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是個環狀的,爲什麼能做成玉璽呢?

亞布力晨曦


和氏璧,開始是一個姓卞名和的人氏發現的玉石料,先進獻給楚厲王,厲王讓相玉的人鑑定。結果被認為是石頭。楚厲王很生氣,就把他的左腳砍下來。後來厲王薨了,楚武王殺掉了他哥哥厲王的兒子,自己當上了楚國的一把手。和氏就又把這玉料進獻給了武王,武王讓相玉的人鑑定,結果又鑑定為石頭,武王很生氣,就把他的右腳砍下來。等到楚武王薨了,武王兒子楚文王繼位。和氏想獻又不敢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出血淚來,這事被文王聽聞,就讓人把外皮去掉開出了玉質。後來就製作成了和氏璧,後來楚國向趙國求親,作用聘禮就到了趙國。

再說說楚武王除了殺其兄之子即位,還幹了什麼事,楚武王向周桓王要封號,在這之前,周桓王被鄭莊公射中肩膀後周王室已經名存實亡了,周桓王不給。楚武王於是自立為王。其他都是某某公,唯獨楚國自己稱號為王。

這樣在製作玉器的規格上會不會遵守周禮把自己侷限在諸侯的格局之下?出土的秦朝公孫谷印高1.6釐米長2.2釐米。西漢時期的皇后印高2釐米邊長2.2釐米。而一元硬幣的立高是2.5釐米。對玉璽的理解是源於電視劇如如乾隆玉璽般大,和氏璧自然是做不了的。



1成亮1


關於和氏璧的傳說,大家可能都是從“完璧歸趙”這個故事知道的,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趙國名相藺相如幫助國家奪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鄲的故事。但是關於和氏璧的記載最早見於《韓非子》:說楚國人卞和,在楚山中獲得了美麗的玉璧,把它奉獻給了厲王,加上傳說和氏璧被秦始皇製成了玉璽,所以和氏璧廣為人知。


可是據史料記載,和氏璧是環形,而且經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為10釐米,其並非古人儒家學者佩戴的環形佩玉。甚至,很可能和氏璧僅僅是一個經過簡單粗加工的璞玉,可為什麼和氏璧能做成玉璽呢?

據記載,秦始皇的玉璽色綠如藍,溫潤而澤,為整塊玉石打磨透雕而成,方圓四寸,約合11.2釐米,可以說是特別大的,但是不要小估和氏璧的大小,和氏璧厚度達10釐米,東西是很大的,而且秦始皇的玉璽並不是和氏璧整個用,因為這樣太浪費了,和氏璧先由匠人取玉石中最為精華的部位,製成了古今馳名的“和氏之璧”。但是其他的部分,雖然質地沒有達到極品和絕品,仍然是“和氏璧”的一部分,它們的價值和珍稀程度仍然不是普通玉石能夠比肩的。這些餘料應該就是秦始皇“傳國玉璽”的用料,秦始皇的玉璽並沒有採取整塊和氏璧,畢竟和氏璧在春秋的時候就被人雕琢,雖說和氏璧是環狀,不過只是取了一部分。


不過因為春秋戰國離現在太久,關於和氏璧的秘密到現在還是個迷,而傳國玉璽的下落到現在還是不為人所知。


歷史百家爭鳴


關於國璽用和氏璧製作的說法,流傳非常的廣。但也存在另外一種說法:傳國玉璽是用藍田玉製作,和和氏璧無關。

傳國玉璽是用藍田玉製作的記載見有:

1、《文獻通考》卷115 引注衛宏文:

其玉出藍田山,題李斯書,其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高祖入鹹陽,秦王子嬰以璽降,其璽乃始皇藍田玉璽、螭獸鈕,在六璽之外。”

2、《後漢書》卷48:

“秦以來天子獨稱璽,又以玉,腢下莫得用。其玉出藍田山,題是李斯書,其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號曰傳國璽。漢高祖定三秦,子嬰獻之,高祖即位乃佩之。”

3、《宋書》(南朝宋)卷18:

“高祖入關,得秦始皇藍田玉璽,螭虎紐,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高祖佩之,後代名曰傳國璽,與斬白蛇劍俱為乘輿所寶。傳國璽,魏、晉至今不廢;斬白蛇劍,晉惠帝武庫火燒之,今亡。晉懷帝沒胡,傳國璽沒於劉聰,後又屬石勒。及石勒弟石虎死,胡亂,晉穆帝代,乃還天府。”


傳國玉璽是用和氏璧製作的記載有:

1、《史記 李斯列傳》:

“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正義】:卞和璧,始皇以為傳國璽也。”

2、《史記 秦始皇本紀》秦始皇9年:

