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建葛洲壩三峽建設公司聊城棚改一期項目完成交付——萬餘戶水城家庭“脫棚”遷新居

近日,陳口回遷安置區熱鬧非凡,村民喜笑顏開,1088戶家庭將在十天內喜領新居鑰匙,脫棚上樓。而隨著陳口安置區的順利交付,由中國能建葛洲壩三峽建設公司承建,歷時近三年的聊城市東昌府區棚戶區改造一期項目實現全面交付,15個安置區組成的住宅建築群將為超過一萬個水城家庭提供嶄新居所,並開啟他們全新的居住體驗和幸福生活。

脫棚上樓

承載萬千家庭生活寄託

“拿鑰匙住新房,是多高興的事兒。”難掩激動的心情,剛剛拿到鑰匙的老楊脫口而出。對於老楊一家而言,交房是個難忘的日子,更是對未來生活重新規劃的起點,對於這套盼望已久的新居,老楊直言這是給即將出生的小孫子最好的禮物,也將是未來承載他們祖孫三代幸福生活的新寄託。從園區的規劃到戶型的設計,從極目遠眺的樓宇輪廓到眼前的一草一木,老楊都看在眼裡,樂在心頭,不時用手機記錄下新家的點點滴滴。

協議審核、物業手續辦理、驗房、領取新房鑰匙,交房現場各項手續有條不紊地辦理。同老楊一樣,在十天左右的時間裡,將有1088戶陳口待回遷的家庭將陸續領到新房鑰匙,在交房現場,原來的老街坊再度相聚,攀談甚歡,暢聊著新房的諸多感受,交流著裝修時的注意問題,三五好友的相聚總會圍繞著新房來展開。進進出出,領隊驗房的工作人員更是忙得不亦樂乎,不敢有一絲懈怠,對於居民反映的相關問題一併記錄在案,在他們看來:村民的肯定是對他們這幾年付出的最好回報。

作為中國能建葛洲壩三峽建設公司承建的聊城市東昌府區棚改一期項目第15個順利交付使用的安置區——陳口安置區由10棟高層組成,總建築面積154286平方米,可提供住戶1088戶。安置區內道路整齊、綠化及配套設施到位;屋面面層分隔均勻,灌縫規整;戶內線條順直,明亮通風,門窗、衛生潔具、水電燃氣等設備一應俱全,獲得市民的廣泛讚譽。

與此同時,隨著陳口安置區的順利交付,標誌著歷時近三年,總建築面積約為147.71萬㎡的聊城市東昌府區棚改一期項目全面完成交付,15個安置區將為超過萬戶回遷居民順利“脫棚上樓”。

中國能建葛洲壩三峽建設公司承建的聊城市東昌府區棚改一期項目作為全市已交付項目中體量最大、片區最多的棚改項目,是聊城市重點打造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項目啟動實施以來,聊城項目部嚴格落實市、區兩級政府相關要求,與項目業主、監理、銀行等單位建立起了長效溝通交流機制,在工程建設、質量管控、戶型設計到園林綠化等方面,嚴把施工安全關、質量關和竣工驗收關。

榮譽加身

錦旗背後展現鐵軍情懷

一所房子,承載著一個家庭的夢想與期待,看過萬千風景,最美的還是回家的那條路。從一紙藍圖到全景盛放,從造夢生活到兌現品質,項目自2018年5月啟動交房以來,項目部累計收到賀信、表揚信等表彰文件40餘份,錦旗6面,這沉甸甸的榮譽背後,是一段段飽含深情的相逢故事,更是全體葛洲壩人背井離鄉,紮根水城的艱辛付出的真實寫照。

“房子終於建成了,感謝葛洲壩公司,是你們的到來讓我們大夥又重聚故里。小區規劃得好,工程質量優,我們打心眼兒裡高興!”去年11月22日清晨,在一陣喜慶的敲鑼打鼓聲中,姚莊安置區回遷居民一行30餘人在村書記的帶領下,將一面印有“工程質優 管理一流”的錦旗送到姚莊安置區葛洲壩工作人員手中。

項目自啟動以來,中國能建葛洲壩三峽建設公司秉承“工匠精神”,在保安全、保質量的前提下搶抓工程進度,並創新探索“家監”、滿意度調查等舉措,讓回遷居民參與項目建設全程質量監管,高標準完成這一項民生工程,獲得各級政府和老百姓的一致好評。故土難離,老百姓一直祈盼著回家,交房現場一度湧現出許多感人的畫面。

“我們家分了兩套三室兩廳的電梯房,南北通透,今年可以安安心心地在新房過年了。”在邵屯安置區交房現場,回遷居民朱海成激動地告訴陪同驗房的葛洲壩工作人員:“房子拆遷的這些年,家裡過著打游擊的生活,前後搬了4次家,妻子腿腳不便,馬上住新房後,她就不用爬樓梯了,孩子上學也更方便。”

