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遍商丘:昔日懸河大堤 今朝生態走廊

黃河,是世界最有名的“懸河”,河床高出地面3米~5米,有的甚至高出10多米。古時候,“黃河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也主要是這個原因。可以說,昔日的黃河大堤,是懸在堤下百姓頭上的一把“利劍”,它隨時會爆發,奪去無數人的生命和財產。1855年,黃河在開封市蘭考縣東壩頭改道以後,流經商丘部分的黃河就留下了一段130多公里的故河道和故河堤。但之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河水雖然不氾濫了,但風沙、鹽鹼又成了害。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開始大面積植樹造林,生態環境才逐漸好轉,尤其是近10多年,市、縣(區)政府科學規劃,實施黃河故道生態長廊建設,昔日懸在頭上的“利劍”,現在成了商丘人民的綠色屏障和生態走廊,旅遊、休閒、娛樂的樂園。

在梁園區境內,就有一段保存比較完好的黃河故堤。近日,京九晚報“遊遍商丘”大型旅遊採訪組就專程驅車走了那段故道、故堤,欣賞堤上自然美景,探訪堤下人文故事——

遊遍商丘:昔日懸河大堤 今朝生態走廊

記者走進後趙樓村

後趙樓,有名將常遇春後人

因已是深秋,孫福集鄉近2萬畝的國家級溼地公園裡雖沒有了荷葉田田,但蘆葦隨風飄動,像一片片雲灑落大地;蒲草叢中,忽然間有異動,幾隻小鳥鳴叫著飛往遠方……

沿著溼地東行,在鄉幹部的引領下,我們來到一個叫後趙樓的村,但村裡僅有常姓和朱姓,沒有一家趙姓。而且,村民都說,他們這兩姓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大將常遇春還有淵源。

村民常友樂拿出家譜給我們看,裡面有“明開平王常遇春像”。家譜中有一篇明洪武二年十月(公元1639年),由浦江宋濂撰寫的《商丘常氏淵源說》的文章,說商丘常姓族人是安徽懷遠忠武常氏後裔,明朝開國名將常遇春是七世祖。常遇春被朱元璋封為歸德衛世系都指揮使,遷居商丘,是為商丘常氏始祖。之後,常氏在商丘一帶開枝散葉,家族逐漸壯大,至今已有20餘世。

遊遍商丘:昔日懸河大堤 今朝生態走廊

挖掘古村文化

該村朱家族人拿出的家譜記載,他們朱姓始祖朱海字天池,是山西洪洞縣人,跟隨朱元璋打天下,被封為忠武公,官拜禮部。出任商丘,“安家於城北二十五里朱老莊”,其兩個弟弟,分別在朱臺和朱寨,至今也有20餘世。而據常友樂介紹,以前村北的黃河邊還有一個碼頭,船來船往的還很熱鬧。村裡幾位老人說,他們小時候還在村邊撿過煤塊。

據村幹部仵玉合講,村北的故道內,還埋著一條船。以前曾經有人打洞去盜挖古船的寶物,但總是眼看挖夠本了(各項準備工作的花費),就會颳起一陣大風,風沙會把挖的洞填平。“都沒賺過錢!”

遊遍商丘:昔日懸河大堤 今朝生態走廊

蒙牆寺

蒙牆寺,故堤在這拐了個彎

出了孫福集鄉,我們繼續東行進入了商丘北部的綠色屏障——黃河故道國家森林公園。

在李莊鄉蒙牆寺村,黃河故堤在這裡突然拐了個彎。是老黃河改變走向了?但出了該村,故堤又恢復了原來的走向。這是為什麼呢?

在村民閆召民的引領下,我們來到故堤拐彎的地方,這裡有一座三間大殿的寺廟,叫蒙牆寺,寺前有村民種的蔬菜,有數通石碑,分別記載了蒙牆寺的歷史、重修的過程。

遊遍商丘:昔日懸河大堤 今朝生態走廊

瞭解蒙牆寺古文化

閆召民說,這是著名的文哲大師莊子的出生地。據記載,這裡是古蒙國的都城,莊子就出生在這裡,蒙牆寺就是後人為了紀念莊子而建,曾經很輝煌,多重院落,還有80多畝的廟產。因敬仰莊子,所以歷代在加固黃河大堤時,都十分注意保護蒙牆寺,把這一段大堤北移一定距離,逐漸形成了現在拐彎的形狀。

在大殿東邊,有一眼井。閆召民說,上世紀70年代,曾經在寺旁古井裡打撈出了陶盒、陶罐及瓦掃等很多東西,還有唐三彩一樣的武士俑等,這些東西還都保存在他家。這眼井後被專家斷定為漢代古井。而且有傳說,隋末唐初,羅成、程咬金等在劉口與洪天霸打仗,兵敗逃到蒙牆寺,把兵器都扔進了這井裡。