“己酉,王冠,帶劍。長信侯毐作亂而覺,矯王御璽【正義】:崔浩雲:“李斯磨和璧作之,漢諸帝世傳服之,謂‘傳國璽’。””

綜述,上面的史料從時間順序來說,最早是《後漢書》(南朝宋)、《宋書》(南朝梁)、《史記正義》(唐朝)、《文獻通考》(元朝)。也就是說,

傳國玉璽是用藍田玉製作在南北朝時期的主要觀點。到了唐朝,由於《史記正義》將北魏崔浩認為傳國玉璽是用和氏璧製作的觀點大為傳播。因為《史記》在後世的知名度,於是基本上都認為傳國玉璽是和氏璧製作的。

依照傳國玉璽是用藍田玉製作的話,題主的問題就不是問題。如果傳國玉璽是用和氏璧製作的話,合理的解釋只有兩個:

1、和氏璧很厚,因此可以作成玉璽。在李斯的《諫逐客書》中就提到秦王已經擁有和氏璧,因此也不能排除用和氏璧製作的可能性。

2、傳國玉璽並不大,可以隨身佩帶。《後漢書》記載劉邦就是將傳國玉璽佩帶在身上,哪怕當時他還是沛公,連漢王還沒當上,就先把秦始皇的這枚玉璽私吞了:

“子嬰獻之,高祖即位乃佩之”

傳國玉璽不大,這是能合理解釋為什麼後唐李從珂帶著它自焚之後找死找不到。也就是說歷史上的傳國玉璽,並不像現在電視劇中大方塊的玉璽那麼大!


歷史哨聲


額,不知道你們見沒見過現存最早的一個帝王級璽印:呂后之印,的大小。

也就一寸見方半寸來高。呂后之印的時間和傳國玉璽時間差不多(本來秦始皇就和劉邦差不了幾歲)而且傳國璽是到劉邦手裡的,所以皇后的印璽肯定是仿製皇帝玉璽形制做的。

我們總是被電影電視劇裡那種水泥磚式的璽印所誤導了。其實早起的璽印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作為印寶,首先要便攜隨身,做的跟磚頭一樣根本沒什麼意義。而在古代,玉質的壁,璽,鉞,都是代表權利的象徵,所以用和氏璧改成傳國璽很正常。

雖說玉璧不厚,但是也沒有像想象中那麼薄,壁的形制款式各有不同,稍微厚一點的壁做個印璽還是綽綽有餘的。

還有個小史,被很多人引用,西漢末年,王莽篡位時,王莽向太皇太后王政君(王莽的姑母)索要傳國璽,王政君不給,大罵王莽,最後被逼無奈,拿它扔王莽,將傳國璽一角摔壞。後來王莽用金子鑲上了一角,就成了後來的傳國璽。從這可以知道,太大了老太太扔不動,太薄了整個就碎了,正好下圖的形制小巧可以當飛行道具。







穆景天


這個問題非常好,宋代學者李心傳就對和氏璧能否磨製成玉璽提出過疑問。

傳國璽乃用和氏璧磨製的說法,最早出自北魏崔浩語:“李斯磨和璧作之,漢諸帝世傳服之,謂`傳國璽’。”(見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宋代學者李心傳考慮到玉璧和玉璽的形制,對這個說法表示懷疑。他認為按照玉璧的一般形制,和氏璧的大小無法改造成玉璽。我們這個題目中提出的問題恰好和李心傳提出的問題相同。

史書記載,秦始皇刻了一枚表示秦得到了天命的玉璽,這枚玉璽在秦滅亡後被劉邦得到,從漢代開始這枚玉璽就被視作國家政權的象徵,歷代王朝將其寶藏,這就是傳國璽。但是傳國璽最遲在五代後唐時就失蹤了,也有說在東漢董卓之亂時就失蹤了。傳國璽到底是什麼樣子,只能根據文獻記載進行推測。

首先我們來推測下和氏璧的尺寸。史書記載,和氏璧的原料是一塊外表像石頭的玉料,楚文王時經過玉工的打磨雕琢製成了和氏璧。所謂的“璧”,是正中有孔的平圓形玉器。根據出土玉璧實物測量,戰國時期玉璧的尺寸因用途不一而異,一般佩帶的系璧尺寸較小,直徑在10釐米以內,殮葬用璧和作為禮器的璧稍大,直徑在15一25釐米之間;玉璧厚度在一般在1釐米左右。直徑超過25釐米的玉璧比較少見的。(宿晨:《中國曆代玉璧形制舉例》)春秋時代製成的和氏璧,形制可能與戰國時期玉壁差異不太大,推測直徑10-25釐米,厚度不超過1釐米。

