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研究中國社會史的名家,卻因誤入政界淪落半生

他本是研究中國社會史的名家,卻因誤入政界淪落半生

學者出身的政客陶希聖

1927年前後,中國知識界圍繞著中國社會性質和社會史問題展開了持續數年的論爭。陶希聖是這場論爭中的一位要角,他的著作行銷一時,甚至波及海外,有所謂“陶希聖時代”之稱。

陶希聖名匯曾,湖北黃岡人。曾在武昌外國語專門學校就讀,1918年轉北大法科。1922年畢業後任安徽省立法政專門學校教員、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等職。1929年後在上海復旦大學、暨南大學、中國公學、中央大學、北京大學任教。1929~1935年主編《食貨》半月刊。

他本是研究中國社會史的名家,卻因誤入政界淪落半生

在當時影響巨大的《食貨》雜誌

1938年6月任第一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同年隨汪出走河內。1939年9月任汪偽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兼中央宣傳部部長,1940年1月與高宗武逃赴香港,披露汪日簽訂“密約”內容,算是及時轉向,差一點當了千古罪人。同年在九龍創辦國際通訊社。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去重慶,任侍從秘書 ,起草《中國之命運》 ,並任《中央日報》總主筆。 1949年去臺灣,歷任“總統府”國策顧問等職。1988年6月27日在臺北去世。著有《中國社會與中國革命》、《中國社會之史的分析》、《論道集》、《清代州縣衙門刑事審判制度及程序》等。四卷本煌煌七十餘萬字的《中國政治思想史》,初步形成“中國社會發展分為五階段”之說。

陶一生複雜坎坷,他曾在《八十自序》中評價自己:“區區一生,以讀書、作文、演說、辯論為業,人自稱為講學,我志在求學。人自命為從政者,我志在論政。我不求名,甚至自毀其名,而名益彰。……我無以為報,只是常抱一顆感謝的心。庶可遙望論語“學不厭,教不倦,不怨天,不尤人”之境界……及至九十高壽時,在給其三子陶恆生的一封信中又說:“活到九十歲,可以‘這一生’。這一生,前一半教授,後一半記者。教授與記者的生涯,便是寫作、演說、開會。前一半抽菸、後一半喝茶,八十歲有感慨,九十歲自覺輕鬆,連感慨都沒有了……”

他本是研究中國社會史的名家,卻因誤入政界淪落半生

陶希聖的後人寫的回憶著作

1928年春上,陶希聖再次來到上海。“沒有錢,也沒有職業,只有一番痛苦的經歷,融化了他的思想,增加了他的見識,助長了他的文筆的毫芒”。一度到南京任總政治部宣傳處編纂科長,後改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政治總教官,兼任政治部訓練科長。然而及至年底,又將所有職務辭去,回上海賣文為生。其妻萬冰如在自傳《逃難與思歸》中回憶:“新生命月刊每一期都登他的文章,另外好幾家書店雜誌要他的稿子,他賣稿子運氣很好,可以先拿稿費,也可以送現洋取稿。”與此同時,陶希聖在復旦大學中國文學系與新聞學系講述中國文化史,每星期二小時;又在暨南大學、中國公學及上海法學院兼課。這一時期,他的文稿大都收錄在《中國社會之史的分析》、《中國社會與中國革命》兩書中,均由新生命書局出版。另有一些小冊子,如《中國之家族與婚姻》、《中國封建社會史》,均以每千字五元的稿費賣給其它書店。

陶希聖常穿一件古銅色長袍,煙癮甚大,雙袖龍鍾,盡是燒痕。妻子萬冰如也說:“希聖衣服陳舊,又不喜歡理髮,有一天在街上遇見熟人,兩眼看他一下,衝口而出,問他,你怎麼搞得這樣,陶希聖一言不發,轉身就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