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我也趕飛機”:你的態度,決定了別人不願意幫你

“不好意思,我也趕飛機”:你的態度,決定了別人不願意幫你

01

朋友跟我說起前段時間在機場遇到的一件趣事。

那天,大家正在排隊過安檢。突然,一位五十多歲的阿姨大包小包從後面衝了過來。邊衝還邊把人往後擠,嘴裡嚷嚷:“讓一下,讓一下,我趕飛機。”

被擠的人雖然臉色難看,但也沒有多說什麼。

“不好意思,我也趕飛機”:你的態度,決定了別人不願意幫你

阿姨擠到前面的時候,突然擠不過去了。原來,有幾位乘客不肯讓位置,把她給擋住了。

一位先生彬彬有禮地說:“不好意思,我也趕飛機。”說完,還友好地衝阿姨歉意地點了點頭。

阿姨明顯愣住了,估計沒想到會遇到這麼不友好的人,臉色像調了五色盤,難看極了。

朋友一時沒忍住,“噗嗤”一聲笑了起來。她覺得這位先生著實有趣,為難人都為難得如此有風度,這明顯是不滿阿姨的態度,不肯相讓罷了。

朋友不禁想,如果這位阿姨態度好一些,說話有禮貌一些,興許這位先生就會樂意讓一讓了。

從什麼時候起,幫人不是出於內心的善意,反而是一種理所當然的強迫性義務了?

生活中,總有些人喜歡用道德綁架別人。“我趕時間”、“我趕不及了”是他們對別人提出要求的正當理由。如果對方願意相幫,那是理所當然;如果對方不願意,那就太不通人情和萬般可惡了。

其實,有求於人時放低姿態,讓自己顯得禮貌謙遜,這不但不會讓對方看低我們,反而會讓對方覺得我們溫恭有禮,大大增加對方願意幫助我們的概率。

如果被幫的趾高氣揚,幫人的反倒像噎住了蒼蠅般難受,好意都被糟蹋了,那善良將很難維持與傳揚。

“不好意思,我也趕飛機”:你的態度,決定了別人不願意幫你

02

大家可還記得“愛心饅頭”的故事?

中國自古有句諺語:鬥米養恩,擔米養仇。在“愛心饅頭”事件中,這句話得到了極致的詮釋。

浙江永安有一位饅頭店主,看到很多環衛工人和流浪漢吃不上熱乎飯,好心免費送愛心饅頭。

送了一段時間,有人來找她說:“我不領饅頭了,你把錢退給我吧。”

店主說:“對不起,我們這裡只送饅頭。”

對方立馬惱了,說:“你怎麼這麼死心眼,我不要饅頭你還省力氣,直接給我錢多好,天天給我們吃這種狗都不吃的東西,太缺德了!”

討錢未果,又有人質疑她的動機:“無利不早起,這店主一定有問題。”

面對一輪又一輪的奇葩討伐,店主身心俱疲,最終決定停止免費送饅頭。

結果,這些“底層民眾”竟然大鬧饅頭店,各種汙衊栽贓,破口大罵。

“不好意思,我也趕飛機”:你的態度,決定了別人不願意幫你

在記者採訪的時候,店主李女士邊抹眼淚邊說:“好人難做,我都想不通他們是怎麼想的……”

這樣的故事陌生嗎?並不陌生。

孫儷資助貧困大學生,卻被得寸進尺數度索取錢財。

富豪企業家建造258套別墅送給父老鄉親,卻被村民索要無度,兩年不敢回家。

人心不足蛇吞象,人性的貪戀永遠是個填不滿的無底洞。

雨果曾說,當一個人的心中充滿了黑暗,罪惡便在那裡滋長起來,有罪的並不是犯罪的人,而是那製造黑暗的人。

“我弱我有理”是極度自私和貪婪的心態,對於別人所給予的恩惠,我們要懂得感恩。試想,自己並未為對方付出過什麼,反而得到了對方的幫助,自己有何理由去埋怨對方呢?

沒有誰生來就有幫誰的義務,別人的好意相幫是出於心底的善良,如果這份善良被肆意踐踏,誰還敢向我們伸出相幫之手?