在蒙牆寺的東邊,故堤有一個很齊整的橫斷面。閆召民說,2009年,商丘市文物部門聯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明清黃河大堤進行了考古發掘,目的是以考古方式揭示黃河大堤的內部結構和建築過程。通過發掘,發現這段大堤共有133層土,高出地面12米,其間經過了十幾次加固,並且都是人工作業。

由此也印證了“黃河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一說,同時可想象古黃河曾經是經常出現險情,生活在黃河故堤下的老百姓曾經是怎麼的一個狀況。

遊遍商丘:昔日懸河大堤 今朝生態走廊

古柿樹林

裴武莊,劉鄧大軍從此搶渡

出蒙牆寺向北一公里許,有個村莊叫裴武莊,村南有一片古柿樹林。在村支書裴傳偉帶領下,在一片雜樹叢中,我們看到數株有銘牌的古樹。銘牌是梁園區政府製作的,標明這些古柿樹是國家三級古樹,樹齡都在290年。抬頭看樹,還可看到有紅紅的柿子掛在枝頭,不時有小鳥飛來啄食。

據裴傳偉介紹,該村以前叫淤窪,後來改名大武莊,住有武姓和赫姓兩族。這些柿子樹就是武家先人栽種的,現存活的還有30多棵。

後來,赫、武兩家起爭端打起來了。但武家打不過赫家,吃了虧。至今,這裡還有“赫武不鄰”的俗語。於是武家就從劉口集請來了裴家幫忙。裴家先祖裴千斤當時武藝很好,就把赫家打跑了。為了防備赫家返回來報復,裴家就在這裡安家常住了。再後來,裴家出了個名醫叫裴志武。出門總是說自己在裴武莊,逐漸地,大武莊就被叫成了裴武莊。

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曾有一支部隊從這裡過黃河故道往南行軍。而這裡,當時有國民黨駐商丘保安旅的一個連駐防,當時在柿子樹林裡,還有他們的被服廠、彈藥廠等。

一天凌晨,解放軍一支部隊從這裡路過,駐守的國民黨部隊聽到有大部隊路過,但不敢出門,就躲在柿樹林裡衝外亂放槍。解放軍部隊就衝著柿樹林還擊,掩護大部隊通過。

聽老人講,戰鬥打了有一個時辰(2個小時)。天明瞭,有村民出去看,地上有很多子彈殼。75歲的村民武步領指著幾棵老柿樹說,上面還都槍眼呢。在一棵老柿樹上,確實能看到幾個類似槍眼的洞。


當店王,當鋪興村 將軍故里

告別槍眼斑駁的古柿樹,我們一行順著故堤繼續往東行駛。在劉口古鎮東北,有個著名的紅色村莊——當店王村,該村的孫場是我市唯一的開國少將孫端夫的故里。

遊遍商丘:昔日懸河大堤 今朝生態走廊

當店王村史博物館

車子一進當店王村,就看到村口當店王村史博物館。博物館青磚壘牆,白灰勾縫,飛簷走獸,仿古似古,門頭正上方一箇舊體的“當”字訴說著這個村莊的歷史沿革,喚回了古黃河岸邊這個村落車水馬龍商賈雲集的百年記憶。

走進館內,一部承載著“奮鬥”與“拼搏”的史篇,一部書寫與貧窮抗爭的畫卷展現眼前,它見證了一個村莊從貧困到富足的輝煌歷程。

據史料記載,清朝雍正三年,王氏自曹縣東南解莊遷此建村,得名王莊;清嘉慶三年,施氏自山東單縣高老家鄉施莊遷此開當鋪,得名當店王。

孫場村,清乾隆三十七年,由孫氏自平安寨遷此建村,為碼頭貨場,故名孫場。1938年至1941年,孫場建孫場寨,為劉口鄉民間武裝力量“連莊會”四大寨之一,鎮守劉口集東北。村民以孫姓為主,另有李、王、楊等姓,開國將軍、曾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的少將孫端夫故里就位於此。

名人輩出,歷史深厚。當店王村,這個因當鋪興盛起來的村落,曾以“當一物濟安渡危康復來,典三日消災彌禍劫自去”一副對聯聞名遐邇,以大道之行嚴守商業道德警醒後人。

如今,人們為了更好地傳承豐厚的村史文化,繼承性地建造了村史博物館,旨在銘記歷史,牢記祖訓,讓勤勞、賢孝、謙讓、和睦的淳樸民風發揚光大,讓村中悠久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

圖/京九晚報全媒體記者 賈晶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