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李祖娥:一部移動皇權史,以此女論北齊衰亡

曾經以為這是天堂,卻沒想已被地獄包圍,看淡人生起起落落,轉身找一處寧靜。

——有感

北齊是一個很難忽視的王朝,不僅是因為它與北周和南朝三分天下,更多的是它的任性妄為與時代的逆反表現。似乎高家的血液裡流淌著暴躁的基因,爭鬥與血腥總是圍繞不散,若找一點呈現,那就是生活在高家後宮的女性們。若是找一代表,那李祖娥就是那不幸的點,她的一生就是一部北齊史,從開始到結束,記錄著高家一切。

北齊李祖娥:一部移動皇權史,以此女論北齊衰亡

李祖娥

開場——北齊第一位皇后

公元五五零年,高歡的次子高洋稱帝,在父兄的鋪墊下順利從幕後走到臺前,而他的皇后是李祖娥。

在南北朝時期,能嫁給皇帝的女子一般家世都不簡單,這是由時代環境決定的。李祖娥的家世也不是小門小戶,而是世家大族。父系是頂級世族李氏,屬於趙郡李氏,在《氏族論》中有載:"今流俗獨以崔、盧、李、鄭為四姓,加太原王氏號五姓,蓋不經也。"其中"李姓"為山東五大郡姓之一。

而其中的"崔姓"是李祖娥母親的世族,其母出身與"崔姓"中最牛的博陵崔氏,為南北朝第一等高門大族。

介紹完李祖娥的背景,再來看下北齊政權的組成。

北齊的核心是六鎮流民和關東世族——《魏晉南北朝史論稿》

六鎮流民主要是鮮卑貴族,而關東世族主要指華山和崤山以東的世族,包括河北大族和山東世族。北齊的統治光靠鮮卑貴族是不行的,離不開世族大家的支持。

所以身為北方最牛兩家世族結合的代表李祖娥嫁給高洋就不奇怪了,這也難怪"獻武王擢為中外府長史,為齊王納其第二女。"高家需要世族的支持。

擁有深層背景的李祖娥應時代要求嫁給了高洋,當高洋把元氏趕下臺後,李祖娥也成為了北齊政權第一位皇后(現封的)。

在高洋當政期間,李祖娥的生活可以說是非常輕鬆愉快的。她也為高洋生下兩子一女,長子高殷也被立為太子,此時的她可以說是人生贏家。

北齊李祖娥:一部移動皇權史,以此女論北齊衰亡

世族大家

有時天堂和地獄就是一步之遙,讓你措手不及

李祖娥的男人高洋是一位雄主,政治軍事才能繼承了高家的優良基因。可是高家還有一傳統也被他保留了下來,而且發揚光大,那就是殘暴和私生活混亂。

高洋是一喝酒就變身的物種,為什麼這麼說,請看證據:

"於東山宴,勸酬始合,忽探出頭,投於柈上。"

"太后嘗在北宮,坐一小榻,帝時已醉,手自舉床,後便墜落,頗有傷損。"

"其後縱酒肆欲,事極猖狂,昏邪殘暴,近世未有。"

喝醉的高洋屬於六親不認,什麼事都能幹出來。連自己老媽婁昭君都打,何況是李祖娥的家人。

高洋一次去崔家,把自己丈母孃打的血肉模糊,並說出:"吾醉時尚不識太后,老婢何事。"

這句話也是高洋對自己的正確認識,喝了酒他真的不認自己老媽。

這是高洋喝酒後的殘暴,對於李祖娥家傷害之一。還有高洋的私生活混亂也波及了李家,李祖娥家裡還有個姐姐李祖猗,嫁給了北魏宗室(東魏)元昂。李祖猗被高洋看中了,高洋直接幹出殺夫奪妻的駭人聽聞的事。

後來還是李祖娥和婁昭君一起勸,高洋才作罷。"後啼不食,乞讓位於姊。太后又為言,帝意乃釋。"

