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罵馮勝:你不聽王命,擅離職守,私自回京,關中誰人負責?

大明北伐87.

馮宗異(即馮勝)上一年(1369年)十一月拋下軍隊,私自離開關中,返回京師應天府。皇帝朱元璋大怒,就在奉天殿質問他:“馮將軍坐鎮平涼府,外御胡虜,內撫關中,西北錦繡山河盡在你手,國家所託非輕也!但,你竟然不聽王命,擅離職守,私自回京,關中軍政事務,誰人負責?朕此國都之外,所信何人?所託何人?”朱元璋盛怒之下,鬍子幾乎倒豎。

  宗異內心不安,想起當年屁股捱打之事,慌忙跪倒,叩頭謝罪。

  朱元璋望著他,很久,然後,又看著殿上兩邊的文武百官,硬是把怒火壓了下來,慢慢地說:“雖然關中條件差,可是你身為國家重臣,一身系關中數百里山河之安危,沒有聖旨,是不能擅離職守的。所幸關中胡虜業已掃平,乃念你舊日功勳,今不罪爾!”

  他把最後的四個字的發音拖得很長,接著是語速頗快的幾句:“若日後再犯,定不輕饒

!”

  馮宗異把頭磕得碰碰響,心裡的大石頭才終於放了下來。

朱元璋罵馮勝:你不聽王命,擅離職守,私自回京,關中誰人負責?

陳友諒紀念館,湖北仙桃

  當朱元璋和劉基討論如何處置胡德濟事件之後,他又找來宋濂,對他說要大封功臣,接著把馮宗異擅離職守之事說了一遍,然後點題:“馮宗異之所以擅離職守,就因為朕把大將軍等人召回京師,而沒有召回他。他以為朕要大封功臣,他不在京師,心恐朕忘了他的功勞!”

  翰林學士宋濂點頭稱是。

  朱元璋又說:“先生,”(皇帝和皇后對宋濂還是比較客氣的,一直到以太子的口吻稱呼宋濂,)“你不知道,如果朕再不封功臣,可能會出亂子啦!”

  “怎會呢?”宋濂說,“陛下對臣下已經莫大的恩典了。比如馮將軍,大都督府都督同知了,從一品之職,陛下託付以軍國重事,難道還不滿足麼?”

  “你知道麼?”朱元璋壓低聲音,繼續說,“大年初一晚上,

吳國興吳國寶兄弟倆經過大將軍府邸,見府門牌匾上有朕的親筆書‘大功’二字,竟然發怒,說他們兄弟倆為大明出生入死,也立了無上之功勞,怎麼陛下僅僅記得徐達的許多好處,還把‘大功’二字掛得高高的,行人路過都得下馬肅立行禮再經過。他倆說到憤怒處,竟然跳躍起來,用手中的刀劍去挑‘大功’牌匾!”

  宋濂聽到瞠目結舌,心想:還有這等事情!

  朱元璋繼續說:“要不是楊憲的手下及時制止,大將軍府邸的‘大功’牌匾就被他兄弟倆糟蹋了!”

  ——吳國興,就是吳良;吳國寶,就是吳禎

朱元璋罵馮勝:你不聽王命,擅離職守,私自回京,關中誰人負責?

宋濂畫像

  朱元璋又說:“朕把他兄弟倆叫來,原來他倆喝多了,醉醺醺的,酒氣沖天。朕又怒又無奈——怎能和醉鬼爭辯呢!等到次日他倆醒過來,朕告訴他倆這麼一件事。他倆是謝罪不已,可是畢竟心裡話說了出來,他們也是功臣,大將軍是大功,他們功勞也不小。要不是他倆保守了江陰十年,為朕堵住張士誠的西進,天下大勢還真不知如何呢!”

  朱元璋反覆說著兩個詞:“十年!”

  他用左手的食指和右手的食指架成一個“十”字,顯示給宋濂看。

  “今年,怎麼說也要完成大封功臣之事。”他說。

  “陛下,吳良現居何職?”

  “蘇州衛指揮使。”

  “吳禎呢?”

  “大都督府都督僉事。”

  “論品位,吳良正三品,吳禎從二品

。”宋濂說。

  “哦,是這樣啊,那,明兒給吳良也做大都督府都督僉事吧。”朱元璋嘆息道。

  次日,“以蘇州衛指揮使吳良為大都督府都督僉事”的詔書從大明中書省發出。

朱元璋罵馮勝:你不聽王命,擅離職守,私自回京,關中誰人負責?

吳良、吳禎墓,南京

  與此同時,馮宗異指揮天策、羽林、驍騎、雄武、金吾、豹韜六衛將士渡過黃河,直取擴廓帖木兒的大後方甘肅永昌路。

  天策、羽林、驍騎、雄武、金吾、豹韜這六衛是什麼軍士?