上圖為戰國晚期玉璧,外徑21.7、內徑8、厚0.8釐米。1965年湖北省江陵縣望山2號楚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我們再來推測下傳國璽的大小。傳國璽為方形,上面還雕刻有盤龍鈕,具體尺寸史書記載不盡相同。《三國志》《北齊書》《宋史》等記載方四寸,璽紐為盤龍。(三國至於南北朝,1寸約為2.45釐米,宋代1寸為3.12釐米)《唐六典》記載:方六寸,髙四寸六分,厚一寸七分。( 唐代1寸為3-3.6釐米,1分為0.3-0.36釐米。)如果是方六寸,那麼傳國璽的邊長為18-21釐米,厚5-6釐米,玉璽鈕高14-17釐米;如果方四寸,邊長約10-13釐米,按比例縮小厚度就大概為3-4釐米,高7-8釐米。

玉璧中間有孔,邊與孔的比例為二比一。即使按方四寸計算,傳國璽的一邊大概為10釐米,需要玉璧直徑在30釐米以上,厚度7釐米以上。這麼大的玉璧是很罕見的。所以把和氏璧改制成傳國璽還真是不大可能。

上圖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乾隆年間江蘇進獻的仿製傳國璽,高6.1釐米,印面6.7X6.8釐米,頂方3.6釐米。

傳國璽可能是用陝西藍田玉製造的。傳國璽是用藍田玉製成的,這個說法最早見於東漢末衛宏所著《漢舊儀》;而和氏璧說最早見於北魏崔浩。拋開形制問題,僅從傳國璽的流傳歷程來看,衛宏的說法也更為可靠些。古時就有不少學者認為,東漢董卓之亂時傳國璽就失蹤了,史書記載孫堅發現的所謂傳國璽應該不是真的。南北朝時期曾出現了多個真假難辨的傳國璽,大都是仿製的。東漢的衛宏肯定是見過真傳國璽的,崔浩見到的可能是仿製品。而且藍田離秦都城咸陽較近,在漢代就以產美玉而著稱。《漢書·地理志》稱藍田這個地名的由來是因為產玉。《竹書紀年》說:“惠王命秦子向為藍田君。”這說明說至少戰國時期藍田這一地名就存在,所以戰國時秦人就應該知道這個地區產玉。秦始皇下令從首都附近採玉製作皇帝璽,可能性非常大。


饕餮的盛宴


現在很多專家都在猜測“傳國玉璽”可能根本沒有失蹤,他一直躺在秦始皇陵裡。

原因一,劉邦,地痞出身,一個喜歡吹牛的主。他不是還給自己安了一個“赤帝之子”的身份,這話一聽就知道吹牛的,所以劉邦有沒有得到傳國玉璽,或者得到的是不是真正的傳國玉璽,這一點還有待商榷。

原因二,秦始皇,一個專橫的獨裁者,大野心家。活著的時候一直想長生不老,為了以防自己沒有得到長生不老藥,又給自己建了一個超大的陵墓,帶著自己的軍隊和各種奇珍異寶,打算統治他死後要去的世界,這樣的一個人估計也不可能把象徵著至高無上的權利及受命於天的憑證給了別人,要知道他活著的時候即使已經到了暮年也連太子都沒有立。


英仙座2


關於傳國玉璽,比較普遍的說法是: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用和氏璧鐫刻而成。這枚傳國玉璽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的“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八個篆字,是秦以後中國曆代正統皇帝的證憑。

秦以後,歷代想謀取帝王之位的人你爭我奪,致使這枚傳國璽屢易其主,輾轉一千多年,忽隱忽現,終於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蹤影。那麼,這枚傳國玉璽究竟有多大?到底是用什麼材質做的?已經成了歷史之謎!

假設古籍中 “卞和獻玉”、“完璧歸趙”、“李斯制璽”等有關和氏璧與傳國玉璽的記載是真實的,那麼和氏璧有沒有可能製成玉璽?又會製成生麼樣的玉璽?

早在戰國時期,對玉璧就有了明確定義,不是所有的玉器都能叫做“璧”,而是“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肉指的是邊,好指的則是孔,邊為孔徑的兩倍便是璧,玉璧通常不會很厚,大概如下圖的樣子。

目前來看,關於和氏璧外觀正面介紹的資料並不多見。但根據描述,和氏璧大概和下面這些圖裡的玉差不太多。可見,和氏璧並非龐然大物,也不太厚實。那麼,要將和氏璧製作成傳國玉璽,難度很高,因為玉璧較薄,再就是玉璧中間穿孔。

從上述情況來看,我個人認為,將和氏璧這樣的常規形狀的玉璧改造成玉璽的可能性不大。那麼,題主問題的前提是“環狀的和氏璧能做成玉璽”,這樣,我認為只有兩種可能:一是用和氏璧做成的玉璽小而薄,沒有影視劇和人們想象的那麼大;二是“玉璽”或“傳國玉璽”是用和氏璧的原玉做成,環狀帶孔的和氏璧是一種形式的成品。


