呢?不过,或许我们的指责,也正是他不断完善的动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