  他們都是皇帝的親軍部隊!

  也就是中央部隊。

  無論是戰鬥力,軍事裝備和戰士們的思想覺悟都是一等一的!

朱元璋罵馮勝:你不聽王命,擅離職守,私自回京,關中誰人負責?

年輕將軍胡德濟

  統領前鋒部隊的是王溥,官銜為大明中書右丞,此時在大明軍政高官排名為第九。這王溥,饒州安仁縣人。原先也是陳友諒的部將,為其八陣指揮之一,坐鎮建昌,與福建的陳友定元軍勢力為鄰。有關王溥在陳漢時期的“豐功偉績”,具體來說,是兩個:第一,阻止了福建的陳友定勢力向江西發展;第二,阻止了朱元璋安插在江浙南部的胡大海勢力向江西發展。特別是後者,朱元璋在1359年及稍後幾年穩定地佔有江浙的徽州、建德(即嚴州)婺州、衢州、處州、信州之後,下一步戰略部署自然就是與信州為鄰的饒州和建昌了。他先後派出勇將胡德濟、朱亮祖前來搦戰,豈料他們倆都不是王溥的手腳,先後失利而回!陳友諒馬上把王溥的官銜加升為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可見,八陣指揮的指戰員都不是等閒之輩!

朱元璋罵馮勝:你不聽王命,擅離職守,私自回京,關中誰人負責?

陳友諒的八陣指揮營戰士

  不過,接下來,王溥的表現就令陳友諒大失所望了!

  原來,他見王溥連勝兩陣,認為機會來了,馬上派出另一位八陣指揮營的勇將李明道謀取信州。信州守將就是胡德濟,他在建昌失利後,心裡很不舒服,見敵人來犯,第一時間就向他的老爹胡大海求援。胡大海出兵,與兒子裡外夾擊,李明道打了敗仗。李明道本人還做了胡氏父子的俘虜!在李明道出擊信州的時候,王溥響應陳友諒的號召,也派出自己的弟弟王漢寶(《明太祖實錄》作王二漢,王褘為王溥的母親寫的墓誌銘中作王漢寶,今從墓誌銘)協助李明道,結果,李明道被擒,王漢寶也不能倖免,也做了階下囚。

  李、王二人被送到應天府,朱元璋沒有殺他們倆,反而重用他們,官復原職(所謂“在陳友諒那裡做什麼官,在我這裡也做什麼官”就是朱元璋的口頭禪),一邊讓他們寫信招降王溥,一邊讓他們做嚮導,朱元璋親自率軍直取陳友諒的軍事重鎮九江。

  王溥接到弟弟的書信後,同意投降,並馬上派人前往朱元璋軍營洽談投降事宜。為表示誠意,一併把建昌的軍民戶籍情況上呈。

  為什麼王溥如此沒有骨氣?弟弟被擒就要投降?

  陳友諒可真氣得發抖了!

  原來,真的有故事的。

朱元璋罵馮勝:你不聽王命,擅離職守,私自回京,關中誰人負責?

已經絕版的小冊子

  與其細細描述王溥怎樣作戰,還不如先報告一下他的家庭情況更能吸引讀者

  王溥,不是陳友諒的老鄉,也不是徐宋政權的嫡系部隊。他是饒州安仁縣石港人,就是在今天的江西安仁縣信江岸上的村民。1351年元末紅巾軍戰火燎原,蘄黃紅巾軍很快就渡江奪取江西地盤,各地民眾紛紛逃避兵難,當然也包括王溥一家子了。

  王溥的老爹很早就去世了,只留下他和弟弟王漢寶與母親葉氏相依為命,他們一家三口加入難民隊伍,沿著信江向上遊逃難,不料僅僅逃了三四十里,進入信州貴溪縣境的深山密林之後,母子三人失散了(估計是母親口渴,王溥叫弟弟去取水,很久都不回來,不得已,只好自己再去取水,發現弟弟在偷人家的西瓜吃,他憤怒地扯著弟弟耳朵回去見母親,發現母親不見了——與李逵、豬八戒的劇情疊加起來)!

  兄弟倆到處尋覓,都無法找到自己的母親!

  後面追兵又殺到,不得己,只好繼續逃命。

  沒有史料記載王溥的身高長相,更沒有史料描寫他的心裡活動,不過,有史料記載他不久後就扯起大旗,投身“革命”了!

  估計,因為母親丟失,他覺得無牽無掛,可以孤注一擲,去“鬧革命”了

  與朱元璋一樣,一旦了無牽掛,投身革命時,身上的所有潛能就會不斷地持續地爆發出來。王溥爆發了什麼潛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