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張騰軍:名“副”其“實”的拜登

張騰軍:名“副”其“實”的拜登

作者:張騰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來源:本文原載《同舟共進》2019年第11期;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

2017年8月,美國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市的一場“白人至上主義”集會演變成嚴重的暴力衝突事件,震驚全國。在8月27日的《大西洋月刊》上,前副總統拜登痛斥特朗普鼓勵白人至上主義者的行為,表示“我們正活在為國家靈魂而戰的時代”。此時,距離他從副總統位置上退下來才半年。年近75歲的拜登,大可不理政事、安享天倫之樂,但自特朗普上臺以來,他從未停止發聲。

關於拜登,外界有太多各式各樣的標籤,有人稱他是風趣幽默、坦誠率性、有親和力的政治家,也有人批評他是見風使舵、油滑老邁的政客。拜登好像也有雙重性格,有時表現得像睿智的長者,有時又像說話不經大腦的毛頭小子。其實,每一種標籤都只是部分正確,因為從一開始,拜登只是一個像你我一樣的普通人。

“平凡”的人與不平凡的一生

拜登出身於賓夕法尼亞州一個日漸窮困潦倒的中產家庭,身為家中長子,很早就對生活的艱辛有切身體會。拜登10歲時,為謀得更好的生計,其父老拜登決定舉家搬遷至隔壁的特拉華州,後在該州最大城市威爾明頓定居。老拜登找到了一份二手車銷售工作,由於業績不錯,全家的生活歸於穩定,但並不充裕。因此,拜登需要在中學勤工助學來貼補學費,他幹過很多工作,如除草、刷漆、擦窗戶等。幼年的拜登並非天賦異稟,他從小就有口吃,被其他小孩取笑為“破折號”,上臺演講十分膽怯。但他沒有意志消沉,而是站在鏡子前反覆背誦詩人艾默生的詩篇,最終克服了這個毛病。

高中畢業後,拜登進入特拉華大學修讀歷史學和政治學。在大學前兩年,拜登渾渾噩噩,沉迷於各種派對和體育運動,沒把心思放在學業上。無論從什麼角度看,都很難從中發現他的政治潛力。到了大三的春季假期,拜登去巴哈馬度假,那裡成為他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在巴哈馬,拜登遇見了一個紐約州的女孩——娜麗亞·亨特,二人一見鍾情。拜登認定亨特是人生的另一半,畢業後便考取了亨特就讀的雪城大學,二人隨後成婚。作為雪城大學法學院的研究生,拜登不僅學業平平,甚至還有點拖後腿,學習成績只排在全班85位同學中的第76名,還有一門課因為學術不端一度被掛科。儘管如此,拜登還是在1968年獲得了博士學位,不過對他來說,這只是政治生涯的一塊墊腳石。

拜登自小便依偎在長輩身旁,聽他們談論政治,經歷過肯尼迪總統和民權運動的熱血年代,使他很早就憧憬從政。工作僅一年後,拜登就參與競選當地的縣議員職位,以2000票的優勢贏得選舉,雖然政治起點不高,但好在順利。當然,他的志向遠不止於小小的縣議會,而是有朝一日進入朝堂。早在與亨特約會時,拜登就誇下海口,要在30歲當上參議員。果不其然,命運女神再一次降臨。1972年,29歲的拜登決定挑戰特拉華州的聯邦參議員職位,他的對手是自1947年就進入國會且還未曾失手的在任參議員凱萊布·博格斯。拜登一無競選資金,二缺競選人手,三無發聲平臺,這個挑戰顯然巨大而難以跨越。但就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全家齊上陣充當競選助手,拜登使盡渾身解數,走遍特拉華州的每個角落,與選民面對面交流,最終上演了一場草根“逆襲”的大翻盤。拜登自此成為美國史上第六年輕的參議員。這是屬於他的輝煌時刻,而他的政治生涯才剛剛開始。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1972年11月7日夜,剛經歷血戰的拜登發表慷慨激昂的勝選演講,他的身旁是賢內助亨特與3個孩子,最大的不過3歲。年紀輕輕就取得如此成就,可謂意氣風發、一時無兩。拜登將自己的頑強意志歸功於父母的諄諄教誨。老拜登常對他說:衡量男人的標準不在於他被擊倒多少次,而在於他能多快爬起來。母親則對受鄰家孩子欺負的拜登說,不要哭哭啼啼,去打破對方的鼻子。

