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從師”“從眾”心理,使學生敢於質疑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給老師提出批判,往往有一些顧慮,一是教師對知識的“權威”性在學生的心目中久已根深蒂固,對教師提出質疑是一個很難的過程。再者學生還擔心如果老師錯了真丟面子,下不了臺階,從而顧慮重重。然而,要真正做到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教師先要淡化學生“從師”心理。消除學生心中的憂慮。鼓勵學生對教師提出建議和批評。有時候教師可以故意出錯,創造質疑的機會,讓學生指出,以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

如在解決“把一根木料鋸成3段需要9分鐘,那麼用同樣的速度,把這根木料鋸成4段,需要幾分鐘?”這個問題時,學生讀題後,多數學生很快回答需要12分鐘。當時,教師有意對這個答案表示“贊成”,對學生說:“老師也是這樣想的,有不同意見的嗎?”有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我不同意你和同學們的見解,我認為應該是13.5分鐘。”繼而清晰的闡述了他的解題思路。聽後,同學們豁然開朗,不住的點頭,此時老師帶頭鼓掌,並對這個同學深入思考、大膽質疑的品質大加讚揚。這樣消除了學生唯師是從、從眾心理。促進了學生批判意識的形成。

消除“從師”“從眾”心理,使學生敢於質疑

敢於質疑權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