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縣委書記黃四平:實幹贏民心

實幹贏民心

——記汝城縣委書記黃四平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顏石敦 通訊員 陳志傑

11月4日,汝城縣委書記黃四平再次來到南洞鄉西邊山村走訪結對幫扶貧困戶何勇生,瞭解他家生產生活情況。

“書記經常來我家,就像走親戚。”何勇生說,“他沒一點官架子,對農業、農村和咱農民的事相當熟。”

從鄉村教師,到鄉鎮幹部,到縣委書記,不論在哪個崗位,黃四平都堅持為民初心、實幹精神。日前,省委組織部通報表彰了111名擔當作為優秀幹部,黃四平名列其中。

“脫貧攻堅是壓倒一切的大事”

汝城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羅霄山片區連片扶貧開發縣,去年5月,組織安排黃四平擔任汝城縣委書記。

當時,該縣離脫貧摘帽驗收僅剩7個月時間,脫貧攻堅進入啃硬骨頭的衝刺期。黃四平可謂是臨危受命。

“脫貧攻堅是壓倒一切的大事,這場硬仗只能打贏!” 黃四平上任伊始,馬不停蹄走遍全縣80個貧困村,進村入戶摸實情,現場辦公解難題,紮實推進脫貧攻堅。

針對信心不足、責任不實、幫扶不精準等問題,他與縣委縣政府一班人全力推動“分田到戶、責任到人、戶戶過篩、人人達標”,務實抓整改,全力促脫貧。

黃四平把最偏遠的西邊山村作為聯繫點,把貧困程度最深的貧困戶作為幫扶對象,身體力行扶真貧、真扶貧。

西邊山村原有貧困群眾82戶262人,通過駐村幫扶,村民選擇種藥材、養蜜蜂、外出務工等,走上脫貧的道路,至去年底脫貧75戶252人。何勇生家通過養殖、種植,去年純收入達3萬多元,實現穩定脫貧。

據介紹,該縣6000多名機關幹部與貧困戶結對;217名幹部下到村裡任第一書記,與2500多名鄉村幹部奮戰在脫貧一線、項目一線、產業一線……去年底,以零漏評、零錯退、98.7%的認可度,汝城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

“鄉村振興,發展產業是關鍵”

脫貧摘帽後,黃四平心裡想著的是怎樣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

黃四平深入鄉村,與群眾一起開“板凳會”,探討出一條“推進靠黨建引領、建設靠投工投勞、材料靠就地取材、投入靠增減掛鉤、管理靠村規民約、持續靠產業支撐”的鄉村振興“六靠”路子。

土橋鎮龍潭橋村以前是有名的“髒亂差”,11月5日,記者走進該村,只見巷道鋪上了老房子拆下的磚頭,池塘邊豎起了木樑欄杆,老宅基地成了合作社的菜園子,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龍潭橋村黨支部書記歐永成自豪地說:“搭幫黃書記出了個好主意,我們自己的村莊自己動手建,沒花財政一分錢。”

一石激起千層浪。看到龍潭橋村舊貌換新顏,許多村子都不等不靠,跟著大幹起來。

“鄉村振興,發展產業是關鍵。”黃四平與縣委縣政府一班人通過調查研究,把全域旅遊、特色農業等作為產業主攻方向,強力推進。

文明瑤族鄉沙洲村是“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該村搶抓紅色旅遊景區建設機遇,建設紅色文化陳列館、特色瑤寨、田園綜合體等,成了人們嚮往的紅色村莊,前來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農家樂、精品民宿如雨後春筍,去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8000多元。

同時,該縣對辣椒、生薑、茶葉等特色農業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目前全縣建設種養示範基地267個,發展蔬菜、茶園、水果33萬餘畝。該縣先後獲得“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全國蔬菜生產重點縣”等稱號。

“把上門群眾當客人待,把村裡群眾當親戚走”

黃四平常說,“把上門群眾當客人待,把村裡群眾當親戚走”,並把它作為對全縣幹部的硬要求。

為摸清群眾情況,瞭解群眾心聲,他推出並帶頭開展“日訪夜談”活動。到汝城不久,他就去村情複雜、矛盾突出的文明瑤族鄉姜陽村袁家組召開夜談會。當他了解到村裡對修路的期盼後,當即聯繫愛心企業捐資,修好了通村公路,同時想辦法解決了村民水果外銷難問題。

全縣黨員幹部弘揚“半條被子”精神,把“日訪夜談”作為密切幹群關係的“金鑰匙”,聽民聲、解民憂、謀發展,為一大批群眾辦成了多年來想辦但沒辦好的事。

駐馬橋鎮大油頭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村第一書記朱孝平,常常白天走訪群眾,晚上組織夜談會,收集群眾意見、建議,為村裡引來自來水、裝上了路燈。

據介紹,去年來,全縣開展“夜談”活動5600餘場,解決水、電、路、訊等難題1.3萬餘個,幹部與群眾的情誼越結越深,群眾認可度達到95%以上。

到汝城採訪發現,縣領導實行開門辦公,老百姓家裡都貼著便民服務卡,碰到問題可撥打鎮村幹部電話。當地群眾由衷讚歎:基層幹部現在服務意識很強,老百姓日子越過越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