此是高洋對於李家的第二次傷害,兩次傷害盡顯高洋的黑暗面,李祖娥表面風光的皇后生活又有多少無奈與辛酸,只有她自己清楚。

雖然高洋殘暴加酗酒,但對於李祖娥本身並沒有做多出格的事,大多時間都"唯後獨蒙禮敬",日子還能過得去。高洋死後才是李祖娥的地獄。

北齊李祖娥:一部移動皇權史,以此女論北齊衰亡

影視劇中的高洋

關鍵詞:雙廢

公元五五九年,高洋去世了。太子高殷繼位,成為北齊第二位皇帝。李祖娥也水漲船高,成為太后。但噩夢由此開始,只因北齊還有婁太后,還有她那些不甘寂寞兒子們,最關鍵他們深受高家傳統影響。

高洋死後,高殷雖為皇帝,可是以婁太后和她兒子高演高湛為首的鮮卑勢力掌握著北齊的軍政大權。

高洋臨終前跟弟弟高演說了一句話:"奪時但奪,慎勿殺也。"高洋臨死前跟高演說這話並不是試探高演,而是他對高家一貫做事風格太瞭解了,還有就是高演不但有奪位之心,更具有奪位的實力。

在李祖娥悲慘命運開啟前,再來看下北齊中的鮮卑和漢族。

一是北齊的政權基礎是鮮卑貴族和漢族世族的聯合。但北齊與北周相比,卻朝著鮮卑化的方向越走越遠。

顯祖嘗問弼雲:"治國當用何人?"對曰:"鮮卑車馬客,會須用中國人。"顯祖以為此言譏我。

這是《北齊書·杜弼傳》中的一句話,顯祖是高洋,高洋之所以認為"此言譏我",是因為高家人從心底認同自己是鮮卑人,而不是漢人。

二是北齊重鮮卑而輕漢。此事從高歡時期就已經形成了,鮮卑貴族才是高歡爭取和迎合的主流中的主要方面。

歡每號令軍士,常令丞相屬代郡張華原宣旨,其語鮮卑則曰:"漢民是汝奴,夫為汝耕,婦為汝織,輸汝粟帛,令汝溫飽,汝何為陵之?"其語華人則曰:"鮮卑是汝作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絹,為汝擊賊,令汝安寧,汝何為疾之?"

所以"時鮮卑共輕華人"並不是一句話,而是實實在在所存在的現象。北齊鮮卑人打仗,漢族負責提供物資,但鮮卑人還看不起漢族,高家還自認是鮮卑人,這樣矛盾重重。

李祖娥人生下半段遭遇就是此背景下展開的。

上臺後的高殷帝位不穩,輔政大臣楊愔想要解除對帝位威脅極大的高演和高湛,這二位都不是省油的燈。

可此舉最終功敗垂成,帝黨核心人物叛變,高演高湛的實力和婁昭君的站臺,讓高殷毫無還手之力。

結果是高殷被廢(後也被殺),楊愔被殺,李祖娥被禁。李祖娥企圖廢婁昭君以挽救一切,可惜被婁昭君實力扼殺於搖籃。

李祖娥的人生巔峰立馬被摧毀,但事情還沒有完。高演在此次政變中上位為北齊孝昭帝,沒兩年就去世了。他的弟弟高湛因為實力被內定為皇位繼承人,李祖娥又一次要直接面對高家人,只因高湛在私生活一如其兄。

高湛要睡他的嫂子李祖娥,李祖娥當然不從之,可高湛也抓住了李祖娥的死穴,"若不許,我當殺爾兒。"

無奈之下,李祖娥只能從之,而且還懷孕了。但李祖娥殺了這個孩子,導致高湛發狂,也殺了李祖娥最後一個兒子高紹德,而且高湛還將她打的半死不活。

史書記載"後大哭,帝愈怒,裸後亂撾撻之,號天不已",高湛在這方面可以跟他哥哥高洋相比,都一股暴虐基因。

李祖娥幸得宮女解救,送入尼姑庵,從此青燈常伴。後來北齊滅亡,作為高家媳婦,也被按照俘虜帶到北周,後隋朝建立,李祖娥回到老家趙郡,再也沒有出現在歷史中。

北齊李祖娥:一部移動皇權史,以此女論北齊衰亡

北朝騎兵

李祖娥經歷映射北齊亡國之因

李祖娥回家了,她的出現與結束似乎就是北齊的開始與結束。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統一之勢來臨時,曾經最強的北齊卻最先掉隊。而李祖娥好像是來見證著一切的悲慘女人,若以她的經歷去看北齊的衰亡,我們能看到什麼?