“不好意思,我也趕飛機”:你的態度,決定了別人不願意幫你

03

網上一位父親對兒子教育的話語曾經刷爆了朋友圈。

這位父親對孩子說:“孩子,對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懷。在你的一生中,沒有誰有義務要對你好,就算是我和你媽媽,在你長大成人那一天開始,我們也沒有義務要繼續對你進行任何照顧。

我們也有自己的晚年生活,以後的路都要靠你自己去奮鬥,未來的你是開奔馳還是騎自行車,吃鮑魚海參還是白粥加鹹菜,都與我們無關。”

不得不說,這位父親是如比有智慧,教育孩子一針見血。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下,相信孩子的未來一定會充滿陽光和彩虹。

“不好意思,我也趕飛機”:你的態度,決定了別人不願意幫你

莉莉是個非常討同事們喜歡的女孩子,只要她有需要,大家都很樂意給她提供幫助。

每次請同事幫忙之後,莉莉都會誠懇地向對方表達感謝。如果是個普通的小忙,她第二天就會給對方帶上一份小糕點或者小禮物;如果是個很大的忙,她會鄭重地邀約對方一起吃個便飯,以表感謝。

莉莉的做法很值得我們借鑑,感謝的方式不是重點,誠懇致謝的心意才尤為可貴。同事感受到了被重視和被肯定,心情自然萬分愉悅,也就更樂意在我們再次需要幫忙時給予幫助了。

王符說,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

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幫忙是情分,不幫忙也是本分。當別人願意為我們提供幫助時,我們要用自己可以做到的方式去向對方表達感謝,不要讓對方覺得,他的幫忙被當成了理所當然,他的好意被當成了驢肝肺。

“忙”不論大小都是情分,情分是個越消耗就會越少的東西。因此,我們要用心對人際關係進行維護,儘量做到禮尚往來,如此,才能讓“情分”得以延續。

“不好意思,我也趕飛機”:你的態度,決定了別人不願意幫你

04

有人說,一個人最大的不幸,不是得不到別人的“恩”,而是得到了,卻漠然視之。因為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只會把別人的給予當作理所當然,只會一味索取,而不能給予什麼。

叢飛,原名張崇,中國內地男歌手、義工。2006年4月20日因胃癌在深圳逝世,年僅37歲。生前,其資助貧困兒童183名,捐助失學兒童和殘疾人超過150人,認養孤兒37人,捐助金額超過300萬元。

“不好意思,我也趕飛機”:你的態度,決定了別人不願意幫你

叢飛重病住院期間,他所資助過的眾多學生竟然沒有一個人來看望他。

記者聯繫到一位已畢業的女大學生小A ,有了一次通話:

“你是否記得自己接受過叢飛的資助?”

“記得,但他是自願的,他有他的想法。”

“他資助你會有什麼想法?”

“我不清楚,但任何人做事情都是有企圖的,你應該猜得到。”

“我猜不到,你猜到了嗎?”

“你作為一名記者給我打電話,核實叢飛是否資助了我,不就說明了他的想法嗎?”

“他胃出血了,醫生說如果不及時治療,會有生命危險。可他現在陷入了沒錢治病的困境,你想沒想過應該向他伸出援手?”

“我現在一個月三四千,沒有這個能力,他也沒有對我提出過要求。”

“你無力幫他,可也該去看看他呀!”

“我沒時間。”

不是世間太冷漠,而是惡念太容易掌控人心。很多時候,阻止我們繼續行善的,不是能力所限,而是行善之後的未得善果,以及冷徹心扉的大失所望。

我幫你,本出於我心底的一份真善美,你卻當我是有所企圖;我幫你,從未要求你給予我何等回報,你卻在有能力把控人生之時,恨不得與我撇清關係,恨不能與從前的自己劃清界限。

限制了我們想象的不止是貧窮,還有不知感恩的心。

“不好意思,我也趕飛機”:你的態度,決定了別人不願意幫你

05

劉備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忘恩,恰恰正是一種惡小。

知恩圖報既是美德,也是考驗。不把對方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是我們在受到饋贈時,所能給予對方最大的回饋。

“飲水思源”的古訓家喻戶曉,“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的禮義老少皆知。若是我們一邊縱容著忘恩的惡念,一邊批判著世間過於冷漠涼薄,這樣的嘴臉未免太過於醜陋。

知恩圖報,方能善莫大焉。只有當我們懷揣一顆感恩的心,懂得知恩圖報,我們才能讓世界充滿多彩,讓人生充滿無限可能。

作者簡介:小晴天,自由撰稿人,愛寫作愛生活,手寫溫暖文字,不自我設限,做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