行攝驛站


可能大家忽略一個常識問題,東漢以前都是用竹簡發令行文,要那麼大的公章幹嘛呢?況且,古代能工巧匠多了去了,把璧切塊做成三文治🥪的玉璽也是分分鐘的事。到後來,東漢時期大太監蔡倫造紙後才有紙製品,再後來書法流行,大家都有私章都喜歡往紙上蓋


鴻禧211


秦始皇的傳國玉璽,史載: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玉璧為祭天拜地的禮器,圓形中孔,但是玉璧要達到“方圓四寸”的厚度還真的沒有。所以有一種說法是傳國玉璽為秦國土產藍田玉所造。

傳國玉璽在五代時期焚燬不知所蹤。宋朝紹聖三年,陝西咸陽人段義在修房舍時從地下掘得的“色綠如藍,溫潤而澤”、“背螭鈕五盤”的玉印,經翰林學士蔡京等13名官員“考證”,認定是“真秦制傳國璽”的玉印。

到了明弘治十三年陝西都御史熊等遣人獻玉璽一雲:戶縣民毛志學等,於趙倫村泥河水濱所得。其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玉色純白微青,皆有螭紐,周廣一尺四寸。”


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自是巧爭力取,謂得此乃足已受命,而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璽也。故求之不得,則偽造以欺人;得之則君臣色喜,以誇示於天下。是皆貽笑千載。”

明朝禮部尚書傅瀚判斷戶縣毛志學在泥河裡得玉璽為假,其判斷的原因就是與史載的色澤不符,不是藍田玉。


睜眼看西安


和氏璧確實是環形的,因為璧的意思指的就是環形的玉,所以即使我們沒有看過和氏璧的實物,但還是可以通過這個字來判斷和氏璧確實是環形的,那我們知道玉璽是長方體的,那確實從環狀玉變成長方體確實是比較難。

畢竟玉不像金或者銀其他的金屬可以先進行熔化,然後再重新澆築成型,有人說可以把玉先磨成粉,再塑成長方體,但我覺得這種可能性不大,一方面,一般不會破壞成型的玉,畢竟玉不像金屬,再者,用玉粉弄成的東西,在色澤等方面都要差極大,另外還得考慮到工藝問題,所以這種可能性實在太小。

其實,從和氏玉到和氏璧,傳國玉璽,這個分成了三個階段,也涉及到了三個故事,那我們分別來看看,首先要注意的是時間。

和氏玉的故事裡,春秋時期,楚人卞和尋到了一塊石頭,說石頭裡面有玉,要獻給楚厲王,楚厲王在位於公元前758年至公元前741年,楚厲王自然看不懂,就讓玉工來鑑別這塊石頭,玉工看了半天后,說這是塊石頭,不是什麼玉。

楚厲王覺得被卞和欺騙了,就把卞和的右腳給砍了,趕了出去。楚厲王死後,楚武王繼位,楚武王在位於公元前740年至公元前690年,卞和又把這塊石頭獻給了楚武王,楚武王也派了玉工去看這塊石頭,得出的結論是一樣的,楚武王就把卞和的左腿給砍了。

楚武王死後,楚文王繼位,楚文王在位於公元前689年至公元前677年,卞和就抱著這塊石頭大哭,楚文王就很奇怪,說你怎麼哭得這麼傷心呀,卞和說這塊石頭是寶玉,但是沒人相信我,說我說謊,楚文王就讓玉工把這個石頭給剖開,果然,裡面是一塊寶玉,因為是卞和獻的,所以叫和氏玉。

大家都讀過這篇文章,以前只會想到卞和的堅持,但細想一下,漏洞極多。第一,楚國三代王的時期跨度太大,楚厲王在位時間就高達五十年,可以想象,卞和那個年紀會有多大。

第二,為什麼楚文王讓玉工剖開了石頭,而前面楚厲王和楚武王只是讓玉工看而不剖開呢,這個很不合情理。另外,我們再看看這個故事出自於《韓非子》,《韓非子》是韓非子的作品,裡面的故事是韓非子講的寓言故事,藉此表達自己的想法。

也就是說這個和氏玉的故事很有可能是編出來的。我們再來看完璧歸趙的故事,這是公生在公元前283年的事情,也就是距離和氏玉的故事相隔了四百年。而這塊和氏璧也確實落入了秦始皇的手裡。

但是沒有任何歷史記載表明,傳國玉璽是由和氏璧製成的,也有記載顯示傳國玉璽是由陝西藍田白玉製成的,跟和氏璧沒有關係,說由和氏璧,是為了增加傳國玉璽的神奇色彩,所謂的有始有終,正如歷朝歷代的傳國玉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