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誠死前唯一牽掛非妻子,李清照晚年改嫁,二人當真恩愛甚篤?

詩詞都是中華文明的瑰寶,詞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下里巴人”,必須配合音樂使用,非獨立的文體,直到蘇軾“以詩為詞”,才慢慢將詞的地位提高,使之成為與詩一樣的一種文學形式。

“以詩為詞”的表現手法自然是創舉,但在蘇軾之後,有一位著名詞人,卻反對用作詩的手法來寫詞,她就是李清照。李清照認為詞“別是一家”,作詞重在協律,而她本人的詞,也始終堅守這一主張。與她的詞一樣,她與丈夫趙明誠的愛情故事,同樣流傳甚廣。

趙明誠死前唯一牽掛非妻子,李清照晚年改嫁,二人當真恩愛甚篤?

李清照畫像

封建社會少有的幸福婚姻

李清照父親李格非,是當朝的禮部員外郎,丈夫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是吏部侍郎,所以這二人的婚姻,與封建社會的大部分世家子弟的婚姻本無二致,都是家族聯姻的產物。

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那個時代,很難有真正幸福的婚姻,但李清照和趙明誠偏偏就趕上了這樣的好運氣。李清照家學淵源,自小聰慧過人,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才女,早早就寫出了“昨夜雨疏風驟”的《如夢令》來。

雖然在常見的歷史典籍中,並無直接對李清照外貌的描寫,但旁敲側擊也能推測出,她肯定是一位美人。那丈夫趙明誠是否配得上她呢?

趙明誠死前唯一牽掛非妻子,李清照晚年改嫁,二人當真恩愛甚篤?

李清照畫像

趙明誠是朝廷的太學生,才華自然是不用懷疑的,家教良好,品行優良,更為難得的是,兩人都對古玩字畫有非同一般的興趣,所以這兩人成婚之後,還是非常幸福的。

當時正是北宋末年,他們不會知道,一場巨大的災難即將襲來,但在這災難到來之前,兩人的生活中有的,大多都是盛夏清甜的蓮子羹和午後愜意的“賭書”時光。

閒暇時就一起作詩論文,到了夜裡就關上門來,依偎在一起,細細品鑑那些已經蒙上了歷史塵埃的古玩字畫。日子不緊不慢地過著,“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那時候誰也沒有想過,這樣的美好日子會那麼短暫。

趙明誠死前唯一牽掛非妻子,李清照晚年改嫁,二人當真恩愛甚篤?

李清照雕像

家道中落後的素心相守

宋徽宗上臺之初,確實是有雄心壯志,要當一個勵精圖治的好皇帝,但在環境的影響下,他逐漸迷失了自己,沉浸在對字畫等藝術的享受中,昏庸無道,朝政徹底敗壞,而朝廷的新舊黨爭,讓李家受了牽連,李格非和李清照先後被逐出京城,且永世不得在京城為官。

而後不久,奸相蔡京專權,幾番鬥爭之後,趙挺之被罷官,因病去世,京城再也容不下趙家的人,所以趙明誠只好來到青州,這雖然是不幸,但對於李清照來說,兩人又可以相守在一起,也算是一種幸運了。

趙明誠死前唯一牽掛非妻子,李清照晚年改嫁,二人當真恩愛甚篤?

李清照夫婦青州故居

趙明誠和李清照夫婦二人,在青州住了十年,這可以說是他們一生中最平靜美好的日子了。從物質生活上來看,當年盛夏清甜的蓮子羹是肯定沒有了,可從精神生活來看,現在反而更像是兩人一直想要的樣子。

遠離了世俗塵囂,也遠離了官場的爾虞我詐,他們可以在夜雨燭光中,盡情地賞玩那些古器了。透過這些金石古籍上的塵埃,他們彷彿回到了過去那些文人墨客的時代,這個風雨飄搖的北宋,已經與他們無關。

趙明誠死前唯一牽掛非妻子,李清照晚年改嫁,二人當真恩愛甚篤?