生活磨難沒有擊垮拜登,然而人間慘劇卻幾近將他吞噬。同年12月18日,離聖誕節還有一個禮拜,亨特帶著3個孩子出門採購裝飾聖誕樹的物品。當車行至十字路口時,遭遇車禍,亨特與年僅1歲的小女兒當場喪生,兩個小兒子受傷送醫。此時距勝選僅過去一個多月,拜登遭受巨大打擊,瞬間從天堂跌落地獄。拜登曾考慮過辭職,甚至一度想過自殺,還質疑其虔誠信奉的上帝。但對兩個幼子的愛使其堅持了下來,他從此開始了單親爸爸的生活。每天,拜登乘坐90分鐘的美鐵火車班列往返於華盛頓和威爾明頓,為的就是能哄孩子們入睡。這樣的生活堅持了數年,以至於他被起了新外號,叫“美鐵喬”(拜登的暱稱為喬·拜登)。

儘管工作逐漸回到正軌,但這起慘劇對他及家庭的影響無疑是持久的。自那之後,拜登便不在12月18日那天工作。後來,拜登遇到現在的妻子吉爾,生活重燃希望。或許正因為單身帶娃的經歷,拜登與兩個兒子建立了親密無間的關係,他有時會帶著孩子們去國會上班,令他們很早就親歷政治生活。幾乎同時發生的事業成功與家庭變故,令拜登更珍視家庭生活。

30多年的參議員生涯與兩次總統競選的嘗試後,拜登選擇與奧巴馬並肩作戰,成功當選為美國第47任副總統,迎來了生命中的又一個高光時刻。然而,生活再一次給予他無情打擊。2013年,大兒子博·拜登被查出罹患腦癌,並於兩年後去世,年僅46歲。博曾在伊拉克服役,去世前擔任了多年特拉華州檢察長,被認為是下一任州長的熱門人選,無疑是民主黨內冉冉升起的新星。晚年喪子令拜登備受打擊,成為促使他放棄2016年總統大選角逐的重要原因,這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民主黨的整個走勢。因為當時許多人相信,拜登是比希拉里好得多的選擇。如果他來對陣特朗普,結果或許會不一樣。人生的大起大落,有時就是這麼出其不意。

“奧巴馬主義”的拜登印記

2009年1月,在奧巴馬入主白宮的第一天,時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詹姆斯·瓊斯提醒下屬:你們為總統和副總統工作。數十年參議員生涯使拜登擁有豐富的外交經驗與能力,這是其被奧巴馬看中選為副手的一個主要原因。在奧巴馬政府時期,國務卿希拉里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但貫穿奧巴馬八年任期而始終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人,卻是看起來並不顯眼的副總統拜登。討論所謂的“奧巴馬主義”,就不能不談拜登。

在贏得2008年民主黨內總統提名前,奧巴馬與拜登並無私交,甚至在初選中還有口水仗,但隨著奧巴馬伸出橄欖枝,二人很快成為配合無間的組合,並發展出深厚的私人友誼。例如,二人會省去職位稱呼而互相直呼其名,拜登出現在奧巴馬的每日情報簡報會上,參與主要內閣會議,還常在會後與奧巴馬單獨聊上一會。有時候,隨性的奧巴馬會突然出現在不遠的副總統辦公室,與拜登寒暄或談事。在2017年行將卸任時,奧巴馬專門召開發佈會,授予拜登“總統自由勳章”,這是平民所能獲得的最高國家榮譽。被矇在鼓裡的拜登幾次動情落淚,被奧巴馬贊為“有史以來最棒的副總統”。

奧巴馬曾表示,拜登最可貴的地方在於強迫大家去思考和為自己的立場辯護,這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不過,拜登的影響遠不止如此。在阿富汗問題、美以關係、美俄關係等政策制定等方面,拜登均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奧巴馬十分倚賴的幫手和顧問。從大了說,拜登給奧巴馬政府乃至美國外交都注入了個人風格。

一是審慎現實的世界觀。首先,拜登以現實主義來看待美國的全球戰略,他相信無可匹敵的軍事實力是國家安全的保障,但這不意味著窮兵黷武。在使用武力的問題上,拜登尤其謹慎。他曾投票反對第一次海灣戰爭,也反對增兵伊拉克。他認為,除非武力使用可持續且有實際效果,否則不應為之。這與“不做蠢事”的“奧巴馬主義”內在相通。其次,拜登也與奧巴馬一樣,認為單邊主導的外交理念已不符合當前世界的現實,美國僅靠自身難以解決許多全球性問題,如氣候變化、反恐等,需要通過與盟友和志同道合的夥伴通力合作以共同應對挑戰。第三,拜登很早就提出,恐怖主義對美國而言很危險,但核擴散、國際衝突、朝鮮核問題才是美國面臨的生存危機。因此,美國應當針對國家面臨的不

