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婆婆巷:這裡成就過張愛玲,卻也傷害過徐悲鴻!|南京地理


石婆婆巷:這裡成就過張愛玲,卻也傷害過徐悲鴻!|南京地理


石婆婆巷:這裡成就過張愛玲,卻也傷害過徐悲鴻!|南京地理


南京最有名的婆婆是誰?

如果你是南京人,一定會想到一個名字,石婆婆!

這次,我們就來講講關於石婆婆和石婆婆巷的故事。


石婆婆巷:這裡成就過張愛玲,卻也傷害過徐悲鴻!|南京地理

▲從進香河路走入石婆婆巷,巷子很窄,只能容許一輛車單向通行。


小巷在樹木的掩映下,顯得幽靜深遠,走到靠近丹鳳街的路段,才漸漸有了人煙。

這條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巷子,在近代史上卻有不少故事。

南京地名典


石婆婆巷

石婆婆巷隸屬於南京市玄武區,東起進香河路,西至丹鳳街,與北京東路平行。徐悲鴻和孫多慈曾在這裡漫步,胡蘭成也曾在石婆婆巷20號住過,因此張愛玲也曾來過此地。



石婆婆巷:這裡成就過張愛玲,卻也傷害過徐悲鴻!|南京地理


石婆婆

“石婆婆”這個地名在江南一帶並不少見,僅南京就有很多與“石婆婆”有關的地名。

根據《南京地名大全》的記載,除了進香河路的石婆婆巷,


石婆婆巷:這裡成就過張愛玲,卻也傷害過徐悲鴻!|南京地理

▲石婆婆巷的西端是丹鳳街,靠近江蘇廣電大樓。


與“石婆婆”有關的地名還包括長江路附近的石婆婆庵、紅花街道的石婆廟,以及六合竹鎮的石婆村。


石婆婆巷:這裡成就過張愛玲,卻也傷害過徐悲鴻!|南京地理

▲石婆婆庵在碑亭巷附近,那裡有許多美食,你可千萬別搞混了。


可是這位著名的“石婆婆”,究竟是誰呢?通過翻閱歷史典籍,我們終於找到了答案。

石婆婆,原名芮娘,是明代洪武年間禮部尚書陳迪家的丫鬟(一說乳孃)。

關於她的故事,還要從建文帝朱允炆與燕王朱棣叔侄倆爭奪皇位的“靖難之役”說起。


石婆婆巷:這裡成就過張愛玲,卻也傷害過徐悲鴻!|南京地理

▲朱棣(1360年-1424年),明朝第三位皇帝,年號永樂。


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取得“靖難之役”的勝利。同年登基為帝,建號永樂。

建文帝朱允炆則在一把火燒燬皇宮後不知所蹤,成為千古謎案。

石婆婆巷:這裡成就過張愛玲,卻也傷害過徐悲鴻!|南京地理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年號建文,故後世稱建文帝。