李清照畫像

陰陽兩隔的悽苦晚年

宋欽宗靖康二年,金兵大舉進攻,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變”拉開帷幕,北宋正式滅亡,趙構建立南宋,時局之動盪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在這樣的情況下,個人的愛恨恩怨,都已經渺小至極,微不足道而已。

在兵荒馬亂之中,李清照獨自帶著大批的經書古籍,來到了趙明誠鎮守的江寧,這時整個北方已經是金人的天下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李清照的詩詞由此開始,再也沒有閨房之樂了。

趙明誠死前唯一牽掛非妻子,李清照晚年改嫁,二人當真恩愛甚篤?

李清照紀念堂

沒多久,金兵繼續進攻,在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大背景下,江寧成了棄城,趙明誠夫婦不得不開始逃亡,就在這一年,趙明誠被徵召為湖州知州,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任命,趙明誠為了避免李清照和自己一起犯險,決定獨自赴任。

兩人告別之際,趙明誠對李清照說:

“從眾。必不得已,先棄輜重,次衣被,次書冊卷軸,次古器,獨所謂宗器者,可自負抱,與身俱存亡,勿忘之。”

趙明誠死前唯一牽掛非妻子,李清照晚年改嫁,二人當真恩愛甚篤?

李清照扮演形象

沒想到這一分別竟是永訣,趙明誠在赴任途中染疾身亡,兩人從此陰陽兩隔。從趙明誠留給李清照最後的話中可見,趙明誠死前唯一牽掛最深的,是畢生心血收集來的金石古籍,是要李清照“與身俱存亡”的那些冷冰冰的宗器,而不是李清照。

當然,趙明誠也沒有料到,這一別會是永別,所以是否心中有對李清照的牽掛未能好好表達,我們不得而知,但在趙明誠的心中,或許《金石錄》的重要性,真的是超過李清照的吧。不過古代讀書人,功名抱負放在第一位乃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時代的侷限性非個人之力能抗衡的。

趙明誠死前唯一牽掛非妻子,李清照晚年改嫁,二人當真恩愛甚篤?

李清照故居

李清照聞趙明誠死訊,自然十分悲苦,而他所囑託的那些金石古籍,她也確實用心照顧了,可惜亂世流離,她一個孤苦女子,要保全這多達15車的寶藏,實在有心無力。

李清照一路輾轉南下,到達杭州的時候,與趙明誠用了大半輩子心血收集的那些古玩字畫,基本上已經散失殆盡了。此後不久,李清照就改嫁張汝舟,這件事雖然爭議不斷,但據史料記載,當時這事兒已經是大街小巷多有談及,所以要說作假,有些不切實際。

宋朝比較開放,改嫁是很正常的事情,至於李清照為何要改嫁張汝舟,大抵有兩個原因。

趙明誠死前唯一牽掛非妻子,李清照晚年改嫁,二人當真恩愛甚篤?

李清照劇照

第一,李清照的古玩字畫,一大部分是被偷走的,而李清照想要懸賞找回這些珍貴的“寶藏”,不管在哪些方面都需要用錢,所以才想要委身張汝舟,以藉此機會找回散失的古器。

第二,張汝舟覬覦李清照蒐藏的那些古籍文物,所以有心獻殷勤,自然是百般照顧,李清照此時已經是心力交瘁,走投無路,被張汝舟矇蔽了心智,也是完全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很快李清照發現張汝舟是個偽君子,決絕地與張汝舟離婚,這等“休夫”之事,在那個時代也算是驚世駭俗了,但李清照做得雲淡風輕。經此劫難,李清照對世俗人情幾乎掛念,遂獨居陋室,開始了晚年的悽苦生活。

趙明誠死前唯一牽掛非妻子,李清照晚年改嫁,二人當真恩愛甚篤?

李清照劇照

李清照晚年整理《金石錄》,為其寫後序,其中多有記載於趙明誠之事,可見李清照對趙明誠的愛,是至死不渝的,但昏君當道導致國破家亡,李清照與趙明誠的悲劇,只是那個時代下,無數個類似家庭的無數個類似悲劇的其中之一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