同威脅給予恰如其分的應對措施。

二是個人化的國際關係。美國前眾議長奧尼爾有一句名言:一切政治都是地方的。這句話的意思是理解美國政治的遊戲往往要從地方上找尋根源。拜登的邏輯則稍有不同,他認為一切政治都是個人的。從根本上說,政治有賴於信任,而建立信任需要牢靠的私人關係,外交政策實際上是私人關係的邏輯延續。與相對高冷的奧巴馬不同,拜登以務實友善的風格與各國領袖建立私交。例如,儘管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與奧巴馬關係冷淡,但當他求助拜登修復以色列與土耳其的關係時,拜登的介入最終促成兩國簽署關係正常化的協議。再如,2012年底,奧巴馬要求拜登促成增稅和削減支出,藉助與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的私交,拜登歷經數月艱辛談判與共和黨人達成協議,成功避免財政懸崖,這成為拜登為人稱道的佳作。

成也拜登,敗也拜登

拜登在自傳裡花了不少篇幅講述赫伯特·漢弗萊的故事。在別人眼中,漢弗萊是好朋友、好夥伴,未因參議員生涯而致富,多次競選總統卻鎩羽而歸,最高職位只是副總統。拜登之所以如此著墨,是因為他與漢弗萊有著極其相似的經歷,更重要的是他與漢弗萊一樣,心裡都有一個強烈的總統夢。

拜登6次連任參議員,卻兩次折戟總統競選,儘管後來官居副總統,但沒有人相信他的政治生涯會到此為止。2019年4月25日,拜登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開啟第三度總統競選之路。

正式參選以來,拜登就在民調上一路領跑,展現強大的競選勢頭。在全國及地方各州的民調中,他也遠勝特朗普,被民主黨選民視為2020年的最大希望。從選舉大面上說,拜登的優勢很明顯:首先,作為建制派代表,拜登得到民主黨高層的背書,揹負的是平衡黨內左翼激進力量的重任,某種程度上是將民主黨拉回溫和路線的最大希望。其次,民主黨選民對於“誰能擊敗特朗普”有著非常強烈的執念,而拜登恰恰是符合這一條件的人選。他不僅在支持特朗普的選民階層——中下層藍領中有市場,而且受到黑人、少數族裔、女性選民群體的歡迎。第三,拜登政治生涯所得到的評價相對正面。在民主黨選民乃至中間選民眼中,拜登是一個克里斯瑪型的政治人物,解決問題、擺平矛盾的能力突出,符合傳統意義上對總統的認知與定位。

然而,拜登的劣勢同樣很鮮明。連特朗普這麼一個政治素人都躲不掉對其過往歷史的刨根問底,那麼拜登這樣在政壇摸爬滾打了一生的政客,就有太多的“黑歷史”可供挖掘了。2014年,曾與拜登共事的前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在自傳中這樣評價他:拜登是一個正直的人,但過去40年裡,他在幾乎所有重大外交和國家安全事務上均判斷失誤。這樣的評價或許存在誇張的成分,但拜登首先需要面對的,便是外界對奧巴馬主義的責難。作為奧巴馬團隊的核心成員,拜登很難將自己與奧巴馬諸多的外交失誤切割開來,這將使其進退兩難。

在國內政策上,拜登正遭受民主黨對手的群體性攻擊。比如他大談與支持種族隔離制度的兩位參議員詹姆斯·伊斯特蘭德和赫爾曼·塔爾瑪奇的交往,這個制度是少數族裔的傷痕記憶。更有甚者,他曾反對廢除種族隔離的校車制度,導致在6月底黨內辯論會上成為眾矢之的,被競爭對手賀錦麗大加批評,使得支持率一度出現較大下滑。此外,拜登曾支持的控制犯罪法案導致執法過度、監獄人滿為患;他在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任命過程中,有意迴避被提名人的性騷擾指控,以及多起個人被指責對女性的不當行為等。拜登不時的失言也常引發爭議。

2020年競選還有許多不確定性,也許拜登能幸運度過一個個危機,但最大難關在於特朗普。當前美國的政治環境,顯然更有利於劍走偏鋒的候選人,而非四平八穩的建制派。在這種情況下,拜登在多大程度上能以確定性擊敗特朗普的不確定性,仍然存疑。在一次演講中,拜登曾表示,“如果我倆還是高中生,我絕對要把特朗普叫到角落裡把他打到屁滾尿流”。是否能夠如其所願,我們且拭目以待。

「美国研究」张腾军:名“副”其“实”的拜登

數字經濟智庫

「美国研究」张腾军:名“副”其“实”的拜登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為了更好的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理論交流、實踐交流。來自中國數字經濟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們成立了數字經濟智庫,為數字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擔任名譽院長,知名青年學者黃日涵、儲殷等領銜。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是數字經濟智庫旗下的專門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