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晟中國擴容之際,機構重倉高估該等,合理估值未漲該持有?

明晟中國擴容之際,機構重倉高估該等,合理估值未漲該持有?

不廢話,直接說,這個時間窗口就是11月底,而兩種資產配置,我要說的是被外資、機構重倉參與的高估值個股,另一種是還沒有被外資和機構重倉的優質個股的機會。

一、注意11月底的時間窗口

11月底的時間窗口主要有兩個,第一個,歷年來公私募基金的年底分紅都要在11月底完成考核,也就是說,你今年能拿多少年終獎,11月底就確定了,然後才是12月底或者是分季度給你發獎金哇,四不四羨慕嫉妒恨哇!這也就意味著,過了這個時間節點,主力資金們就要開工了。第二個,明晟中國宣佈,11月26日之後,MSCI中國指數將增加204只中國A股,其中189只為中盤股,並一步到位20%的權重;另外268只現有成分股的納入因子將從15%增加到20%。這意味著資金在這個時間節點會拼命的配置這些權重股。所以,這個時間也就是接下來的3周,是我們選擇賽道和標的的最好的時間窗口了,要研究清楚,想的明白,敢於參與。

話說,你們說,究竟是北上資金接了公私募基金的拋盤,還是公私募基金要為北上資金抬轎子了?

明晟中國擴容之際,機構重倉高估該等,合理估值未漲該持有?

二、最大事情不是創業板再融資鬆綁,而是明晟中國擴容

這周實際上是發生了兩件大事,第一件是創業板再融資鬆綁了,具體的解讀我就別再說了,說多了就是湊數字,外面很多解讀了,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有能耐找到併購重組的項目,你就去幹。第二件事,是最大的事情,明晟中國的擴容。剛才也說了,根據確定的方案,11月26日之後,MSCI中國指數將增加204只中國A股,其中189只為中盤股,另外268只現有成分股的納入因子將從15%增加到20%。另外,中國A股在MSCI中國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將分別提升至12.1%和4.1%,新納入的中盤股則主要集中在醫藥、電子、計算機等行業。那麼這次大擴容究竟有什麼影響呢?

先說說當初納入藍籌的事情吧。從當初明晟和羅素中國納入藍籌股開始,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藍籌股一直是流入的,哪怕我們覺得年增長只能保持15-20%增長的個股估值到了30倍、40倍,都是不停的配置。我理解下來,主要2個原因,第一個是外資並不熟悉中國市場,但既然決定整體進軍中國了,就先配置確定性最高的大藍籌吧;第二個原因,隨著報50ETF、300ETF期權的推出,未來即便大藍籌的增長不能支持30-40倍估值,要下跌,他們也可以用對應的期權鎖定當下的盈利。所以,中國股市真個是在去散戶化,大家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

所以這次新納入204支中小盤個股,我認為同樣會帶來資金的被動配置(從北上資金的持續流入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其中的主要方向是醫藥、電子、計算機,我個人會增加這3個方向的個股和指數基金配置。

明晟中國擴容之際,機構重倉高估該等,合理估值未漲該持有?

三、被北上資金重倉的高估值個股和無機構參與的優質個股如何抉擇

先來看看北上資金和機構重倉參與的個股情況。下面這張圖是包括北上資金在內的機構重倉的20支個股的漲幅和估值情況。

明晟中國擴容之際,機構重倉高估該等,合理估值未漲該持有?

可以看到,截止三季度末20只基金重倉股,平均漲幅是85%,而同期滬指的漲幅是19%滬深300的漲幅是32%。也就是說,上述20只基金重倉股的平均漲幅,跑贏大盤66個百分點,跑贏滬深300指數53個百分點(感謝逍遙股海整理資料,圖文來自於其文章)。而截止到目前,基金重倉股指數平均市盈率TTM為36.9倍,超過2019Q1水平(34.46倍),這個估值水平對比聯通全A14.53倍的估值,可是2.53倍。也就是說,市場已經明顯出現了港股化,受到機構認可的優質個股高高在上,垃圾股不用說了,肯定沒有市場;但還有一批行業不錯、業績也可以的優質個股繼續不受待見,估值在20倍及以下徘徊。

那麼怎麼看待這種風險和機會呢?我理解下來,除了現在的大方向醫療和科技、消費外,另一個維度,應該是行業和業績持續向好,機構開始重倉參與帶來的機會。所以,個股方面,我認為當下如果持有醫療、科技、消費的可以,但是如果是大幅加倉,應該等一等比較好,目前看下來,科技整體調整還算可以,醫療和消費的調整似乎還不夠;而一些已經盤整很久,估值在20倍上下,業績也能穩定增長,行業長期向好的券商、影視、風電,是有更大的機會的,目前的情況是沒有發現機構重倉參與的跡象,需要多加留意;不過從長期投資的角度,最終還是消費、醫療、金融3個賽道最穩定。從指數基金的配置角度看,明顯中證500要比上證50和中證100更有潛力,而類似半導體、通信板塊等科技類指數基金機會慢慢來了,可以逐步考慮配置;醫療類如果能繼續調整,也可以考慮。從投資的角度出發,隨著市場去散戶化過程的加快,我強烈建議大家要適度的配置指數基金,最簡單的一個道理,既然市場80%的人都跑不贏滬深300,適度配置這些相對無風險的資產,實在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對指數基金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訂閱我的專欄《最佳指基:滬深300+中證500》,專欄裡我會系統梳理基礎的指數基金相關的知識;並贈送價值365元/年的圈子《寬基的定投之路》1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