朱棣即位後,立即著手清除那些曾經反對他坐上皇帝寶座的人,主要就是建文帝的舊臣。

從誅殺方孝孺十族開始,一場破歷史記錄的慘劇就此拉開序幕,史稱“壬午殉難”,禮部尚書陳迪也在這場浩劫中遇難。

石婆婆巷:這裡成就過張愛玲,卻也傷害過徐悲鴻!|南京地理

▲ 陳迪,字景道,安徽宣城人,建文帝時期曾任禮部尚書。


那是一個人人自危的年代,芮娘卻不顧自身性命安全,將陳迪只有五個月大的兒子陳珠藏匿於溝中,躲過一劫。

這件事一方面說明了陳迪家平時待芮娘不薄,另一方面也證明芮娘是一位深明大義的奇女子。


石婆婆巷:這裡成就過張愛玲,卻也傷害過徐悲鴻!|南京地理

▲ 芮娘曾在石婆婆巷居住過。


隨後,芮娘帶著陳珠開始了逃亡生涯,天子腳下終歸不安全,他們在南京短暫躲避後,來到山東鄒縣西雙村。

朱棣知道此事後,考慮到社稷已經穩固,對老幼婦孺趕盡殺絕影響也不太好,便把他們發配到了登州府蓬萊縣(今山東省蓬萊市,由煙臺市代管)。


石婆婆巷:這裡成就過張愛玲,卻也傷害過徐悲鴻!|南京地理

▲ 現在的石婆婆小區,居民大多是已經在這裡住了幾十年的老南京人。


當年的蓬萊可不是什麼仙境,而是荒涼的邊疆海防。在艱苦的環境中,芮娘將陳珠撫養成才。

芮孃的義舉受到百姓尊崇,她去世後,百姓將其視為弱小兒童的恩祖和保護神,稱她為“慈神”。

芮娘生活過的南京、山東等地,都建有供奉她的廟宇,由於其雕像是一尊石質的老婆婆,所以人們親切地稱她為“石婆婆”。

石婆婆巷:這裡成就過張愛玲,卻也傷害過徐悲鴻!|南京地理

▲ 據說石婆婆庵曾有一座芮孃的庵堂,如今已不復存在。


石婆婆巷:這裡成就過張愛玲,卻也傷害過徐悲鴻!|南京地理


張愛玲與胡蘭成


胡蘭成曾在石婆婆巷20號住過,他和張愛玲的情緣,也是從石婆婆巷開始的。

石婆婆巷:這裡成就過張愛玲,卻也傷害過徐悲鴻!|南京地理

▲張愛玲(1920年-1995年),原籍河北省唐山市,中國現代作家。


為了寫石婆婆巷,我們聯繫到了胡紀元先生,也就是胡蘭成與第二位夫人全慧文的小兒子。

胡紀元先生也提到:“

幼年時住在南京丹鳳街石婆婆巷,暑夜與父親在花園裡納涼,天空的景象就是星海燦爛無限意。


石婆婆巷:這裡成就過張愛玲,卻也傷害過徐悲鴻!|南京地理

▲ 幽深靜謐的石婆婆巷,胡蘭成故居已不復存在。


關於胡蘭成,弘一法師的評價較為中肯,“

其人可廢,其文不可廢。”他和張愛玲也是因為才華而互相欣賞的。


石婆婆巷:這裡成就過張愛玲,卻也傷害過徐悲鴻!|南京地理

▲張愛玲與胡蘭成。


某天,胡蘭成正在石婆婆巷20號裡曬太陽,翻看蘇青寄來的雜誌《天地》,恰好翻到了張愛玲寫的文章,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胡蘭成在《今生今世》裡也曾提到過這段經歷:翻到一篇《封鎖》,筆者張愛玲,我才看得一二節,不覺身體坐直起來,細細地把它讀完一遍又讀一遍。

石婆婆巷:這裡成就過張愛玲,卻也傷害過徐悲鴻!|南京地理

▲胡蘭成散文體自傳《今生今世》。此書不僅是研究胡蘭成的重要書籍,對於研究張愛玲也是同樣重要。


於是胡蘭成跑到上海拜訪張愛玲,第一次吃了閉門羹。他沒有放棄,留下了自己的聯繫方式,不料竟得到了張愛玲的回訪。

不久,兩人確立了戀人關係。張愛玲寫道:“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1944年,張愛玲與胡蘭成寫下婚書,文曰:胡蘭成張愛玲簽訂終身,結為夫婦,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這段關係確定之後,張愛玲創作出《花凋》、《鴻鸞禧》、《紅玫瑰與白玫瑰》等作品,還出版了她一生之中最為重要的小說集《傳奇》,以及散文集《流言》。


石婆婆巷:這裡成就過張愛玲,卻也傷害過徐悲鴻!|南京地理

▲ 石婆婆巷的一面圍牆,帶著民國的滄桑味道。


然而兩人的婚姻在1947年就走到了盡頭,同年,張愛玲創作了電影劇本《太太萬歲》和《不了情》。

“為什麼要那麼痛苦地忘記一個人,時間自然會使你忘記。如果時間不可以讓你忘記不應該記住的人,我們失去的歲月又有甚麼意義?”——張愛玲

這段感情雖然不夠圓滿,卻在某種程度上成就了張愛玲。


石婆婆巷:這裡成就過張愛玲,卻也傷害過徐悲鴻!|南京地理


孫多慈與徐悲鴻


石婆婆巷還曾經是當年國立中央大學的宿舍區。

才子佳人聚集的地方,大概率會發生動人的愛情故事,孫多慈與徐悲鴻的戀情也就發生在此地。

石婆婆巷:這裡成就過張愛玲,卻也傷害過徐悲鴻!|南京地理

▲徐悲鴻故居位於石婆婆巷附近的傅厚崗四號,目前正在裝修當中。


徐悲鴻不用多說,他畫的馬,特別是那幅著名的《八駿圖》,大家都很熟悉。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孫多慈吧。


石婆婆巷:這裡成就過張愛玲,卻也傷害過徐悲鴻!|南京地理

▲孫多慈(1913年-1975年),原名韻君,“多慈”是徐悲鴻為她改的名字。


孫多慈,女,安徽壽縣人,職業是畫家,曾經是徐悲鴻的學生及愛人。

1930年暑假,孫多慈在中央大學藝術系做旁聽生,結識了時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的徐悲鴻。


石婆婆巷:這裡成就過張愛玲,卻也傷害過徐悲鴻!|南京地理

▲學生時期的孫多慈與李家應姐妹的合影,中間這位就是少女孫多慈。


1931年,孫多慈以優異的成績被中央大學藝術系錄取,正式成為徐悲鴻的學生。

孫多慈在繪畫方面頗具天分,她的畫作因此得到徐悲鴻的讚賞,兩人志同道合,日久生情。


石婆婆巷:這裡成就過張愛玲,卻也傷害過徐悲鴻!|南京地理

▲孫多慈自畫像。


可惜好景終究不長,雖說當時徐悲鴻與蔣碧薇已形同陌路,卻尚未離婚,因此兩人的戀情受到蔣碧薇的阻擾。

最終,兩人勞燕分飛,孫多慈嫁給了許紹棣,徐悲鴻娶了廖靜文。

沒有了愛情的羈絆,孫多慈便將更多精力放在了藝術創作上,最終成為與張玉良、陸小曼、關紫蘭齊名的女畫家。


石婆婆巷:這裡成就過張愛玲,卻也傷害過徐悲鴻!|南京地理

▲現在的石婆婆巷,是東南大學博士後宿舍區,不知還會上演什麼樣的愛情故事。


那些年,在石婆婆巷發生過的愛情故事,套用周杰倫的一句歌詞就是“煙花易冷,人事易分。

如今,胡蘭成故居、國立中央大學宿舍區,皆已不復存在。只有石婆婆巷,無聲地記述著曾經發生過的一切。

這就是南京一條小巷的故事,路過此地,她會認真地請你感受“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也許還有更多的人生錯覺。


石婆婆巷:這裡成就過張愛玲,卻也傷害過徐悲鴻!|南京地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