其一,貫穿始終的胡漢衝突

李祖娥背靠兩大世族李氏和崔氏,這也是她除了才貌之外被高歡選為兒媳婦的重要原因。東魏北齊政權初期,高家除了要倚重鮮卑貴族外,還有就不能忽視華北的世族大家,畢竟北齊所佔疆域為關東地區(崤山以東)。

雖說北齊中漢族世族大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北齊的鮮卑貴族包括自認為是鮮卑人的高家都看不起漢族。李祖娥後位立廢之時就充分表明這一點。

立時,"及帝將建中宮,高隆之、高德正言漢婦人不可為天下母,宜更擇美配"。

廢時,太皇太后曰:"豈可使我母子受漢老嫗斟酌。"

李祖娥在立廢之間,感受到北齊統治者的主流思想對於漢族的輕視,同時也反應出兩者之間存在巨大矛盾。

包括對於李祖娥比較好的丈夫高洋也有這樣的想法,體現在他曾經想廢掉太子高殷。

文宣每言太子得漢家性質,不似我,欲廢之,立太原王。

高洋這麼說,也是把自己劃入鮮卑一列,也看不起漢族,不然也不會這麼說。之後北齊或者說高家在鮮卑化越走越遠,李祖娥在寺廟那幾年,胡漢衝突更加突出,鮮卑化的漢人有時比真正的鮮卑人更加可怕,只因統治者的傾向。

鳳於權要之中,尤嫉人士,崔季舒等冤酷,皆鳳所為。每朝士諮事,莫敢仰視,動致呵叱,輒詈雲:"狗漢大不可耐,唯須殺卻。"

說這句話的人是真正的漢人,但卻自認是鮮卑人,事情發生在北齊後主主政期間,可見北齊的民族矛盾厲害。

其二,高家的作風

北齊被眾人冠以"禽獸王朝"的原因,只因高家的殘暴與淫亂。從高歡開始,在私生活這方面就非常放得開,高歡收了不少北魏皇室的女人。

用婁昭君對高洋曾經說過的話"什麼樣的父親就會生下什麼樣的兒子"。高歡的幾個兒子一個比一個優秀,在私生活和殘暴這方面,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高澄、高洋、高湛這三兄弟一個比一個突出,李祖娥正好作為一根線穿插其中。高澄掌權時,就調戲過李祖娥,李祖娥雖然是高洋老婆,但高洋做過不少傷害李家事,打過丈母孃,強佔過其姐。高湛逼李祖娥從之,並且也打過她。

李祖娥對於高家的殘暴和私生活的混亂是深有體會的,估計沒有人有她這樣的感觸。在雄厚的王朝基礎也經不住高家這麼折騰,最終在北齊後主高緯的荒淫無道下,北齊崩潰了,它扛不住了,北周大軍攻滅北齊,"禽獸王朝"就此終結了。

當北齊滅亡後,身處寺廟的李祖娥心裡不知是什麼滋味。但她也隨同北齊宗室一起被押到長安,高家主要人物基本被殺,她卻存活下來了。

李祖娥還見證了隋取代北周,此後她才返回家鄉趙郡,如同消失的北齊一樣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李祖娥的經歷最重要兩點一是胡漢衝突,一是高家的殘暴不仁。此兩點也是北齊滅亡的重要原因,或者說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胡漢衝突是北齊的鮮卑化逆歷史趨勢最終被漢化的北周取代,高家的殘暴是統治者的不仁,如此作風,國祚何以能長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