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農村殯葬改革難以推行?老農說出3點原因,太現實

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作者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在我國傳統的喪葬習俗中,最重要的安葬形式就是土葬。古時,人們講究“入土為安”,這種觀念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農村人,直至現在。

近幾年,國家推行殯葬改革,初衷是引導群眾移風易俗,樹立殯葬新風,節約土地資源。但實際上,殯葬改革的成效並不是很顯著,有些地方“偷埋偷葬”、“買屍火葬”、“二次裝棺下葬”的現象仍然十分普遍。

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都知道,幾乎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祖墳,而他們也希望自己死後能夠進祖墳當中埋葬。不過這種土葬的方式非常浪費土地資源,土地被佔用的面積也越來越大,為了節約土地資源,國家開始推行火葬,甚至還為此出臺了補貼政策,可是農民依然不買賬,為什麼?為什麼在農村殯葬改革難以推行,老農說出以下3點原因:

為什麼在農村殯葬改革難以推行?老農說出3點原因,太現實

一、傳統觀念短時間內難以改變!

中國人一向重視安土重遷,講究落葉歸根。一些有封建思想的老年人,害怕火葬,害怕所謂的“投不了胎”。

二、火葬費用高!

推行火葬的目的就是為了少佔用耕地,節約土地資源。然而在農村,即便遵循了改革制度對逝者進行火化,也會把骨灰盒裝進棺木再進行土葬,佔地和原來土葬是一樣的,而且還多花了不少錢。農村人生活條件本就不富裕,自然沒人願意多花這一部分錢。

為什麼在農村殯葬改革難以推行?老農說出3點原因,太現實

三、農村環境適合土葬!

國家提倡公墓安葬,然而墓地是需要花大價錢購買的。在農村,人們常常把逝者安葬在自家耕地裡,這樣既省了購買墓地的錢,以後也方便祭拜。

其實,在我看來,不管是土葬還是火葬,最後都只是給活著的人一些心理安慰罷了。至於以什麼形式安葬,最好是遵循逝者本人的意願。你們認為呢?

此後,火葬雖說是會在農村長久的持續下去,但要想讓農民們真正的接受火葬恐怕還得需要一個過程,對於農村推行火葬的事情相比大家都會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見,歡迎分享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