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進,博青春|你也許不知道誰做的但一定常用,逛進博會少不了東華“指南針”

2019-11-10 青年

向前进,博青春|你也许不知道谁做的但一定常用,逛进博会少不了东华“指南针”

在第二屆進博會期間,東華大學的師生們也在其中找到許多門類各異的“東華特色元素”,感受到在服務社會中彰顯大學使命的種種印跡。

進博會上,由東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陸金生教授領銜的師生團隊,在去年的基礎上對標識導向系統予以再次優化提升,從1.0到2.0,東華設計再赴“進博之約”。

設計團隊在充分吸納消化首屆進博會現場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通過發放大量問卷調研參觀者體驗,成立以學生為主導的測試團隊現場模擬參觀路徑等,切實分析存在的問題。

大客流會“淹沒”低矮標識,那就把它做到2.5米的高度,讓大家抬頭遠望即可見。與此同時,一樓通道增設燈箱式標識,既能照亮昏暗的通道,又更為醒目。

另外,首屆進博會時,電子顯示屏僅顯示固定標識信息,而當相關內容因會場內外的實際情況發生變化時,電子屏幕不能及時更新,增加了現場工作人員的負擔,更為參展商及參觀者造成了麻煩。經過優化提升後的導向標識,電子顯示屏與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大大提升了系統的智能化水平。

“能夠將場館內外的很多信息提前告知,讓人少走彎路,保證博覽會的安全有序,使得標識導向系統真正成為‘大開眼界’的‘指南針’,為進博會貢獻屬於東華人自己的力量。”陸金生說。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昕璐 通訊員 王宇 楊玉璋/文 受訪者/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