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無為土橋有座“碉堡”

這是碉堡?

安徽無為土橋有座“碉堡”

NO,這是我們以前的“糧倉”“土圓倉”

現在說起糧站,一個漸趨陌生的字眼兒。

安徽無為土橋有座“碉堡”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糧站這個漢語大詞典裡的普通語彙在我們農家子弟眼裡卻蘊藏著巨大的信息量。無為縣土橋糧站是周邊鄉村裡高、大、上的光鮮所在,是七里八鄉糧食流通的重要機構,存儲著關乎國計民生的收儲糧、返銷糧、“救命糧”

安徽無為土橋有座“碉堡”

土橋老糧站是一個時代的記憶,雖然如今已失去原有的功能,但我們仍能賦予糧站文化新的意義。在那個艱苦的年代,不論每個季節收穫多少糧食,農民都要論畝按時繳納公糧,對每一個辛苦的農民來說,那是內心一種說不出的痛,特別是在欠收的年景裡。

安徽無為土橋有座“碉堡”

隨著農業稅的取締,農民大潮又湧向城市,不單糧站顯得凋零,安徽無為土橋的農村也顯得更凋零。有人緬懷,有人追溯那個熱火朝天的時代,但是對我們目前的溫飽並不知足。

安徽無為土橋有座“碉堡”

我們不再缺少糧食,但是,我們到底缺什麼呢?也許,是每一顆在外漂泊之心的歸宿吧!曾經的土橋河老糧站對人們的社會生活具有重大影響,也在幾代人的腦海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記憶,對於那個時候的土橋移民建鎮,拆建,可能有太多的不捨,但之於城鎮的整體規劃來看,我還是主張拆,但要同時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別讓它就這樣消失。

安徽無為土橋有座“碉堡”

很多時候很多東西卻已被自己遺失。不要讓後輩找不到追溯的根,不要拆掉我們的傳統,我們的希望。要傳承。因為對於一個地方的未來而說,必須要懂得的她的文化,更要尊重她的歷史,認清未來的價值!

我們並不想回到過去,但時刻提醒著自己我們是那個時代走出來的,那個時代一點一滴記在心裡,流在骨子裡,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時代在不斷的進步,而人的心靈歸宿又在何方,

安徽無為土橋有座“碉堡”

無為縣土橋老糧站,

那麼這種奇怪建築“碉堡”,過去是做何用呢?以前土橋糧站土圓倉的牆都是用泥巴和稻草粘合而成,屋頂也是用稻草蓋的,這樣既簡備、透風,也不容易生蟲

小時候夏天的傍晚,我和幾個小夥伴會在土橋老糧站曬穀場上奔來跑去。群螢交飛,土圓倉寂然,像一個大碉堡在守護著我們。“麻雀會從哪裡飛進土圓倉呢?”這只是一個想法,我從來不敢過去細細地查看。土圓倉儼然像個不苟言笑的長者,在歲月的煙塵裡站出了一股凜然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