“沒想到我有生之年還能再回到這裡。”在董橋安置區交房現場,清晨濃霧尚未散去,90歲的李大娘顧不上吃飯,在家人的攙扶下拄著柺杖來到新家,開門的一剎那,李大娘紅了眼眶,看完新房的她熱情地拉著葛洲壩工作人員的手:“等我們房子裡都置辦好了,你們一定要來我們家吃飯啊。”

這份樸實的邀請,不少葛洲壩員工記憶猶新,正是有著千千萬萬的回遷村民真摯的感謝,全體葛洲壩人砥礪奮進,自我加壓,不斷打造出一個個高品質、好口碑的安置區,實現了越來越居民的安居夢。

夙興夜寐

品質為本詮釋央企風範

作為中國能建葛洲壩三峽建設公司承建的聊城市東昌府區棚改一期項目中第一個率先實現交房的片區,從2018年5月18日利民安置區的交付開始,到2019年10月20日,最後一個陳口安置區的交付,500多個日日夜夜,一批又一批的回遷居民喜遷新居。在這背後,充分展示出責任央企的社會作為與使命擔當。讓棚戶區居民“脫棚上樓”,不僅是聊城市政府以人為本推進城鎮化建設的重要一步,也是三峽建設公司深入踐行“改善人民生活,促進社會發展”的責任擔當。

“誠信為先,品質為本”,項目啟動以來,中國能建葛洲壩三峽建設公司把誠信建設納入重點工作,保障“資金安全、運行平穩”;充分發揚工匠精神,從建築品質、戶型設計到小區園林綠化,每一處細節都極盡考量,在建設中嚴把施工安全關、質量關、竣工驗收關,全力推進聊城棚改項目建設,工程進度日新月異,棟棟高樓拔地而起。

精細化管理成為打造高品質人居的重要保障,著眼於細微是每個葛洲壩人堅守的品質,項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僅防塵一個環節,每個安置區工地都建立起“全方位立體交叉”的防塵網絡,在空中,安裝了塔吊及道路噴淋系統,在地面,共採購防塵網300餘萬平米,安裝1200米PVC圍擋。同時,安裝了17臺揚塵在線監測儀,實時顯示場內揚塵數據,精確掌控。在設備投入方面,採購55臺普通霧炮機、5臺微米霧炮機、調撥兩臺灑水車,晝夜不停灑水降塵,各項目每天定時灑水,定人清理,揚塵治理工作基本保證常態化。

除了噴淋系統外,灑水車不間斷地灑水。工作人員調試設備、裝水、上路、在指定區域灑水,每天四次,一年365天的堅持,全年近1500次的出勤。為了確保噴灑均勻,這就要求工作人員根據現場施工進度的變化調整水量和水壓,一期棚改項目15個安置區,基本要保障每天檢查一遍。日常檢查與不定期組織的抽查、聯合檢查相結合,切實保障防霾降塵效果。

眼下,在已經交付的安置區內,一幢幢樓房錯落有致,一條條水泥路縱橫交錯,葛洲壩人在魯西這片古老的大地揮灑汗水,努力拼搏,記憶中的“棚戶老屋”變“高樓新居”,逾萬戶水城回遷居民多年安居夢照進現實。

相關鏈接:

聊城市東昌府區

棚改二期全面起勢

2017年9月19日,聊城市東昌府區棚戶區改造工程二期項目簽約儀式在聊城舉行,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三峽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與聊城市東昌府區政府簽訂二期項目,標誌著雙方在前期良好開局的基礎上,實現了更深層次、更高質量和更快速度的新發展。

據悉,東昌府區棚戶區改造工程二期項目位於聊城市東昌府區,是由董付北、付大門、路莊、十里鋪、鄭官屯、魏大廟、后街三期、許窯西、嶽莊、王卷帽、付莊、東姚共12個安置區組成的住宅建築群項目,各安置區零散地分佈在國家AAAA級景區周邊,規劃用地面積高約118.89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高約102.21億元。總建築面積高約242.37萬平方米,其中公建建築面積約17.14萬平方米、住宅建築面積約計184.79萬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約計40.44萬平方米。項目建設涵蓋樓房單體、地下建築、小區內道路、綜合管線、景觀綠化及其他附屬設施建設工程等。

目前,中國能建葛洲壩三峽建設公司承建的聊城棚改一期項目交房工作已進入尾聲,棚改二期項目即將步入大幹階段,7個安置區已陸續動工。中國能建葛洲壩三峽建設公司將繼續踐行“改善人民生活,促進社會發展”的理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全力打造聊城棚改二期精品工程,讓越來越多的回遷居民早日“脫棚上樓”,也為大力推動山東城市城鎮新型化與現代化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圖/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超 通訊員 方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