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災患“懸河”,今朝歲歲安瀾!——鄭州花園口水利風景區

昔日災患“懸河”,今朝歲歲安瀾!——鄭州花園口水利風景區

花園口,位於鄭州市北郊17公里處的黃河南岸,是黃河成為地上懸河的起點。

黃河從黃土高原帶來大量泥沙,淤積在下游河道,抬高河床,形成聞名於世的地上懸河。沿岸依靠堤防約束,才能東流入海。因為高懸於地面之上,所以黃河動輒決口改道。據記載,從先秦到民國的2500多年中,黃河共決溢1590次,改道26次。"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的黃河,給沿岸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

1938年6月9日,為阻止侵華日軍,蔣介石下令扒開花園口,"以水代兵",黃河水洶湧而出,一瀉千里,花園口從此聞名世界。洶湧的黃河水,將所經之地都淤為平地,即"黃泛區",記載死亡人數為89萬人,受災人口的高達1,200萬人。

1947年3月15日,國民政府在花園口堵口合龍,黃河隨即迴歸故道。

新中國成立以來,鄭州花園口,始以嶄新的面貌走向未來。

今日的鄭州花園口,已建造成風景優美、歲歲安瀾的水利風景區:

昔日災患“懸河”,今朝歲歲安瀾!——鄭州花園口水利風景區

毛主席題詞“要把黃河的事情做好”

昔日災患“懸河”,今朝歲歲安瀾!——鄭州花園口水利風景區

昔日災患“懸河”,今朝歲歲安瀾!——鄭州花園口水利風景區

花園口引黃閘與2014-2016年進行了拆除重建,建設了閘室、涵洞等水利工程,設計灌溉面積30萬畝,防洪水位95.65m.

昔日災患“懸河”,今朝歲歲安瀾!——鄭州花園口水利風景區

昔日災患“懸河”,今朝歲歲安瀾!——鄭州花園口水利風景區

昔日災患“懸河”,今朝歲歲安瀾!——鄭州花園口水利風景區

昔日災患“懸河”,今朝歲歲安瀾!——鄭州花園口水利風景區

引黃入閘

昔日災患“懸河”,今朝歲歲安瀾!——鄭州花園口水利風景區

引黃入閘

昔日災患“懸河”,今朝歲歲安瀾!——鄭州花園口水利風景區

大型機械設備整裝待發

昔日災患“懸河”,今朝歲歲安瀾!——鄭州花園口水利風景區

巨石砌成的黃河堤防工程——黃河大堤

昔日災患“懸河”,今朝歲歲安瀾!——鄭州花園口水利風景區

沿途可見的儲存巨石

將軍壩西側的鎮河鐵犀,生鐵鑄就,高約2米,雙目炯炯有神,坐南向北,威震黃河。據說,這尊鐵犀是仿製開封鐵犀而鑄就的。鐵犀後背為明朝河南巡撫于謙撰寫的《鎮河鐵犀銘》:"百鍊玄金,溶為真液。變幻靈犀,雄威赫奕。填御堤防,波濤永息。安若泰山,固如磐石。水怪潛形,馮夷斂跡,城府堅完……

昔日災患“懸河”,今朝歲歲安瀾!——鄭州花園口水利風景區

鎮河鐵犀

昔日災患“懸河”,今朝歲歲安瀾!——鄭州花園口水利風景區

鐵犀後背銘文

花園口險工90號壩,亦稱將軍壩,是黃河根石最深的一道壩。壩始建於清乾隆19年(1754年),距今已有265年的歷史,嘉慶十三年(1808年)建大將軍廟,塑造九龍將軍(黃河河神大將軍,歷代君王敕封64位河神將軍中地位最為顯赫)全身像,廟址就是今天的花園口引黃閘,因此這座壩被稱為將軍壩。

昔日災患“懸河”,今朝歲歲安瀾!——鄭州花園口水利風景區

昔日災患“懸河”,今朝歲歲安瀾!——鄭州花園口水利風景區

漢白玉材質陳九龍大將軍像威風凜凜

昔日災患“懸河”,今朝歲歲安瀾!——鄭州花園口水利風景區

黃河花園口將軍壩碑記

昔日災患“懸河”,今朝歲歲安瀾!——鄭州花園口水利風景區

全長5550米長黃河公路大橋橫貫南北,氣勢如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