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9萬畝早稻集中育秧 推行“雙面牌”管理

尚一網訊(通訊員 黃席權)春耕時節,桃源縣全面落實各級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會議精神和糧食生產首長責任制,對推廣專業化商品化早稻集中育秧推行“雙面牌”管理。目前,全縣276個早稻專業化集中育秧點都實現了“雙面牌”管理,很好地解決了早稻生產育秧管理期間部分農戶不會育秧、沒有勞動力育秧、育秧成本高等問題。

專業化商品化早稻集中育秧“雙面牌”管理,是以合作社、村或組(片)為單位,選擇本地糧食生產技術能手承擔大面積早稻浸種催芽、秧田管理,農戶花錢買秧移栽大田的專業化商品化集中育秧。秧田處豎立標示牌,正面內容是育秧主體、水稻品種、秧田面積等信息,反面內容是用秧對象,每個對象的用秧大田面積等信息,該標示牌醒目地公示了誰在育秧、為誰育秧等育秧信息社會公開管理。育秧費用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大田移栽時育秧主體向用秧農戶每個育秧盤收取0.5元的費用,折算一畝大田費用20元;二是有關部門為鼓勵專業化商品化集中育秧田免費提供部分種子;三是財政按每畝大田75元補給育秧主體。

今年,該縣計劃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84.3萬畝,早稻種植面積58.5萬畝,分別比上年增加21.05萬畝、14.1萬畝;早稻專業化、商品化早稻集中育秧9萬畝。據悉,今年全縣共拿出2853萬元用於糧食生產獎勵及考核,圍繞早稻擴面和專業化育秧及機插機拋安排獎補資金1603萬元,主要是用於早稻擴面獎勵、集中育秧獎補、農機設備補貼、早稻種子補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